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儒家思想 > 孔子思想

从儒家角度看中国古人在生态的建设、环保、在人和自然的境问题

从儒家角度看中国古人在生态的建设、环保、在人和自然的境问题

非常高兴这样的一个机会。我觉得农业这个产业,它不光是一个国家基础性的经济系统,也是一个国家基础性的生态系统,实际上农业它本身就是在环境之上所建立的这样的一种产业,并且农业最后的成果可能会形成一种新的环境。所以农业从这个角度讲,它对于生态的影响我觉得可以说在所有的产业里面是首当其冲的。同时农业这样的生态的系统,它又和一个非常伟大的、源远流长的文化的系统相衔接,构成了一个很圆融的体系。

从文化的角度,我可以跟大家来聊一聊,看看中国的古人在生态的建设、在环保、在人和自然的境问题上,有一些什么样的哲学思考,我们有些什么样的一种观念,今天一起来讲讲。我今天这个题目儒家的仁爱思想,这里更多的是从儒家的角度来讲。

下面分几点来讲,第一,我们说人对自然的这种破坏是与时俱来的,就是我们生活的环境之上,由于人类这样的一种独特的生产方式,和其他动物的一个非常大的区别就是我们的生活依赖于环境,但是同时人类的生活它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通过破坏或者改造环境来获得了更多的生存资源,所以我们说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是与时俱来,今天比古代要严重得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其实与人类的生存有关。

大家可能会讲到动物也要生存,但我们要知道动物本来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但是人类是自然的产物,到了最后人类从自然独立了出来,形成了一个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这是不一样的。同时也与人类的欲望有关,因为人类的欲望,生存的欲望、消费的欲望、对生存物质的一种需求,远远高于所有动物及其他物种。

为什么我说今天我们的环保它的问题严重性远远超过了以前,是因为人类科技的力量在发展,而科技的力量在增加人类力量的同时,也增加了人类破坏性的力量。还有我们今天这样的一种生产方式,比如说今天工业对于环境的污染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农业,这就是我们的一种生产方式。在古代,实际上人类的这种生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环境的改造或者是一个破坏的过程。

远在战国时代,儒家的一个非常有名的代表人物孟子就已经发现,离城市近的山头往往都是光秃秃的,并且他明确的说到了这样的光秃秃的山,它原先是有树的,之所以后来没有树,是因为它离城市太近,离人类的生活太近,人们把它砍光了。在孟子的这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对环境的一种破坏。

到了唐朝我们看到杜牧的《阿房宫赋》,其中有这么一句,蜀山兀,阿房出。我们在秦始皇要建阿房宫的时候,还要砍伐很多的木头,用这个杜牧话的话来说,把四川属地的树木都砍光了,然后再造出一个阿房宫来。古代那些非常名贵的树木,今天很多都不复再有了,这就是跟我们的这种生活的欲望有关。那么生长在山林里面本来生机勃勃的,形成良好的环境的这些树木,现在在一些建筑里。

在讲到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对自然破坏的同时,我们还得要很欣慰地看到,人类也一直在有意识的保护着大自然,保护着生态环境,人类的良知一直在护佑着自然。

比如传说在商汤之初的时候环境的问题实际上并不严重,那个时候更多的不是人类在压迫环境,恰恰相反可能是环境在压迫着人类。即使如此,在那个时候我们已经看到这样的一种情形出现,商汤网开一面,甚至有的人说网开三面,就是他在捕鸟的时候,只有一面的网,鸟可以从东边、北边、西边飞走,除非从南边来了就会入网,他给你三个机会让你溜走。这个情形它发生在环境压迫人类的时代,而不是人类破坏环境的时代。

所以那个时候像商汤的这种做法,在某种程度上它并不是因为环保的意识,是一种仁慈,是内心中的一种仁德,是那一种对人类的爱,是人类自身心灵中拥有的一种爱延伸到对大自然及对万物的一种爱。那个时候并没有明确的环保意识。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人为了耕种,刀耕火种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什么思想,森林在那个时候不但没有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多少的帮助,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恰恰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很多困扰,所以人们为了种田,可以一把火把森林给烧光,这在今天看来都是很荒唐的,但在那个时候非常正常。即使在那样的时代,我们已经看到我们人类的仁爱之心已经延伸到大自然,延伸到自然的万物身上。

