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儒家思想 > 孔子思想

:孔子现代学习方式启示及启示意义

孔子现代学习方式启示及启示意义

[摘 要]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哲学家和思想家,他一生致力于兴办私学,从事治学育人的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学方法。这些方法不仅成就了孔子在学术上、文化上的贡献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而且使孔子造就出了一大批有才能的学生。同时,这些方法对我们今天认识和掌握现代学习方式极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孔子 现代学习方式 启示

一、“敏而好学”,学习的主动性

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在具体学习中表现为主动求学,即学习是一种内在的需要,对学习有着强烈的自觉的渴求。孔子非常注重学习的主动性,强调积极主动虚心求教。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孔子认为自己并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知识是他好学:孔子现代学习方式启示及启示意义,勤奋敏捷去求得来的。他还自信的说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在十户人家的地方,一定有像他一样又忠心又信实的人,但没有人赶得上他喜欢学问。孔子将自己之所以能拥有渊博的学识,精深的思想归结为自己的“敏而好学”(《论语·公冶长》)。可见积极主动的去进行学习,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从而获得丰富的知识。孔子的“好学”精神更是让人敬佩。他曾自述道“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公冶长》),“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就是说他学习不知道老,甚至只要能得到真理,死都可以。

是什么促使孔子如此“好学”呢?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当学习的动机是源于对学习本身或学习过程的兴趣,带着兴趣、带着热情去学习,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悦,人们才会越希望越容易去接近并获得所需要的知识。“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学而》),通过学习获得知识并能在生活中实践它,应该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在学习中获得满足感、成就感,体会到求学之乐。

但是学习本身却又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需要你用意志约束自己、克制自己并去克服学习中困难。要认识到学习也是一种责任,关乎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这样才能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进行自主的学习。因此求学要立志,真正的学者无不立志,确立自己学习的目标和学习的志向。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后,整个生涯中从未有一刻间断勤学求教。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只有志向坚定、毅力坚强,才能最终获得成功。孔子还告诫学生立志还要有恒,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之;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 》)学习贵在坚持,只有锲而不舍才能有所成就。

二、“为仁由己”,学习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在学习中表现为每个人都有相当强的潜在的和显在的独立学习能力。在孔子之前,学在官府,一般人的子弟是没有机会上学进行学习的。孔子兴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人人他都教育,没有贫富贵贱、地域等等的区别。他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悔焉。”(《论语·述而》)只要是主动交一点学费,孔子从没有不教诲的。孔子设私学,招收的学生多是出身贫贱的,但是这些学生一样成为身通六艺的贤人。在孔子看来每个人都有进行学习的能力,只要经过孜孜不倦的学习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不仅如此,孔子还认为每个人都有独立自学的能力,学习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他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仁”是孔子学习的最终目标,而要达到“仁”境界,全凭自己,只要你有这样的要求,你就能达到。孔子主张的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学为主的学习方式,他积极鼓励弟子独立学习,树立自己进行学习的观念,对于自己的儿子亦是如此: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孔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论语·季氏》)在儿子鲤学《诗》学《礼》的过程中,孔子只是起一个引导解疑的作用,他是让鲤自主学习的。在学习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要求,都需要自己去寻找所需要的知识,进行自我规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和自我管理,从而发挥自已的独立性,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三、“患不知人”,学习的独特性

独特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重要特征。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个性,有效的学习方式也都是个性化的。每个人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不一样,因此每个人的具体学习方式是不同的。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要找到自己有效的学习方式,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个性。作为教育者也就是要认识学生的差异,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来指导他们进行学习。孔子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中人以上孔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可以语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也就说孔子认为上等的智者与下等的愚人之间的差别是无法改变的,因而对于不同人有不同的要求,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学习高深学问;中等水平以下的人,就不能(一开始)学习高深学问。

孔子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根据他们的能力、性格、志向的不同来进行因材施教,引导他们展现出自己的专长。他对弟子实行分科教育,使他们取得了不同的成就:“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最终他的弟子可以学有所成,发挥自己的才能:“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孔子现代学习方式启示及启示意义,“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使为之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论语·公冶长》)就是对于弟子提出的同一个问题,针对提问者的性格不同,他的回答和指导也具有针对性。公西华曰:“由也问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四、“敏于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学习的体验性

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它强调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而且要用自己的感官去亲自感受,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要把所学的在生活中在日用常行中践行。孔子一生志于救世之业,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希望推行自己德治平天下的主张,他正是在不断实践中努力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同时把握和体验人生的价值、意义和归宿。他提出“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敏于事而慎于言” 《论语·学而》),主张说话要谨慎,做事要敏捷,所知所言要与行一致。

知识的价值在运用,学到的知识要笃行。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致,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熟读诗经三百篇目的,是为了能用所学的知识应对政事,否则,纵使读得多,也没有什么用处。他的学生子夏认为:“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论语·学而》)如果能在实际的生活中实践道德行为,他实际是已经将所学的展现在日用常行之中,如果说他没有学习过,我们一定认为他已经学习过了,并且在生活中体验。体验使学习进入人生活的领域。通过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人生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五、“疑思问”,学习的问题性

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问题的存在是之所以要进行学习的动因。培根说:“如果一个人从肯定开始,必以疑问告终。如果他准备从疑问着手,则会以肯定结束。”我们一方面对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质疑,不懂就问。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孔子要求自己和弟子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没有疑问就没有进步,对自己不知道的一定要“每事问”(《论语·八佾》)和“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学习不应是囫囵吞枣,要有所思,有所惑,孔子提出:“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对书本上的知识产生怀疑的质疑。孔子主张“多闻阙疑”,“多见阙殆”(《论语·为政》),在多见多闻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同时保留对问题的疑问,不要人云亦,他说:“众恶之,必察之;众好之,必察之。”(《论语·卫灵公》)疑不能止于此,还要有所创新自得。孔子鼓励学生要大胆创新,不要对老师所教的无所不悦,要“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他认为“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孔子注重培养学生敢想敢做的精神,创新的能力。

从孔子提出的学习主张中可以看出,虽然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与孔子所在的时代已经是截然不同,但孔子的治学方式对我们认识和掌握现代的学习方式极有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论语注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 王炳熙等.中国教育通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3. 李锦全等.中国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本文由某某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xinguoxue.cn/rujiasixiang/759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