1. 首页 > 道家思想 > 道家哲学

中国史乘一般将东汉明帝“白马西来”

中国史乘一般将东汉明帝“白马西来”

中国史乘一般将东汉明帝“白马西来”作为中土佛教肇始,迦叶摩腾与竺法兰两位尊者为僧侣之始,洛阳白马寺则为中土各大宗派祖庭。而《佛说四十二章经》作为最早汉译的经典,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佛教群经之首”。

史料记载该经译出后,一直存放于皇家禁苑“兰台石室”内,后因战火波及流出而散落民间。虽然今天这部经典一直为人传诵,但由于年代实在过于久远,就其真伪问题一直为学界争论。

这些争议长期以来悬而未决,庵主也不打算将其作为本文重点,仅简述之以供各位读者了解。

中国史乘一般将东汉明帝“白马西来”

四十二章经

第一,教内传统看法认为该经为真经无疑。

理由为,教内史传经录如《佛祖统纪》、《历代三宝纪》、《出三藏记集》、《朱士行经录集》等,都十分详尽地记述了该经典的传译过程。同时,历代高僧大德及佛学大家大都弘扬此经,认为其深契阿含且兼有大乘精神。

第二,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近代历史学家认为其伪造。

理由为,该经典文辞华茂、流畅自然,与汉代文本风格迥异;语体类似《孝经》而非佛经体;内容与晋代译出《法句经》相似;其最早见于牟子《理惑论》(伪造),而道安《经录》不载。同样持有此意见的,还有著名的佛学家黄忏华先生。

第三,主张存在两个译本,汉译本已经失传,现存的为后译本。

理由为,该经典从形式上来看不像是梵本经典译出的,但内容上又不违背佛说“三法印”,因而怀疑存在两个不同的译本。唐道宣《大唐内典录》记载,三国时期吴地支谦曾译出此经一卷,故而认为今日流通版本为支谦译本。持有该种意见的代表学者,为汤用彤和胡适先生。

第四,主张汉译本经由后人润色形成今日面貌。

理由为,在一般流通的宋守遂版本外,另有高丽藏古本被整理出,由此澄清了一大误会。前者经由禅宗大德糅合禅门思想,因而引起学术界怀疑其为后出伪造,但古本在文辞上虽经润色,却基本保持了原有的思想风貌。持有这种说法的代表,为佛门巨擘印顺导师以及学者陈垣先生。

以上便是围绕《佛说四十二章经》的一些争议点,庵主列出来仅供各位读者参考。

中国史乘一般将东汉明帝“白马西来”

印顺导师

在长达千年的岁月中,经典出现重译、多译、润色、增删的情况,是必然会存在的客观现实。而历史学家、文字学家、佛学家、高僧大德之间,因为各自的视角不同而产生种种争议,也并非什么稀奇的事情。

除了佛门典籍外,其他诸如道家的《老子》、《庄子》,儒家的《论语》、《孟子》以及其他诸家的如《韩非子》、《淮南子》、《墨子》等经典,都有着十分类似的情况。历史考据、文字研究、文体变迁,这些课题需要专业学者去钩沉索引。

中国史乘一般将东汉明帝“白马西来”

但对于你我而言,没有必要去钻牛角尖。个人以为,一些不必要的争议可以放下,只要把握其精神便可。

譬如《佛说四十二章经》,教内教外围绕它的争议点,集中在文本流变与文体差异上,对其主旨是没有任何异议的。因而,庵主认为你我不必越俎代庖去考证文本文体,只需要讽持读诵加以领会,便可体悟到释迦法乳之滋味。

该经颇具阿含风貌,但并无明确主旨,我们可以将之看作“佛法漫谈”。或者说,正如《论语》为孔子弟子及后世弟子整理的“孔子语录”一样,《四十二章经》也是一部“释迦牟尼佛语录”。

不过,即便语录体经典散乱无明确主旨,却仍有着一以贯之的思想核心道家哲学名句,正如《论语》中的“仁”、“义”、《老子》中的“道”一样。那么,《四十二章经》中的核心点是什么呢?这正是庵主在本章中,要为各位读者详细介绍的。