到了战国时代,离商汤所在的时代已经将近1000多年过去了。1000多年过去以后,我们已经看到战国是个在中国铁器出现的时代,这个时候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力已经大大加强了。所以我前面讲到,孟子已经发现了一个非常触目惊心的现象,离城市近的山头的树木都已经砍光了,我们看到他给当时的诸侯们出的主意,如何发展国家的经济的时候,就有了这样的一种观点: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真正环保或者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人类需要捕鱼,但是捕鱼的时候网眼要大一点,我们可以把大鱼捕上了,把小鱼放走,让它能够持续生长。我们需要砍伐树木,但是在春天的时候不可以入山林,让树木生长。实际上在中国古代也有禁猎的时候,比如说在春天的时候是不可以到山林去打猎的,在动物怀孕的时候是不可以猎杀的,这都是中国古代文化里面有明确记载的,甚至形成了人们的一种基本的观念,乃至于形成了一种国家的制度。

除了这样明确的观念之外,我们还可以在文化里面看到有一种东西叫禁忌,禁忌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比如说饮食上的禁忌实际上是一种环保意识曲折且含蓄的表现。我的老家在安徽的农村,我们小时候营养是严重不良的,一年也吃不到几次肉,但即使如此,很多动物都是不吃的,比如乌龟、蛇是不吃的;黄鳝,男人可以吃,女人是不吃的;甲鱼男人可以吃,女人是绝对不吃的。我们有很多不吃的东西,水田里面有很多的螃蟹我们也是不吃的。那为什么在严重缺乏营养的时候,我们会有这么多的饮食的禁忌,我们知道从古至今我们就不吃。实际上这里面隐藏着的就是一个民族对自然环境的一种敬畏和保护,我一直觉得在饮食上没有禁忌,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现象。饮食上没有禁忌,不是一种自由,而是一种野蛮。

接下来就来讲讲儒家的仁爱,我们知道儒家的主要的观点是仁,孔子的思想最核心的思想就是仁从儒家角度看中国古人在生态的建设、环保、在人和自然的境问题,最经典的解释就是爱人,所以现在有一个成语叫仁者爱人,但是仁者的爱不仅仅止步于人,也推及到自然万物。所以仁者爱人,最终也推广到了爱动物,人内心里面有这样的一种恻隐之心,这也是天生的,是人的本性之一。

所以孟子一再要证明,在人的本性里面是有善的,而本性善的一个最重要的表现就是人有恻隐之心。他有一次和齐国的国君齐宣王在一起聊天,他要证明齐宣王的内心里面有恻隐之心是怎么证明的?他说了一个齐宣王自己的故事,说有一天齐宣王坐在朝堂之上,看到有一个人牵着一头牛从堂前经过,齐宣王就问这个牵牛的人,你把这个牛牵去干什么?这个牵牛的人告诉齐宣王,我们刚刚一个大钟铸成了,现在要把这个牛杀了,用牛的血涂在钟上,这是古代的一种仪式。但是齐宣王这个时候突然之间善心大发,马上跟牵牛的人说:算了,你把它放了,我实在是不忍心看着它就这样被宰杀。齐宣王此时此刻内心里面非常真诚,就是因为他不忍心看到这一头牛无缘无故就被拖去宰杀,他内心里面受不了,他一定要把这头牛给放了。

那么这个牵牛的人就问齐宣王,那么这个仪式怎么办?是不是不做了?齐宣王说那还是不行的,你找一头羊来换掉它。后来齐宣王就解释,我把这头牛放了,我真的是因为有恻隐之心。那孟子就问他,既然这样,你为什么把一头羊又宰杀了?你同情这头牛,为什么不同情那只羊呢?羊不是更委屈吗?齐宣王这个时候非常真诚,但我真的是因为同情这头牛,但是你问我为什么不同情那头羊,我真的讲不清楚。然后孟子告诉他,这是心理学的现象,因为这头牛你见了,而那头羊你没见,你要是见到羊了,你内心里就有恻隐之心了,解释非常的准确。

