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周易哲学

徐立: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里的中国哲学

徐立: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里的中国哲学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里有两个贯穿始终的哲学概念,“天气、地气”,“阴气、阳气”,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气”和“阴阳”该怎么理解?经济日报副总编辑徐立京近日专访了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陈来,听他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里的中国哲学。

徐立: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里的中国哲学

气与阴阳

记者: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里有两个贯穿始终的哲学概念,“天气、地气”,“阴气、阳气”,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气”和“阴阳”该怎么理解?

陈来:“气”和“阴阳”属于中国哲学宇宙观最基本概念,早在西周时期就已出现。

气的思想,在哲学上叫作“气论”,是一个以气为核心的体系。中国哲学讨论宇宙的结构和构成,用的基本元素就是“气”。我们说“气”是一个根源性的、物质性的元素。

西方的物理学、自然哲学里没有气论,而是原子论,原子论是西方讨论宇宙世界构成的一个基本形态。

气跟原子一样,都是一个文明里哲学体系关于存在、运动、宇宙观的最基础、最核心的概念。

“气”的英文翻译为vital force,即“有生命力的物质力量”。为什么要强调“有生命力的”?因为“气”不是单纯的、被动的、有惰性的物质,而是有活力的、有生命力的。

“物”一般是指具体的事物,具体的事物往往都有特定的形体,比如“质”。有固定形体的“质”由“气”构成,构成的方式是“聚”或者“散”,“聚”了就成为一个有形的东西,但这个有形的东西还可以消散,又回到气的状态。所以,“气”是中国人宇宙观里最微细、却又能流动的一个存在的最基本要素,不是固定不变的。

西方哲学的原子论也是从微小的要素去寻求事物构成的基础,但它认为每个事物都由一个一个微小的固体构成周易的人生哲学观,这些固体不能流动,是宇宙里面最小的、最后的不可分割的物质微粒。而中国古人认为一切都可以分割,可以无限分割。无限分割到最后,并不是“无”,而是非常非常微细,但还是可以分,就是庄子讲的“一尺之棰”。在中国哲学里面,没有最后的不可分割的物质微粒,而原子论讲的就是最后的不可分割的物质微粒。

原子论里,原子以外一定要有虚空,如果没有虚空,原子就没有运动的空间和运动的可能性,这个虚空在原子之外,里面没有原子。但在中国哲学里,不认为气以外还有虚空、虚空里没有气,中国哲学认为任何虚空都充满了气,虚空就是气的一种存在形式。虚空和气是统一的。

“气”的概念是怎么形成的?《说文解字》里讲气是云气,古人认为云是一种气团,气来源于对云气的观察。当然,不只是云气,还有烟气、蒸汽、雾气。我们直观就可以看到自然世界这种气态的存在,古人把这些存在进一步抽象化、一般化,就得出“气”的概念。

虽然“气”的概念是抽象的,但我们仍然可以借助直观的空气、云气等,来了解“气”的某些特点。

“气”作为一个连续性的存在,在中国哲学里有很多表达,最主要的说法是气没有间隙,充塞一切。“气”充塞周遍,充塞天地,充塞宇宙,无一息之间断,无一毫之空缺,没有任何间断和空缺。这些强调了“气”的空间连续性、充满性,以及时间上的连续不断。

再来看“阴阳”。阴阳早期是指山向阳的面和背阳的面,向阳的面是阳,背阳的面是阴。这个说法延用至今。

《周易》把阴阳的概念抽象为一种哲学的宇宙观:阴阳不仅仅是看山被太阳照射的一面和不照射的背面,更是贯穿整个世界的两种基本势力。任何事物里都有对立的两个方面,整个世界也有两个对立的基本势力,一个叫阴,一个叫阳,世界由阴和阳这两种基本势力提供存在和运动的根据。

最著名的古代阴阳论的论断见于《易传•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怎么理解?“一阴一阳”是指阴和阳的对立分别和交互作用。“一阴一阳”之间既是对立的,又是相互作用的。“之谓道”是说这种阴阳的对立分别和交互作用,便是宇宙存在发展的根本法则。你的存在也好,你的运动也好,最根本的法则就是这两个基本的势力又对立又交互作用。照《易传•说卦》的讲法,阴和阳的对立统一和相互作用,不是某个具体事物的,而是普遍化的,是整个宇宙共同拥有的一个根本法则。

《易传•说卦》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以阴阳表达天道,即是说阴和阳的对立互补、相互作用,就是天道。天道其实是最普遍的法则,人道和地道是天道支配下的其他局部的表现,宇宙最根本的原理,就是阴阳的对立和互补。

