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钦:成功之道道家的人生智慧
张钦:成功之道道家的人生智慧
成功之道 道家的人生智慧主讲 张钦教授张钦简介 张钦简历四川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道教、养生学、道家管理学、宗教心理学。先后应邀前往美国哈佛大学、波士顿大学,以及德国、法国、英国、荷兰、日本、新加坡、土耳其、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交流、讲学。也先后应邀为长江商学院的后EMBA班和EMBA班、以及中国石化、新希望集团等著名企业的高层领导、以及广东、广西、福建、山西、河南、广西、浙江、江苏、重庆等多个省市的地方领导和成都市委党校的干部培训班讲座。讲座的专题主要有: 张钦简历 1、道家养生智慧 2 、道学的管理智慧 3、住宅风水与健康 4 、 《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5、 《周易》的智慧 6、国学概说 7、宗教与文明 8、心药是何药——心理与心灵健康负责中国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中国道教养生学通史”以 及国际合作项目“道化教育”等海内外各类课题十余项。出版专著 《道教炼养 心理学引论》、 《道学的养生智慧》、 《仙道贵生》以及合著 《宗教与文明》, 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80余篇。引言 道家三祖引言道家祖典 《道德经》及其影响引言 什么是圆满成功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1955 ——2011 ) 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前行政总裁。
同时也是前皮克斯动画工作室( ,香港译作彼思动画制作室)的董事长及行政总裁。2004年,斯蒂夫·乔布斯被诊断出胰腺癌,苹果股价重挫;2009年1月18 日,乔布斯给每位员工发了一封信,声称自己的健康状况远比想象的糟糕,需要暂时离开公司治疗,并相约“夏天再见”。消息一出,苹果的股价当天便下跌将近10%。 净资产:83亿美元 (2011福布斯财富榜)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John (1839–1937) 20世纪第一个亿万富翁,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人们对他毁誉参半。他极为沉默寡言、神秘莫测,一生都在各种不同角色和层层神话的掩饰下度过。 三大评价: 1、“洛克菲勒有条不紊到极点,留心细节,不差分毫。如果有一分钱该给我们,他必取来。如果少给客户一分钱,他也要客户拿走。" 2 、“洛克菲勒比卡内基对竞争者更为仁慈,他会合理的补偿与他正当竞争失败的对手。” 3、“洛克菲勒的财富跟和他同时代的巨富们相比,是最不肮脏的。”让人感叹的中国名人 李开复(1961年-)中国台湾人,出生于台湾省新 北市中和区,是一位信息产业公司的执行官和计算机科学的 研究学者。
1998年,李开复加盟微软公司,并随后创立了微 软中国研究院(现微软亚洲研究院)。2005年7月加入 (谷歌)公司,并担任(谷歌)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 总裁一职。2009年9月宣布离职并创办创新工场任董事长兼首 席执行官。 2013年9月5 日,李开复发微博自爆患淋巴癌,感叹世事无常, “冷静下来反思:这种以牺牲健康为代价的坚持, 不一定是对的”。他曾经和人比赛看谁睡得少,以拼命 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完满成功的人生宋美龄 1897年3月出生在上海,2003年10月24 日病逝 美国, 她从19世纪活到21世纪,跨越3个世纪, 活了106岁的。1943年封面 道家的人生智慧 完满成功的大道 壹 “水”的智慧与 “七善”原则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张钦:成功之道道家的人生智慧张钦:成功之道道家的人生智慧,故无尤。———第八章一、水的贡献原则“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淮南子》说:“天下之物,莫柔弱于水。然而大不 可极,深不可测,修极于无穷,远沦于无涯;息耗减 益,通于不訾(zi,限度) 。上天则为雨露,下地则为润泽。 万物弗得不生;百事不得不成。