孟子试图用这种方式来证明人内心里面有仁爱,那么我也用这种方式来告诉大家,人类的仁爱之心是不仅仅是止步于对人类的爱,它实际上是推及到对万物的爱。如果我们把这样的一种爱推广到万物的身上,我想生态的保护就不仅仅是对某一种环境的保护,而是我们内心中仁爱对自然的延伸。

我们再来看看孔子的一个故事,在孔子的晚年,他家里面的一条狗死了,这个时候孔子的身边最亲近的学生就是子贡,他把子贡叫来,说你把我的这条狗拉到外面去埋了,当时孔子说我们鲁国有一个传统,如果家里的狗死了,用窗帘等物品来埋狗,我读到这样的故事的时候是非常感动的,因为我觉得在2500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的内心里面对万物是真正有仁爱的。

孔子跟子贡说,你把我这条狗拿去埋了,可是家里很穷,已经很久没坐车了,所以没有车盖,就让子贡找一条席子把它包起来,然后孔子特别的叮嘱他,你千万不要把它的头直接埋在土里。子贡当时已经四五十岁的人了,埋一条狗,还要孔子这么叮嘱,为什么?因为孔子内心的善良,他一想到这个狗的头直接在埋在土里面,他的心受不了。所以什么叫心地善良?就是你常常受不了,什么叫心地残忍,就是你碰到什么事情你都受得了。

再延伸一下什么叫文明?文明就是对很多东西受不了,什么叫野蛮?野蛮就是对很多东西受得了,什么东西都无所谓。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软化。我们心里有没有足够的柔软,柔软不是软弱,柔软是一种更为持久、永恒的力量。所以孟子跟齐宣王讲:恩及与禽兽。我们每个人内心里面都有爱,我们要把自己这一份仁爱推广到禽兽的身上,这是中国主古代的儒家文化。

我们再看看张载,他有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叫《西铭》,就讲到了人类和动物之间的关系,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就是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因此仁者爱人,但是世界万物,不光是动物,哪怕门前的一棵树、一束花都是人类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朋友,世界的万物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伴侣,没有他们我们会无比寂寞。所以古人叫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我看到这样的话也是非常的感动,我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我们的祖先内心中的一种宽厚、博大、仁慈。

讲到这个地方我来想做一个比较,我们今天讲环保、讲生态,古人也讲环保、讲生态,区别在哪里?是我们今天的人更高明还是古人更深邃呢?我们现在讲环保都是在讲立足于人类的生存,所以我们今天讲环保是出于对人类自身的利害的考量。 我们所有的东西都是站在人类本位的立场上来考虑的。

但是中国古代的文化不是这样,比如儒家的环保,是出于慈悲,我之所以要保护动物,并不是因为要保护人类,我就是要保护动物,因为我对动物本身就是有一份保护的责任和一种出自内心的一种情感,跟人类的生活没有关系。

从儒家角度看中国古人在生态的建设、环保、在人和自然的境问题

严格意义上讲,在中国的古代,在我们的生产力不是那么发达,在我们人类的科学技术的力量不是那么强大的时候,我们对自然的破坏没有像今天这么触目惊心,自然环境的恶化没有对我们的生存造成多大的影响,所以古人这样的一种生态观念和环保意识,根本就不是出自于对人类未来生活的担忧,而仅仅是因为出自内心中那种广博的对万物的同情心,我觉得这是一种更加深邃的思想,更值得我们去好好的去学习、去体会的一种人类自身应该有的崇高,在这样的崇高里面我们才能看到人类应该有的一种高贵的心灵。

所以儒家的环保出于慈悲,人类作为万物的灵长,应该庇护世界其他的生灵,强烈的责任感和发自内心中的爱。

顺便讲一下道家,道家实际上某种程度上它对于环境的意识比儒家更加强烈。因为儒家更多的是关注于社会,而道家更多的是关注于自然。儒家的人物更多的是生活在社会之中,而道家的人物大多数往往是生活在自然之中。