中国史乘一般将东汉明帝“白马西来”

宋本《增一阿含经》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这句话可谓是耳熟能详,但未免过于宽泛,令初学者难以窥其门径。因而,不同的经典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阐述“善”与“恶”。

拿大家比较熟悉的《金刚经》举例,世尊对须菩提不厌其烦地宣说布施的功德,又着重强调“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德不可思量”,这便是对于“众善奉行”的具体阐述了。此外还有“忍辱波罗蜜”的内容——“昔日我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也同样是对“善”的阐发。

那么,作为汉译经典之祖的《四十二章经》,它的侧重点又是什么呢?

前面庵主提到,历代的高僧大德评价其“契入阿含”,从这句评语中我们能了解其风貌。也就是说,这部经典并不像我们熟悉的大乘经典那样,将重点放在“发菩提心,行菩萨行”上,而是有着浓厚的声闻教法的特色。

顾名思义,“四十二章经”全篇有四十二个章节,且每一章都以“佛言”作为开头。在这短短的四十二个章节中,却先后提到“爱欲”二十余次,不厌其烦地宣说爱欲之苦以及断除之法。

由此可见,对“爱欲之苦”的认知以及断除,是这部经典的核心内容之一。

广为传诵的《金刚经》

“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

经典开篇一章中国史乘一般将东汉明帝“白马西来”,阐述了“沙门” 一词的含义、日常行为的规范、精进不懈的决心以及修行抵达的境界。日常规范上,要严格遵守二百五十戒,做到进出行止都清净。

而沙门自出家之初便应当发心:得须陀洹、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罗汉,得阿罗汉、成最上觉。

中国史乘一般将东汉明帝“白马西来”

“出家沙门者,断欲除爱,识自心源......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

紧接着第二章,就提到了“爱欲”这个词,唯有断除它才能真正地认识到本来面目。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爱欲”呢?自古以来就有着不同的解释。

世俗中的人,往往将“爱”理解为“男欢女爱”,将“欲”理解为性欲、食欲、金钱欲、名欲、占有欲。这种种欲望驱动着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种种爱恋不舍羁绊着红尘中的娑婆有情。但这种理解未免过于肤浅,它全然不是世尊所指的“爱欲”。

作为西方世界智识源头的古希腊,对“爱欲”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比如哲人柏拉图在《会饮篇》中,认为人的肉体和灵魂被分割成为两半,对爱欲的追求和渴望便是导向完美的道路。柏拉图认为,人最完整的形态应当像圆球一样,但是自然将其切割成为了两半,因而每个人都有着追求另一半的欲望。

中国史乘一般将东汉明帝“白马西来”

柏拉图

因此,柏拉图虽然不认为肉体的爱欲是终极追求,但他并不排斥肉体上的享受。当然,古希腊哲人构建的追求模型有好几个阶段,最低级的就是肉体上的满足,其次便是对自我价值的满足,最高层级则是灵魂上的满足,即哲学一词的由来——“爱智慧”。

但世尊却不是这样认为的,他在成道后向众生说法,显露出对斩断爱欲的坚决与果断。

“爱欲”在佛法中应当分开来讲,“爱”指的是贪爱、亲爱,“欲”指的是贪欲、乐欲。因此,“爱欲”一词与“爱著”、“爱染”、“爱执”同义,它除了包括食欲、性欲、名欲、满足欲等欲望之外,还包括了对知识无止境的追求(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按:关于“五欲”有色、声、香、味、触的说法,也有财、色、名、睡眠、饮食的说法。这里不展开介绍,读者可自行搜索“五欲”具体了解。)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世尊对“爱欲”的看法更为深刻,对它的否定态度也更为坚决果断。《四十二章经》中,连续出现了多个譬喻,揭示其背后的凶险。

“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中国史乘一般将东汉明帝“白马西来”,必有烧手之患。”

爱欲就像是火把一样,被它缠上的人就好比手拿火把,却逆着大风行走奔跑。因此,被火烧到手是必然的,放纵种种贪爱乐欲的人,最终被其所伤是不可避免的必然。

那么,人为什么会被爱欲所纠缠呢?在另一个比喻中,世尊揭示得非常详细。

中国史乘一般将东汉明帝“白马西来”

