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生死"标签的文章

  • :儒家文化修养的提高与更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儒家所讲的修养,实际上包括一个人的文化、艺术、性格、品德等多方面。由于儒家强调道德教育和修养,所以许多人认为,儒家轻视一般的文化知识,这种印象是不全面的。可见,儒家对文化知识教育非常重视。儒家所讲的文化修养,不仅是知识的高低多少,也表现为一个人的礼仪风度。...

    2024-04-30 139
  • 季羡林:慢慢品读《忆往述怀》

      读这样一本智者的肺腑之言,对我来讲,是一件莫大的幸事。从书中我们还可以欣赏季老深厚的文学功底,以及他对待人生的态度。我所欣赏的人生态度,是道家的一种境界。读完全书,我感觉这些都是季老的肺腑之言,书中不仅蕴含着博大的智慧,而且还蕴含着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2024-04-20 104
  • 八字盲派命理资料 闻道国学风欲起易学起落几多秋中华沉浮五千年

      但从张泽华先生在介绍盲派命理的系列博文中,其中专文介绍了“马倒禄斜诀”,有心读者可自行揣摩。必须说明,此12长生表的使用,主要是以年柱纳音来参看大运的,命学者对唐以前命学是以年柱、纳音、神煞为重点的常识应有所了解,此不赘言。...

    2024-03-14 84
  • 以庄子笔下的“神人”为例,绝对自由的境界

      与儒家积极人世的人生态度不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设计了一种企图超越世俗的游世型的理想人格。道家的人生理论对中华民族的心理文化结构和人生观的造就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种理想人格也有其消极的影响。...

    2024-02-26 193
  • 225句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

      佛家经典禅语225句佛家经典禅语1佛家经典禅语2佛家经典禅语3佛家经典禅语420、悦人者悦己,损人者伤德,智慧布施者得大智慧。94、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佛家经典禅语225句】相关文章:佛语禅语经典语录11-05...

    2024-02-26 123
  • 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6: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10:真如佛*,绝思惟分别。22:赵州:「佛之一字,我不喜闻,自*无名,心佛众生,皆是假名。44:清净心智,如世万金,般若法藏,并在身心。52:佛*本来是真如,不须再求真。众生迷时,结*成心,众生悟时,释心成*。...

    2024-02-25 122
  •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是我国生死问题的终极问题

      儒家的死亡观:在诸子百家的哲学中,法家与墨家有着非常有趣的相似的现象,但它们又尖锐对立,墨家源自儒家,法家源自道家。也正是这种思想,决定了法家的死亡观,法家认为“定理有存亡”,可以说法家思想非常的现实主义,讲求务实;但也认为,死亡具有本体的永恒意义,这与儒家的“朝闻道,夕死可矣。...

    2024-02-19 183
  • 儒家孔子图片《凡诸子百八十九家蜂出并作》

      本文从思想观念入手分析佛、道、儒三家之差异。一、佛、道、儒的世界思想之差异三、对比佛、道、儒的生死伦理观念...

    2024-01-19 91
  • 南怀瑾老师:生死是人生2件终极大事,而别离

      同时佛教的因果观念,一切众生都有互相的因果关系,因此死亡只是离别了这一世间的亲人,同时也会因为进入另外一个世间见到其他的亲人。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换句话说:佛是大智、大悲(或谓全智、全悲)与大能的人。而禅语是证悟的高僧禅师们的证悟偈,不是出于佛经,但和佛经的内容吻合。...

    2023-11-16 159
  • 佛教“众善奉行”包括了人间善解脱善菩萨善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众善奉行”也许你会对于“众善奉行”以淑世善民为主,如五戒十善,儒家的五伦八德等。中国儒家的道德标准相当于人天善,追求在人格上的完善,修养身心,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心思想是仁爱。讲到企业和谐,做到众善奉行,特别是要做到菩萨善,因为菩萨善就包括了世间善,也包括了解脱善。...

    2023-10-26 240
  • 船山学是同“希张横渠之正学”密切联系

      首先,船山推崇张载之学在于张载“以正童蒙之志于始”的学术追求,他把引导学生学做圣人作为为师立教之本。船山“希张横渠之正学”的意义不仅使得张横渠的正学思想重新光耀于世,而且使得孔孟儒学的真精神得到了新的发展与弘扬,同时也使得船山自己建构起了一种既继承张载又超越张载的学术思想体系。...

    2023-10-25 128
  • 《老子》《庄子》图文详解,太全面了!

      先生们说古之先贤大部分从《三官经》开始,它就是求道阶梯的第一步。学道人念到这就明白了,为什么说《三官经》是学道的第一步了,宝诰中明确了‘致诸仙升降之私。故曰:《三官经》为学道之第一步。...

    2023-10-09 226
  • 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唯慧是业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唯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唯慧是业。菩萨,本身是觉悟的有情,而且具有大悲心,面对不觉不悟的凡夫,要做觉他的有情,就是要度化众生,将自己觉悟的道理,再去觉悟其他一切众生,使一切众生能够跟他一样的觉悟。菩萨因常想念到知足,虽然处于贫穷的境界当中,仍然能够安分守...

    2023-08-11 174
  • (学者推荐)医学与社会V01:儒家的生命哲学

      生命的存在方式和超越路向,由此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哲学。孔子在《系辞下》指出,天地是化育万物的本原。身心二元论,论证了“身心一如”的观点。礼法规范,“生命”也就具备了礼义特征。个人价值的追求.亦被家族伦理的群体意向所包容。心二元论有着本质不同。不主张对待死亡任其自然,无所作为,而是主张超越家的生命哲学。...

    2023-07-21 223
  •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立地成佛

      佛经经典名句5、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方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93、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2023-07-14 115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