大包群生而无所私, 泽及蛴蛲(qi nao,小虫)而不求报。富瞻天下而不既;德 施百姓而不费。”二、水的“冷门”原则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66章) 2 、反者道之动。(40章) 3、朴虽小,天下莫能臣。(32章) 4 、为大于其细。(63章)三、人生 “七善”原则 (一)“居善地”:由于我们是个人,在时、空里必 须占据一定的岗位和立场。我们有权利、也有义务来智慧地选择我们自己的正 当岗位和立场。如果我们选对了,它的效果就是给予 我们成功和荣誉。如果我们的选择错误,就会带来失 败,甚至于有灭顶之殃。小至选择居家的房屋,床位,坐位,这些起码的周 围环境,都能对我们的身心造成极大影响;中至选择 合适的学科和职业,大至对国家民族的忠奸,都不能 有一点马虎。 (二)“心善渊”:分两方面来看,一是 心胸度量;二是学问知识。 1、心胸度量是看人能不能容物,老子一再强 调“江海为百谷王”(66章),就是:人的心 胸要象江海一样的能容纳。地位越高,心胸就 要越大。有心胸度量才能接纳别人的聪明才干 和积极建议,这都是帮助自己成功的要素。
2 、学问知识分为两个层次来看,一是教科 书式的知识,二是“以百姓之心为心”的大学 问大智慧。 (1)对第一层的知识老子并不太放心,一是 因为它不一定“正确”;二是即使一时定为科 学的真知,那时的确被认为是金科玉律的,不 久就会被另一个“真知”所推翻。 (2 )与时俱进,创造人间天堂的大智慧: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 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 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 ” (三)、“与善仁”:以“慈爱”的原则来待人接物,是最智慧的方法。(仁:仁慈) 老子说:“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67章)。 孟子告诉齐宣王说:“君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离娄下》 西谚有谓:上天要毁灭一个人,必先叫他疯狂。所谓疯狂,就是残暴不仁。 (四)、“言善信”:诚信是立身做人的根本。 老子说:“夫轻诺必寡信”(63章);“信不足矣,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17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81章)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 为政》 (五)、“政善治”: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57章) 第一、“涤除(清除污秽)” (10章)廉正:为政者的第一 个使命就是祛除贪污,贪污是象盗贼一样无孔不入,暗中 偷袭的。不论什么主义道家人生智慧,什么思想,什么团体,什么国家, 贪污都是致死的毒瘤。只要贪污能够肃清,在百姓面前就 有了信用,得到尊敬,百政自然迎刃而解,人和政通,顺 利成功了。 第二、“玄览(高瞻远瞩)” (10章):高瞻远瞩,防微杜 渐。在一切事情未发生之前,已经看到了,并且处理掉了。 老子说:“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64章)美国有句俗语: “一个盎司的预防胜过一磅的治疗”。 第三、“载营(身体)魄(魂魄)抱一无离” (10章)树立 国魂和使命感。国无魂则昏暗鄙陋,人无使命感则颓废自 丧。领导者必须与时俱进,创造出时代使命。 (六)“事善能”培养自己将事情做成功的能力。 第一、掌握成功做事的技巧,从容易和小处着手。 老子强调:“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 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62章) 第二、学会按部就班,不能急躁。 “企者不立(踮 起脚来站,就站不稳),跨者不行(两步当作一步 走,就走不远。
)”(24章)。欲速则反而不达。 凡事预先慎密地计划好,临事不惧,好谋以成。 (七)“动善时”:就是把握时机,正身以待时。 1、老子劝勉孔子,要他“待时”:“君子得其时, 则驾(进);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退而等待)。”—— 《史记.老子列传》 2 、黄石公劝勉张良,也首重“待时”:他说:“时 至,则可为帝王师;时不至,则没身而已。”—— 《素书》 3、所谓待时,“磨”字是重点。就是自己要把自己 装备好,机会总是给那些充分准备好的人。贰 人生成功的 “八诀”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 胜者强,知足者富道家人生智慧,强行者有志,不失 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第三十三章 一、知人者智孔子说:“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子.