因此,阴阳就是整个宇宙的两种最基本的势力,这两种势力是对立统一、相互作用的。这其实是讲生成论。刚才我们讲“气”的观点是构成论,讲世界是由什么要素构成的,而生成论是说它有一个什么样的生成过程。到了庄子时代,就已经有阴阳生成论了。《庄子》讲,“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至阴和至阳,一个是从天发出来的,一个是从地发出来的。阴气和阳气二者交通成和,互相发生联系,互相发生作用,万物才产生。这个观点就比《周易》进一步提供了对生成论的了解。《周易》只是讲宇宙普遍存在着两种对立的基本势力,《庄子》已经跟气的观念结合,产生了“阴气”和“阳气”的概念。

《庄子》说,“阴阳者,气之大者也”。这阴阳就是气,而且是最大的气。云气、雾气都不是最普遍的,阴阳才是最有普遍性的气。我们此前讲的“气”没有分阴阳,到了这里,阴就是阴气,阳就是阳气,阴阳的概念发展为阴阳二气的概念。

前面的“气”是从“一气”角度来讲,是讲整体,是不断运行变化的。到了有阴阳“二气”出现,更加强调的是阴阳二气之间的交互关系与互动,“交通成和”,相交,有沟通,而且能够“和”。

这样一来,阴阳二气不仅仅是宇宙的构成性要素,而且是二者的相互作用相互配合,交通成和,才导致万物的生成,才导致变化的可能,才有生成,才有变化。阴阳的这种对立互补,就变成世界存在与变化的根源。这就把“气”的概念,表达得更加具体了。

天气与地气

记者:天气、地气又是什么概念呢?

陈来:天气和地气,是这些概念的进一步具体化。中国古代经典像《礼记》里的“月令”篇,都有天气、地气的概念。

记者:能等同于阴气、阳气吗?

陈来:不能完全等同。阴气、阳气更普遍。天气、地气从这些基本的概念引申而来。刚才讲“气”是构成一切事物的要素,那么,天也是气构成的,地也是气构成的,构成天的气就叫天气,构成地的气就叫地气。据古人的理解,天本身就是一团气,是有形可见的,比如说我们看到的云。地虽然像是实物,但古人认为地也是气构成的。《礼记•月令》讲地气要上升上腾,天气要下降下沉。当然也有地气不上升的时候。和天气一样,地气也是不断在发散,在流动,可能向上流动,向上发散,也可能向下发散,向下流动。这种发散流动的不同状态,就构成了不同时段的气候的特殊场景,就是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

阴气、阳气不仅仅是天气、地气,它还可以是别的周易的人生哲学观,比如人气,人气也是气。天气、地气是就天和地这两个最大的实体而言,主要特定运用于气候物候。《礼记•月令》讲一个月一个月的气候变化,天气有不同的流动,地气也有不同的升降。哲学上不多讲天气地气。

记者:就是说,天气地气的概念主要是用于气候和物候的。

陈来:更多的是这样。古人认为,天气下降,地气上腾,两者交通成和,有一种和同的状态,这是最理想的。因为在这样的状态下,气候才能调和。六气调和,四时有节。若不是这样,就不调不和了。

记者:天气下降,地气上升,而且交通成和,这是一种和谐。

陈来:对。你可以看出,古人很注重天气和地气之间的这种相通。如果天气往上走,地气往下走,永远不交在一起,这不理想。天气和地气之间一定要相通,相交成和,气候节气才能调和,草木、动物、万物才能够繁盛地生长、有活力。

记者:天气的本质全是阳气吗?还是它包含着阴?

陈来:中医讲地气是阴气,天气是阳气,总体上可以这么说。但从《周易》的角度,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并非绝对,相互之间还调和、交通。

道法自然与天人合一

记者:中国传统哲学主张“道法自然”“顺应天道”“天人合一”,这个在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知识体系里表现也很充分,比如说养生文化。能为我们阐释一下“道法自然”“顺应天道”“天人合一”的准确含义吗?其所蕴含的对天地、对自然、对宇宙、对生命的哲学思考具有怎样的当代价值?

