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道家思想

老子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老子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老子》,又称《道德经》,据传为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同时也是中国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老子思想的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道家的教育思想观点,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

《老子》提出了很多至今仍具有深远影响的观点和主张,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延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比如《道德经》主要思想之一,无为而治,就成为了西汉初期的治国基本方略,极大地缓解了国家和百姓在经济上的压力,稳定了动荡的社会环境。

《道德经》作为道教基本教义的重要构成之一,被道教视为重要经典,其作者老子也被当做三清之一的道德天尊的化身,即太上老君。也正因此,《道德经》常常被归属于道教学说,但事实上,哲学上的道家和宗教上的道教不可混为一谈。真正的情况应该是道教吸收了部分《老子》的思想,并进行了一些扩充,才得到了今天具有相对完备的体系的道教。

时过境迁,今天的读者对老子无比崇敬的“道”和竭尽心力创造出的“名”已经没有太大的兴趣, 但是老子思想依然能给我们带来许多启发和指引。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予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德经·第八章》

老子将水作为人格的至高写照和完美表达。在他看来,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不与世人争一时之长短,有着至柔却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

在其他章节中,老子也多次以水作比:

古之善为道者,……涣呵其若淩释……

——《道德经·第十五章》

意为善于运用道的规律的人,柔和可亲,像正在消融的冰。

譬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也。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意为道在天地之间,就像小江小河都要汇入江海。

天下莫柔弱于水道家的教育思想观点,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也……。

——《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意为水具有柔能克刚的品质。

无为而治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道德经·第二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与,虚而不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道德经·第五章》

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也,此谓之玄德。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老子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无为而治、不言之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无为而治是老子政治主张的核心,是对君王的告诫:不与民争。“无为而治”并非什么也不做,而是“无为而无不为”,不妄作为,不做过多的干预,让百姓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使他们完成自我实现。

在思想上,无为而治则代表了遵从“道”的行为准则,和“从心所欲,不逾矩”十分相似。

这一思想对后世的杨朱、管仲、萧何等人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他们的著作或行为中得以体现。

但是老子的“无为而治”也有其不成熟或者说不正确的地方: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尚贤”、“不见可欲”、“常使民无知无欲”这样的做法无疑是错误的。让百姓失去欲望必然会打压他们生产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个没有追求、没有欲望的社会将是一潭死水,彻底失去生命力。

这样的错误应当是因为老子对实际治国经验的缺乏,闭门造车无法做到真正解决现实问题。但是如果因为这些瑕疵就认为老子是“愚民政策”的主张者支持者,是不公平不合理的。

宠辱若惊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之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

——《道德经·第十三章》

在我看来,这是《道德经》中最优秀的章节之一。前半部分说明“宠辱若惊”的原因,是老子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后半部分则进一步探讨,什么样的人才是能够扛起天下重任的人。老子从“贵身”的角度出发,认为那些浮华利禄都不重要,只有像爱护自己身体一样爱护天下的人,才是堪当重任的人。

其他思想

除了前面提到的这些,《道德经》中还有“去甚,去奢,去泰”(除极端,去除奢侈,去除过度)、“圣人为腹不为目”(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虽然有华丽的生活,却能安居其中而超然物外。燕处:燕子是候鸟,因时而进退,不为居住之所牵绊,在此处引申为超然对待身处的环境)、“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国之利器不可示人”等珍贵的思想和指引,从不同的角度思索,将会有不同的收获。

孔子问礼于老子

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孔子问礼于老子”的记载,比如《史记》的《老子韩非列传》、《仲尼弟子列传》及《孔子世家》都记载了孔子问礼于老子于周(今河南洛阳);《礼记·曾子问》则记载孔子与老子在巷党相见;而《庄子·天运篇》记载孔子“南之沛,见老聃”,而沛是宋地(今江苏沛县),与老子故乡相隔不远。

在这三处记载中,《史记》和《礼记》均成书于西汉,距孔老的年代较远,而《庄子》的可信程度又相当低(属于寓言,并且据考证其中一部分内容应当并非庄周所著)。所以我认为关于孔子是否真正与老子有过交流还需要更加确切的证据来证明。

但我个人倾向于,或者说希望他们见过面,并且有过交流,那将是华夏历史上最有意义的相遇,其价值远胜于闻一多先生口中的“太阳与月亮的碰撞”(指唐朝时期李白与杜甫的相遇)。在百家争鸣时期的道家和儒家还没有确立的时候,在那个还不够开化的时代,天之木铎和“乘风云而上天”的龙相会,两盏灯火的光芒短暂地触碰,交相辉映,互相补充。

杰出的预言家?

《道德经》中的《德经》第一章中有这样一段话:“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老子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无为而治、不言之教,而乱之首。”这段话让我很困惑,如果这些真的是记载中比孔子还要年长一些的老子在函谷关写下的,那老子就不是一个哲学家,而是一个预言家了。德仁义礼分别是儒家学派三个时期的代表人物——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和荀子的重要思想主张。孔子宣扬“德治”、“仁义”,孟子主张“仁政”、“取义”,而荀子则提出“礼法并治”,“礼”是荀子思想的核心。

孔子应该是和老子同时代的人,但是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和荀子 (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作为孔子的再传弟子,生活的年代大约在老子(约生于公元前六世纪)的二百到三百年之后。我认为老子很难将几百年后的情况预测的如此清晰准确,那就只有两种可能:老子生活于较晚的年代,或者这一部分内容并非老子撰写,而是后世道家门徒添加。

绝大多数史料都认为老子生活的年代早于孔子,那么应该是第二种可能。在百家争鸣时期,道家的传人在《道德经》中增加了这一部分,目的应该是获得和儒家思想对抗的理论支持。

这段话并不是对儒家仁义礼思想的否定道家的教育思想观点,而是对刻意标榜、有名无实的仁义礼智的反对,所以也有人认为这就是老子的观点,但是如此准确的预测,仍然让人惊异。

参考文献:

《道德经》 《史记·孔子世家》《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礼记·曾子问》《庄子·天运篇》

本文由某某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xinguoxue.cn/daojiasixiang/710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