四念处

“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舔之,则有割舌之患。”

财富、美色这样世间难得之物,愚痴众生是不舍得放弃的。但它就好比是涂在刀刃上的蜂蜜一样,味道甜美却难以果腹,“小儿”(愚痴众生)不舍得放下这美味,贪婪地舔舐着刀刃上的蜂蜜,最终难免被它割去了舌头。

中国史乘一般将东汉明帝“白马西来”

除了这两个比喻外,还有“虎口”、“牢狱”等精妙的譬喻,都意在说明爱欲之凶险。

无明凡夫困于爱欲之水火,沉溺于人伦情感与物质追求中,却不知身处牢狱遥遥无期。这世间的众生不仅仅是刀口舔蜜的孩童,更是纵身跳入虎口的莽夫,是自投泥沼不得自拔的愚夫。

那么,众生应当如何摆脱对物质、情感以及知识的执著呢?经典中举了另外一个例子。

“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

这一章集体现了部派佛教时期,一个甚为古老的命题——心性本净,客尘所染。

人的本性如同一汪清水一样清净,只不过爱欲交错其间,使得这汪清水浑浊了起来。因此,我们首先要知道无明障盖而导致五欲横生这一真理,而后方能趋入解脱的正道中。

中国史乘一般将东汉明帝“白马西来”

修行磨镜

“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可能清水浊水的例子不太好理解,因此世尊又列举了一个例子。他说就我们的本性就好像是一面镜子(譬喻都是假说,非实有),无法清晰地照见真实的世界。我们拿起镜子来一看,原来上面布满了污垢(古代用的是铜镜),我们将它磨一磨去除污垢,便能使其重新绽放光亮。

从庵主上述的介绍中,相信各位读者不难看出,这部经典对超脱爱欲极为重视。因此,许多高僧大德及佛学大家称其“契入阿含”,颇能反映僧团早期戒律严苛的面貌。

但是大家要注意的是,僧团早期虽然也接纳了优婆塞和优婆夷,但始终是以出家二众为主导的(尤其是男众)。但到了后期,随着四众弟子中在家二众数量急速膨胀,完全禁止爱欲并不现实。

因此,在家二众不必在阅读本章后过于苛责自己,事实上,教内对于信众和沙门的要求也有很大区别。

《四十二章经》所应机宣说的人群,侧重的还是有志出家或者已经出家的沙门。所以,我们在诵读的时候往往会有一种感受,那就是它的措辞比较严厉坚决,不似典型的大乘经典那样善巧方便、循循善诱。

中国史乘一般将东汉明帝“白马西来”

佛陀说法图

庵主为什么要着重介绍它的背景呢?因为如果我们完全按照上面说的去做,是很难做得到的。就好比对人伦情感的眷恋、对知识智慧的追求,这些都不是你我这样的俗人,说舍弃就能舍弃得掉的。

同时,圣教讲究的是“慧解脱”不是形式上的解脱,即通过般若观照达到根本解脱。

经典中举过这样一个例子,可以说非常有启发性。一个男子色欲过盛,于是他就切掉男根,认为这样就能摆脱欲望。但世尊却说这样的人愚痴,因为他缺乏般若观照,不能照见爱欲乃是由无明所起。

对于今天的你我来说,道理同样是如此。我们不可能在阅读完这部经典后,就抛家舍业放弃所有去修行,这样的行为与上面的男子并无区别。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应当站在现实的角度,去重新思索我们的行为准则。

庵主认为,我们完全按照佛住世时的规范去行动,基本上是行不通的。比如,当时的比丘经行乞食、不蓄金银,这对汉传丛林来说根本不可能做到。

中国史乘一般将东汉明帝“白马西来”