陈来:“道法自然”里有三个概念,道、法、自然。一般我们认为“法”是动词,效法的意思;“道”是宇宙里最终极的原理;“自然”跟我们今天讲的自然界不一样,古代道家讲的自然,就是自己而然,意思是:自己就是那个样子,或者说自己如此,本来如此。

道法自然徐立: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里的中国哲学,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最根本的大道效法、强调、崇尚的就是顺应自己那个自然的状态,我原来是什么状态就是什么状态。这叫自己而然,自己如此,本然如此。用中国人的话,叫顺其自然,你就是要顺应你。所以“道”最根本的作用就是要人能够顺应自己的自然,适应自己的自然,而不是强调那些“有为”。道家认为“有为”改变了事物的本来状态,这样不好,应该要保持、顺应、顺从事物自身那个自然而然、本来如此的状态,这就是道法自然,也就是大道的根本作用。

“道法自然”和“顺应天道”有关。天道是整个宇宙世界运行的根本法则,人必须顺应这个法则,但顺应的方式,至少区分为两种:一种是怎么顺应自然规律来改变世界改造世界,取得我们所要的东西;另一种就是人怎么顺应天道,按照天道所展示给我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律来生活。

因此,顺应天道不仅仅是要改造世界,同时也要顺应天道来生活。比如说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正是天道的展开,体现了天道的规律。天道不仅是有气、有阴阳,而且周而复始。在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中,有具体的节次,人的生活便要依照、适应这种节次,违背了这个节次,你的健康就可能出问题。

记者:很多人把二十四节气看做一种养生知识。

陈来:二十四节气就是天地运行的节律、节次。二十四节气养生的基本观念,就是主张人的生命跟整个宇宙的生命在本质上是一体、一致的,我们要能够顺应、跟随这个节次来不断的调整变化。

这就是古代的一种哲学观念,天地的变化是周期的循环,在这个循环里,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有节律节奏的,这些节律节奏都有意义。人不能忽视这个节律。你脱离了它的节奏,就脱离了生命的节奏、节次、规律,也就可能在生活中出现自己不想要的健康状态。

记者:“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这两个理论,有逻辑关系吗?

陈来:“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没有逻辑关系。“道法自然”主要是讲人要顺应自己的自然的状态、本来的状态,强调自然而然;“天人合一”主要是讲天和人的统一性,特别是强调人怎么自觉地理解这种统一性,并且能够顺应这种统一性。

天道的运行周而复始,而这周而复始又展开为具体的不同节次。所谓“天人合一”就是人必须要跟上“天”的节奏。为什么要跟上呢?古人相信整个宇宙本身便是天人一体,人是天的一部分。宇宙和你,天和你,自然和你,是整一体的存在。同时,人已经变成一种有自觉的存在,如果有意识地要跟天拉开距离、反对它的节奏,就破坏了这种一体性,脱离了整体的属性和要求。

徐立: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里的中国哲学

“天人合一”是针对天人相分而言,其实从辩证法的角度来讲是有分有合,天人也有分的那一面,但“天人合一”强调的正是天道和人道的统一,人道是天道的一部分。所以,人应该自觉地了解天道、顺应天道、服从天道,把自己融合到整体的统一中去。

“天人合一”主要解决天人一体、天道人道一致的问题,如果引申来讲,也包含一点“道法自然”的问题,因为后来有的思想家把天理解为自然、把人理解为人为,那就变成了自然和人为的关系,就变成了“道法自然”。当仅仅是讲自然和人为的关系时,“天人合一”就跟“道法自然”沟通起来。但这是狭义的,不能说整个“天人合一”的概念都跟“道法自然”有关系。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记者:追随着四季的变化、节气的变化,我对“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感触特别深,觉得春夏秋冬任何的变化,其实都是很有意义的,每一个时节都有独特的美,自然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美,让人感动。但这些美,大自然并不会直接告诉你,或者说也很难用语言来表达,是需要你自己用心去感受的。能说说您对此的感受与思考吗?

陈来:庄子讲天地的大美,是对于宏大场景的直观概括,并不是刻意强调不同的季节。你更关注每个季节每个气候独特的美,所以你的感受更具体、更特殊。跟庄子的讲法有所不同,但是没关系,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体会。庄子本意强调的是天地具有伟大的美,这个美不依赖语言来表现。

道家有一种观点,认为最高的东西不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而且语言也不能够完全表达出来。道可道,非常道。语言是一种限制。“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四时运行具有显明的规律而无法加以评议,万物变化具有现成的定规而无需加以谈论。道家是放在这个框架来讲,针对的本来是“言”的问题,天地大美是不依赖于言语而能够表现的。但我们后人看这句话,也不必拘泥于原来的意思,就看这句话给你的印象是什么,你的体会是什么。就好像读一首诗、看一幅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像你的感受就是,天地到处都有美,天地时时都有美,而每个季节、每个地方的美都不同,大美里还包含着多种多样的具体的美。

记者:我的感受正是如此,而且还觉得这其间的美是需要自己去感悟的。

陈来:对这种美的领悟不是依赖语言的,而是通过自己审美的直观去把握、去感受、去了解。庄子的这个观点,主要是表示他对语言的一种态度,他甚至是排斥语言的。但是你可以把它转化为对美的感受,语言不是审美感受的唯一的方式,甚至不是主要的方式。

四种境界

记者:对于冯友兰先生提出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对今天的人们追求幸福与快乐,有什么启示?