我曾经比较过庄子和孟子的著作里面所出现的不同的概念和意象。孟子的著作里面动不动就讲到君、臣、仁、礼义、礼,讲的全是社会性的概念。 庄子里面写的全是动物、植物,在庄子的心中,他描写了一个最高级、最完美的世界:是人在森林之中游玩的时候从儒家角度看中国古人在生态的建设、环保、在人和自然的境问题,如果累了,可以骑在老虎或者狮子的背上游玩,可以爬到树上去和小鸟打招呼,跟鸟妈妈聊一会,这是庄子描绘的我们人类的最美好的生活,那真是人类生活和世界万物如此融洽的生活,太美好了,太有诗意了。

现在从生态的角度来理解道家环保出于自谦。道家充分地认识到人类并非世界的主人,也不并非世界的中心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什么思想,无权主宰世界上的其他的生物,我们只能够和它们一起平等的生活在一个地球上。所以儒、道一个共同点就是对人类贪欲的警惕。中国古代的文化里面有一个特别明显的特点,我们一直在强调对人类欲望的节制。如果我们要对中西文化做一个比较,我们发现这还真是中西文化里比较明显的一个差异。

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他称赞颜回特别具有贤德,在孔子夸奖了贤哉之后,他马上讲,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然后孔子接着表扬他,贤者,回也。 我们把这段话理解一下,就是在孔子看来,一个高尚的人是一个快乐的人,而这个快乐一定是建立在简单的物质条件之上,建立在对人类欲望的节制之上。

这样的一种对欲望节制的文化,不仅仅是中国,这个世界的东方文化都有这个特点,印度也有这个特点,所以在古代我们看到印度有很多的苦行僧,印度的圣雄甘地墓碑,有这么一句话,我觉得讲得真的是非常的好:大自然可以满足人的需要,但是不能人们的想要。假如这个世界上面真有一个上帝,上帝已经准备好了给我们必须的东西,但是上帝不允许我们随心所欲。

稍微做个总结,今人的环保是保护环境,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条件。而古代的中国的传统的环保是保护人心,管理人欲。殊途同归,但是方式不一样。

从儒家角度看中国古人在生态的建设、环保、在人和自然的境问题

子路问他老师一个什么样的人才叫君子,孔子回答四个字,修己以敬。我们知道孔子的性格里面有五个字叫温良恭俭让,恭和敬不是一种态度,恭和敬是一种气质,如果是一个态度,他可以随时变化,我对我的领导很恭敬,我对我的下属可能就不恭敬了,我对我有用的人很恭敬,对我没用的人我可能就不恭敬了,我对人有恭敬,我对物就没恭敬了,这就叫态度。但是孔子的恭敬是什么?它是一种气质,他不仅对所有的人恭敬,他对所有的物都恭敬。论语里面对孔子有这么一句话的记载,我觉得特别的精彩,叫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就是孔子要吃鱼,他只会去钓鱼,他不会去用网去网鱼。古人还吃鸟,孔子也会射鸟,但是他只射天上飞着的鸟,他不会去射在晚上鸟巢里面已经歇息的鸟,你是不是觉得这有点虚伪?但是虚伪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文明。

荀子就用伪来表示人性中的善。荀子说人的本性是恶的,为什么没有很多人表现出来很多的善良?荀子说这就叫伪,伪是人为,我知道哪一种行为是正当的,然后我就努力的把它做得正当,我克制自己本性中的欲望,做出一个正当的行为,这就叫伪。我们防止斩尽杀绝,防止竭泽而渔,我们吃一个鱼就钓一个鱼,吃一个鸟就射一个鸟。孔子在这地方讲的更多的已经不再是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了,他是在保护人类的心灵,因为当我们一网打尽的时候,你不觉得你的心灵很残忍吗?你要吃一个鱼,可是你让一池塘的鱼一网打尽,在这个过程里面,如果你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你的行为是有问题的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什么思想,你的残忍已经习惯了。

所以人类的行为必须要有人类的规范,要合乎于人类应该有的一种道德尊严和体面。所以这地方讲到了人类不可能不杀生,但人类也有灵魂、有爱心,杀生要有其道,有规则、有节制,有必要。

