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儒家思想 > 孔子思想

第一节孔子的思想渊源中华先民的史前文化

第一节孔子的思想渊源中华先民的史前文化

第一节 孔子的思想渊源中华先民的史前文化三代兴亡的历史经验与思想成果春秋时期哲学思想的积累第二节 宗教意识与现实精神

最关注的乃是现实的人生、人事,思想倾向性质是非宗教的现实精神,而非宗教性的信仰。

天、命、天命、对生死和祭祀的态度

天命

对鬼神:敬而远之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学,要求士君子在现实世界中通过自己努力,进行道德修养,追求道德自觉,要求人们在现实世界和现实生活中,而不是在彼岸世界和人格神那里寻找自我的立足点

第三节 从“礼”进至于“道”

周礼实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为模式的等级制度和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系统

三代相“因”:三代的基本制度和社会组织系统是一脉相承的

孔子认为以后的新王朝的基本制度和社会组织系统大体上和周王朝差不多⇨“虽百世可知也”

从周礼中发现了具有一定普遍性和恒久性的成分

周礼的功能:调节人们的社会关系,使全体社会成员都按其“名分”而有序化(可行政、刑罚,但最好采取 道德、礼教)

道德启示和礼乐教化是疏导性的,能唤起人的道德自觉,行为就会自觉符合社会规范而不出格⇨实现社会关系有序化⇨群体和谐

从周礼反思提出“道”:不同于老子的“道”,无本原、天道意义,只是一种具有一定普遍性的人道。内容上,实际上只是以君主为代表的中央集权体制。⇨符合春秋战国历史发展的趋势,适应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需要。但孔子把它绝对化,以为它是天经地义和永恒的原则。

礼 只是一个政治性和伦理性的社会概念

道 是一个更高、更普遍的哲学概念第四节 “仁”的整合与“人”的反思

孔子思想核心:仁

仁:原本是东夷的一种礼俗,即两人相见,面对面地躬身作揖,互致问候。后来扩大到周人,称为“相人偶”。自周起表示一种美德。孔子用“仁”统摄了以前属于“德”的内容,“德无不容”,宋儒称“仁”为“全德之名”

整合仁目的:谋求礼的深化,让礼深入人心,并自觉强调仁是礼的内化和深化的修养

克己:克制自己非礼的欲望,目标是履行和恢复礼的规范

训“克”为“能”:自己能够履行并符合礼的规范

仁就是要时刻克制非礼的欲望从而把礼内化和深化成稳定的心态,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动。

行为上的非礼来自内心的非礼之欲。行为上复礼,首先内心里要“克己”。

评论历史人物仁与不仁:根据其行为来判断

学生教育上,仁是一种意识修养第一节孔子的思想渊源中华先民的史前文化,礼在意识中内化及其稳定的程度,正是“仁”的修养所达到的水平

礼面向整个社会,是一种外在制度或规范;仁面向个人,是一种内在修养和心态(两者根本上一致,仁更深入一层次)

仁最基本的规定:爱人

冯友兰:孔子所谓“仁”的基础是必须有真性情、真情实感

爱人:表示人我关系的一个极其广泛的哲学概念,它包括对人的关心、爱护、同情、理解、尊重、宽厚、信任、亲近、恩惠以及尽心尽力等等。凡是一切与人为善、利人成人的感情和行为,都可以说是“爱人”,都可以归之于“仁”。

第一节孔子的思想渊源中华先民的史前文化

但对贵族的爱和对劳动者的爱是不同的⇨爱有差等/以礼爱人(这不是范围问题,而是方式问题)

克己 是 爱人 的基本条件评价孔子思想的利与弊,复礼 非取消爱人,而是规范 爱人

仁者爱人与“亲亲”观念相联系:仁爱以“亲亲”为基础,从“亲亲”中去培养,由“亲亲”再扩大

“亲亲”:基于血缘关系的自然的真实的情感,人类的其他爱心实际上都是在此基础之上才发展起来的

仁者,人也:仁就是人之为人所应具有的品德,体现了孔子人道主义精神(东方人道主义第一个自觉的命题),更明确地要求把人当“人”来对待(仁者爱人 只是要求关心人,同情人)。仁所表现的人道主义精神本源于仁本义中的古朴平等观,经过孔子抽象和提升,成为自觉理论。

第五节 教育过程中的认知理论

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间接经验:五经六艺 传闻知识(重视材料和证据,否则“阙疑”)

直接经验:多闻多见

择其善者:超越耳目见闻第一节孔子的思想渊源中华先民的史前文化,运用了分析比较的方法

第一节孔子的思想渊源中华先民的史前文化

知之次也:认知的次序评价孔子思想的利与弊,先是多闻多见才能在思想上把握,触及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二、生而知之与学而知之

知识主体先天条件有差异,但先天条件本身不会产生知识

旧贵族固有偏见:惟上智与下愚不移(把问题简单化绝对化)

强调主体自觉性⇨“志于学”,学习的态度是自觉的、主动的

把自觉学习、时时学习作为一种人生乐趣

三、“学”与“思”的关系

思 在认识过程中比 学 高一阶段

学 必须进至于 思 ,思 离不开 学,不学之思是空想瞎猜必然犯错误

学习要有诚实和客观的态度

因材施教 ,循循善诱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如何“上达”?

第六节 修养方法与精神境界

修养主要是仁的修养,即思考人之为人应该如何,其目标是“成仁”/“成人”

也讲“道”评价孔子思想的利与弊,是社会之道和人生之道,即理想化的人道,内容还是仁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方向/立足点/中心/范围

修养方法:学习+自省 (都要有楷模,和贤者圣人比较中自省、内省,日常生活同仁者在一起)

修养过程:特别重视不同人的不同精神境界

“志于学”包括学习文化知识,但主要是“为仁”的道德修养,目的在于把握“人之为人”之“道”。由此开始,孔子就是一位“君子儒”,标志着他已进入了道德境界。

第七节 孔子思想的历史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

本文由某某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xinguoxue.cn/rujiasixiang/705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