上座部保留着乞食传统

因此庵主以为,我们不可能在方方面面的行为上,完全仿照两千年前的僧团。但是,我们能够追溯释迦本怀,继承其精神以弘扬光大。

对于在家众而言,对“断除爱欲”的要求可以变通,只要不违背世俗伦理便可以接受。

譬如色欲,只要是合法夫妻之间的性行为,那便不算纵欲。再比方说财欲,只要不从事或经营赌场、屠宰、酒肆等行业,符合法律规定的所得也不算贪婪。

再比如说情感道家哲学名句,夫妻之情、亲子之情、朋友之情、家国之情,这些情感也同样是能够被接受的。而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你我,所面临的生活压力巨大,“终生学习”也应当成为佛教徒的一种追求。

唯有以这样的方便般若去观照,才能真正地从这部经典受益。方便不等于没有底线,我们应当时刻牢记世尊的譬喻,始终对爱欲保持足够的警惕。

无始劫以来,赖耶识中所含藏的爱欲种子熏习现行,于是便催生欲念而产生欲境。末那识把持欲境后执为我、我所,这现行又熏习爱欲种子。如此循环往复,众生便在爱欲的链条上颠倒生死,滚滚车轮将澄澈本心碾压得粉碎。

把握住湛然本心,明了四大假合而放下我执,六缘尘影造作便如同梦幻,爱欲之火就此熄灭。

中国史乘一般将东汉明帝“白马西来”

八正道

“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道理是这个道理,人人都能讲一大堆。那么,究竟该如何入手呢?《四十二章经》中给出了两条路径,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

这是第一条路径,但并不适合你我。因为修道者未达到阿罗汉圣者境界,根本就做不到心境两忘,直接去破除爱欲就更无从谈起了。

中国史乘一般将东汉明帝“白马西来”

这就好比说有一个地方着火了,消防员能够直接冲进火场去救火,更勇猛的消防员还能救人。但是对你我这样的普通人,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远离火灾现场。

“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这就有点像孔子所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闻,非礼勿听”。我们没有圣者的修为,那只好乖乖地远离爱欲,通过远离的方式来止住恶业。因而在日常行为上,世尊要求普通出家人“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以免被种种诱惑扰乱了道心。

那么对于在家众呢?经典中也给出了两个对治法门——不净观和正念观照。

中国史乘一般将东汉明帝“白马西来”

孤独的修行人

“革囊众秽,尔来何为?去!吾不用。”

天神波旬献玉女给世尊,诡计却没能得逞。因为用不净观去观想玉女,也不过是“革囊众秽”而已。年老色衰皮肤泛起皱纹,饱受病苦身体消瘦羸弱,体内粪便、尿液、唾液、浓痰种种都是污秽,身死四大解体后膨大变异、蛆虫拱食。

“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了解过“不净观”的读者都知道,它也不是一般人能修的观法。因此,“正念观照”可能更适合一些人。也就是如果见到一个异性,你动了非分之想的话,就想象她或他是你最亲近的人。

年纪很大的就如父如母,年纪稍长的就如兄如姊道家哲学名句,年纪小的就如弟如妹,年纪更小的就如儿如女。

当然,这样的观法只适合道德水准比较高的人,有些人并不顾及伦理,连兄弟姊妹也不会放过的。具体怎么去践行,那还是看各位自己的根性了。提醒一点,“不净观”修起来还是有点难度的,最好在法师的指导下修习。

日常生活中,我们做不到“日中一食,树下一宿”,那怎么办呢?四个字,知足常乐。如果在止的前提下,还能发菩提心、行菩萨行,那就更加增上了。

中国史乘一般将东汉明帝“白马西来”

发菩提心

在文章的结尾,庵主以经典中的一句话,作为你我的共勉。

“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挂铠出门,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斗而死,或得胜而还。”

整部《四十二章经》只有两千字左右,篇幅不算非常长,还是建议大家诵读原典。另外,这部经典有不少法师都讲解过,比如证严法师、道源法师、净界法师、宣化上人等,都有相关的讲记流传,各位可以自行搜索学习。

如果我的说法与法师的说法有冲突,那还是以法师的说法为准。如果各位发现本文的错漏之处,还望不吝赐教当众指出。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本文由某某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xinguoxue.cn/daojiasixiang/325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