人类性情中的残忍往往是在被虐杀的动物的鲜血中汲取营养的。很多时候我们在虐杀动物的时候,如果我们已经习惯了,已经内心里面毫不愧疚和恐惧了,那么哪一天你猎杀人类的时候,你也会毫不愧疚并且毫不恐惧。所以不虐杀动物不仅是保护动物,更是保护人类灵魂中的善。

举个例子,我们为什么不让孩子只是屠宰的场面?早晨给孩子说,今天早一点起来,今天家里杀猪了,但是杀猪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尽量不让他看到?孟子跟齐宣王聊天,他说君子远庖厨,这句话实际上不光是孟子讲的,在中国古代的《礼记》里面就讲到了君子远庖厨,凡有血气之泪,俯身谏也。凡是有血气的地方,一个有修养的人不会亲自去接触,保护自己内心中的纯洁,你觉得这是不是虚伪。孟子说不是,这是一种心理活动。然后孟子讲了一番道理,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看到它活着,就不忍心见到它死掉,听到它的叫声,就不忍心去吃它的肉。

为什么会毫无愧疚地吃一盘牛排,但是让你去杀牛你下不了手,这不是虚伪。这有时候恰恰是正好是两个之间的平衡,人类要生存,人类不可能不杀动物,人类需要有营养,人类不可能不吃那些高蛋白,但是我们人类也要有一个节制,要有一个平衡,我们不可能坦然去面对那些血腥的场面,我们是保护内心中的那一种善良。

今天你们搞农业的可能比我了解更多,你知道有很多人在半夜干什么,他们现在不但不是钓鱼,也不是用网去网鱼,而是直接用雷管和电击来捕鱼。我在一个群里面看到有一个人在群里面推销他电击捕鱼的工具,拍了个视频,他把电击捕鱼的东西往水上一放,一片水域所有的大鱼都开始跳,跳到最后都不跳了,直接就全死了。然后他拿着一个袋子把浮在水面上的大鱼装到袋子里面走了,这一片水域所有的生灵全部死光。

今天中国广大乡村有多少人用这种方式来捕鱼?我相信搞农业的人应该比我了解得更多。这样的捕鱼方的好处就是有效率。但是什么是最可怕的人?就是只讲效率;什么是最可怕的文化?只讲效率而不计其他;什么是没有未来的民族?只讲效率,只讲一时的功利,以成败论英雄的民族。因为这样的民族,这样的文化是没有心灵的。

最后做一个总结,今人的环保保护的是物理的世界和生理的世界。什么叫物理的世界?我们看到的自然的生态,这叫物理的世界。古人的环保是保护伦理的世界,它更多的不是保护一个我们看到的自然的生态,它是保护一个伦理世界,保护人的内心的道德,保护我们人类的可贵的道德感,它让我们的心里变得柔软,变得善良,这就是今人的是这种环保和古代的人的环保的一个非常巨大的区别。

所以我希望我们今天不要老是讲生态,一讲到生态的时候老是讲着从人类的角度来讲,生态保护是为了保护我们的未来。我们能不能够从另一个角度讲一讲,我们能不能把这种生态的保护到最后变成心态的保护。我们不仅要保护大自然的生态,还要保护人类的心态,保护人类应该有一颗人类的心灵,人类的心理是有慈悲的,是对万物有悲悯的。上帝选出人类来做万物之灵长,不是让你无所顾忌地去虐杀动物,破坏环境的,所以无论我们走多快,请别丢了我们心灵中的善,丢了我们灵魂中的善,无论我们走多远,请别丢了人类的心灵。

无论我们多么强调生态保护,我还是想给大家说一下,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更多的是在讲心态的保护,就是保护人类的内心中的那种善良,谢谢大家。

本文摘录自大农业经营年会现场演讲

演讲嘉宾:上海开放大学教授鲍鹏山

主题:《儒家的仁爱思想与生态文明》

为年会助力,为行业赋能

本文由某某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xinguoxue.cn/rujiasixiang/730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