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儒家思想 > 孔子思想

孔子讲了什么,会让三千弟子跟随他学习?

孔子讲了什么,会让三千弟子跟随他学习?

儒家可以说是贯穿中华文明最核心的文化了。孔子作为儒家学派创始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提到孔子就会想到他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等。那么在两千五百年前孔子讲了什么,会让三千弟子跟随他学习呢?回到《论语》中去看看。

孔子讲了什么,会让三千弟子跟随他学习?

最直接的应该就是《论语·公冶长篇第五》子贡的这段话了。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1),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2)与天道(3),不可得而闻也。”

「注释」

孔子讲了什么,会让三千弟子跟随他学习?

(1)文章:这里指孔子传授的诗书礼乐等。

(2)性:人性。《阳货篇》第十七中谈到性。

(3)天道:天命。《论语》书中孔子多处讲到天和命,但不见有孔子关于天道的言论。

「译文」

子贡说:“老师讲授的礼、乐、诗、书的知识,依靠耳闻是能够学到的;老师讲授的人性和天道的理论,依靠耳闻是不能够学到的。”

礼、乐、诗、书这些知识应该就是孔子日常为弟子讲授的内容。这些内容中后人常认为礼、乐是孔子最推崇的,但从《论语》中看最推崇的应该是诗,应该排在第一位。

孔子讲了什么,会让三千弟子跟随他学习?

陈亢(1)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2)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毕业论文,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3)其子也。”(引自《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注释」

(1)陈亢:亢,音gāng,即陈子禽。

(2)异闻:这里指不同于对其他学生所讲的内容。

(3)远:音yuàn,不亲近,不偏爱。

「译文」

孔子讲了什么,会让三千弟子跟随他学习?

陈亢问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学《诗》。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孔子讲了什么,会让三千弟子跟随他学习?,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我回去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孔子讲了什么,会让三千弟子跟随他学习?,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道理,听了关于礼的道理,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而在《论语》中的阳货篇第十七和子路篇第十三都提到了学诗的目的。孔子教学生诵诗,不单纯是为了诵诗,而为了把诗的思想运用到生活之中。要学以致用,应用陶冶情操、与人交往、增长见识,最后到处理政事。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1),可以观(2),可以群(3)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毕业论文,可以怨(4)。迩(5)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引自《论语·阳货篇第十七》)

「注释」

(1)兴:激发感情的意思。一说是诗的比兴。

(2)观:观察了解天地万物与人间万象。

(3)群:合群。

(4)怨:讽谏上级,怨而不怒。

(5)迩:音ěr,近。

「译文」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呢?学《诗》可以激发志气,可以观察天地万物及人间的盛衰与得失,可以使人懂得合群的必要,可以使人懂得怎样去讽谏上级。近可以用来事奉父母,远可以事奉君主;还可以多知道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1);使于四方,不能专对(2)。虽多,亦奚以(3)为?”(引自《论语·子路篇第十三》)

「注释」

(1)达:通达。这里是会运用的意思。

(2)专对:独立对答。

(3)以:用。

「译文」

孔子说:“把《诗》三百篇背得很熟,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办事;让他当外交使节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毕业论文,不能独立地办交涉;背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

本文由某某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xinguoxue.cn/rujiasixiang/297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