裂御寇》)。人是最不容易知的对象。姜太公说:人心之不同,各如其面。有的外貌似愚钝而心思睿智,有的外表似严正而其实不肖,有的形似温良而心底卑猥,有的貌似恭敬而心怀叵测... 识人之道 一.远使之而观其忠 二.近使之而观其敬 三.烦使之而观其能 四.卒然问焉而观其知 五.急与之期而观其信 六.委之以财而观其仁 七.告之以危而观其节 八.醉之以酒而观其侧 九.杂之以处而观其色 —— 《素书》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常善 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 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不贵 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27 章)。圣人时常怀着帮助他人的心,因而世上就不会有无 用之人;有爱惜物的心,就不会有无用之物。善人是 不善人的表率;不善人是善人成长的反面教材(不善 人是使善人成为善人的条件,同时,没有不善人就不 会衬出善人。)。如果不知道尊重表率,不爱惜资财, 即使被称为智者,也还是个大糊涂。因为世界上并没有绝对的完人,知人,并不是拿着 显微镜去审察人家就能达成任务的,而“知人者”才 是关键。把适当的人放在适当的位置,社会才会和谐。 二、自知者明1、自我观察2 、自我反省3、以人为镜4 、发奋求变5、积善成德 三、胜人者有力 有力:一是生理上的强力,一是智力上的优势。人有一个身体,生来就有争取生存的本能,因而就必然会宠辱若惊,得之若惊,失之若惊。好得而恶失,展开种内的竞争。英国的哲学家霍布士( 1588-1675)形容这种现象为:“万人对万人的斗争(War )”。 四、自胜者强孔子虽然在活着的时候已很了不起,但老子一见到他,还是指出了他的不足:“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 — 《史记 老子列传》1、“骄气”产生嫉妒,就是那无形的杀手。2 、“多欲”产生贪念,就是那蒙蔽睿智与人性的毒雾。3、“态色”制造假冒伪善,就是欺骗狡狯的巧饰。4 、“淫志”生出膨胀的野心,就是一头吃人的猛兽。 由于以上的弱点都深密隐藏在人性的底部,智 识程度越高,它们就埋藏得越深。埋藏得越深, 爆发起来,威力和杀伤力就越大。 孔子听了老子的话,兴了“犹龙”之叹,停止 周游列国,潜心读 《易》了。他战胜了人性的 这些致命弱点,成了伟大的圣贤。 五、知足者富1、一个人经过了智、明、有力和强的历程,毕竟已经至少成功了一半。世间衡量一个人的成功,就是根据他的“位”与“财”。2 、老子没有反对或歧视人家富有,不过根据事理,预先告诉大家:“金玉满堂,莫之能守。”(9章)的事实和规则,不要误认“金玉满堂”是可以永远属于自己的东西,而对它舍命的追求不已。钱财的本身并不是坏事,老子主张人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80章),如果没有钱,这些怎么能办得到? 3、人不会嫌钱多。正如 《好了歌》中说的:终朝只恨聚无多。而富有的定义是很相对的。 4 、只要一个人说:够了够了道家人生智慧,霎时他就成了真正的富足。
满足才是富有,不满足永远都是穷人。 六、强行者有志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好比是一个人的求学时代。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好比是就业时期。到了知足者富的阶段,至少已经发展到一个领导的地位了。位尊而多金,这是人的转戾点。这个时候,人就会踌躇满志,开始腐败。此时,老子特别提出警告:要人必须警惕,要本着原来志向,坚持力行。不然一旦松懈,可能前功尽弃,而且贻害无穷。 七、不失其所者久不失其所“以”,不失其所“是”,不失其所“本”,不失其所“势”,不失其所“时”,不失其所“有”,不失其所“止”要功业能长久有意义于人类,必须自己不迷失,不放弃自己原来的面貌,原来的根据,原来的志向,原来的坚持,原来的信念,因事制宜,因时制宜,再接再厉,终于把自己的贡献,让人们能长久受益。 八、死而不亡者寿老子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81章)老子实是要人为贡献而活。贡献的结果,就是有功德于人。有功德于人,有限的形躯即使死了,人们还会纪念他的功德而不能忘怀,这就是“不朽”,这就是真正的“寿”。这是“道”落实到人生的最崇高的境界,是有限的人生能达到不朽的不二法门。结 语 道家人生智慧博大精深! 祝福大家都能闻道勤行!成功圆满! 谢 谢!
本文由某某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xinguoxue.cn/daojiasixiang/5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