陈来:冯友兰先生讲,自然境界是一个最低的境界,这里的“最低”指没有任何自觉。比如一两岁的小孩周易的人生哲学观,没什么自我意识。自然境界没有什么意义,只是作为这个体系里面的起点。

一般人生活的境界是功利境界,他自觉知道自己的利益在什么地方,他去追求自己的利益。一般人不用学,就在这个境界里头。

道德境界是对功利境界的一个否定,因为功利以个人利益为基础徐立: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里的中国哲学,所有的追求都指向个人的需求、个人的欲望,而道德的本质是对个人的欲望进行控制和调控。但道德的本质并非否定欲望,而是控制欲望。道德境界是对功利境界的进一步提高。

天地境界有点像“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就是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人和宇宙大化,跟天地万物能够合成一体。所以冯先生说天地境界是超道德的境界,比其他的境界要更高、更不容易达到。

记者:年轻人怎么理解冯先生的四种境界说?

陈来: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的道德境界和功利境界可以有调和方式,不必都是对立。冯先生写了新理学的六本书,《新理学》《新世训》《新事论》《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其中《新世训》就是讲怎么把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结合起来。比如古人讲忠恕之道,是从道德律令的角度,冯先生告诉你应该要行忠恕,不只是因为这是孔子讲的一个普遍的道德律令,而是你要这样做才会对你好,不这样做对你自己不好,把它和生活方法结合起来,把行忠恕作为一个接人待物的方法。

记者:怎么看待注重个人幸福与快乐的生活方式?

陈来:那就是功利境界,是比较低的境界。从四个境界来讲,好像对功利境界是完全排斥的,要求人达到更高的道德境界,甚至达到超道德的天地境界。但实际上也不是绝对排斥功利境界,而是尽量把这两个结合起来。青年人追求成功,就告诉你一种成功之道,这个成功之道是不违背道德境界的,也不是生硬地命令式地把道德的东西强加给你,而是说现代人追求成功,应该把这两个境界结合起来,这样可以更有助于你成功。这是冯先生真正的伦理思想。

中国传统哲学的当代意义

记者: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当代意义和世界意义,您有什么看法?

陈来:现在比较流行的“现代性”,依据的主要是西方的宇宙观。西方近代以来,是重视静止的、孤立的、实体的、主客二分的、自我中心的哲学。这跟中国哲学的宇宙观不一样。

古代中国哲学的宇宙观,是以气的概念为基础,强调连续的、动态的、关联的、整体的观点。对中国哲学,西方学者概括为有机整体主义,宇宙的一切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每个事物一定是在跟他者的这种关系中,才能找到、才能显现你自己的存在、你自己的价值。人跟自然,人和其他人,文化和文化,应该建立一种共生和谐的关系,而不会归结为个人主义。

西方是原子论,追求一个原子式的独立个体。它把握世界也要还原到一种原子式的个体,而不是从一个整体的存在、关系的存在来看问题。在中国文化里面,强调那种原始的天人的统一性,个人不是原子,是社会关系连续性的存在的一个环节。这跟气论的哲学背景是关联在一起的。包括阴阳的关系也是一样。阴阳的这种互补的观念,也是跟西方处理二元关系不同的。西方总是追求二元的割裂、对立、斗争,而中国最终讲的是二元之间的和谐,化对立为和谐。有机整体主义强调在这种相互依存中来找到自己的价值。这就是不同的宇宙观。目前我们这个世界碰到许多问题,所以重新了解中国古老的哲学思维,对今天的文明对话文明交流是有积极意义的。

记者:从哲学家的角度,对中国文化的未来,您是持一种什么态度?

陈来:未来不是任何人的任何一个理想就能够决定的。从现实来讲,任何一个事物的存在,是多种力量互相作用、综合博弈最后达到的结果。从理论上来讲,中国文化的很多优点应该跟西方近现代几百年的思维共同达到一种相互理解,共同相互吸取,使这两种文化能共同来支撑世界未来的发展,世界未来发展的现代性不能只有西方的一种力量,现实已经表明了这一点。

本文由某某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xinguoxue.cn/zhouyizhexue/779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