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佛家思想 > 佛家文化

王阳明心学有个的回答比较长,需要一点耐心来阅读

王阳明心学有个的回答比较长,需要一点耐心来阅读

这个回答比较长,需要一点耐心来阅读,不过看明白我的回答,你就会对王阳明心学有个整体了解了。

这个回答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内容:

在正式讨论之前,先纠正一个关于心学的、普遍存在的误解,那就是有人把“知行合一”作为王阳明心学的最核心思想来讨论,那说明他还是没有看懂王阳明心学。

在清华大学陈来老师《有无之境》一书中,对“知行合一”和“致良知”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其中得出了一个结论:早期的“知行合一”思想跟“致良知”说是有矛盾的。另外,书中也说了,“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早期的思想,在王阳明心学发展的后期,基本上不再单独讲“知行合一”,“致良知”总体上已经涵盖“知行合一”的思想。

王阳明先生49岁时提出“致良知”说。自此以后,致良知一直是阳明心学工夫论的宗旨。阳明本人也称“致良知”乃“千古圣传之秘”,是圣人教人第一义,是“有根本的学问”。阳明又称:“千古圣人只有这些子”,“人生一世,惟有这件事”,显然,“这些子”即良知,“这件事”即“致良知”。自此以后,对于弟子在修行中遇到的问题,王阳明一概以“致良知”答之。(摘自中山大学陈立胜《入圣之机》)。

《传习录》一共有322节。我对这322节原文进行了一下统计,其中出现“知行”两字只有15节,而出现良知两字的有85节。如果根据两字出现的次数来算,在《传习录》原文中出现“知行”两字大约有38处,而差不多有一半出现在《答顾东桥书》这封书信上。而出现“良知”两字大约有360处,所以不言自明,王阳明心学的最核心思想是“致良知”。所以,如果把“知行合一”看作王阳明心学的最核心思想,那是理解偏了。

下面正式开始讨论心学。

要理解王阳明心学的精髓佛家文化的精髓是,先要知道王阳明心学为什么要创建,即王阳明心学的作用和目标是什么。

自古至今,人都有一个重要命题需要去思考和回答,那就是我的人生怎样度过,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如何成为自己希望的人。中国的哲学就是以人生作为研究对象,并给出自己的回答。在这些答案中,最有影响的就是三家,即儒家、佛家、道家。

那么这三家的答案有何不同呢?借用清华大学陈来老师在《有无之境》这本书里的描述:

中国文化的传统构成主要是儒释道。

从人生态度与精神境界来说,中国文化与哲学不过是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以儒家为代表的强调社会关怀与道德义务的境界, 一种是佛老代表的注重内心宁静平和与超越自我的境界。儒家主于“有”的境界,佛老主于“无”的境界,或者说前者是有我之境,后者是无我之境。

具体地说,儒家强调社会关怀与道德义务,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积极入世,建功立业,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王阳明心学有个的回答比较长,需要一点耐心来阅读,在此过程不断完善人格,提升修养。不过,在修养层次上,传统儒家重点在于道德境界的提升上,这有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但道德高尚的人并不一定活的开心自在,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挺善良的人患抑郁症的事例也不少见。相比之下,佛家和道家追求的个人境界是超越道德的境界,是“无”的境界。像佛学创立的初心是要帮助人从生老病死等人生苦海里解脱出来,要超然于尘世,达到涅槃寂静的精神状态,以使得内心达到无滞无碍的自由境界。道家强调自然、无为,清心寡欲,强调与“道”合一,在这样的状态下人的内心就能达到没有烦恼佛家文化的精髓是,活的逍遥自在。不过,传统的佛家和道家都是出世的思想,所以不能经世致用,不能直接用以治世。

那有没有一种思想能让个人内心自由,生活过的自在,却又能积极入世,建功立业,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呢?那就是儒释道融合的思想。这也是唐宋以来,中国的思想家努力的方向。

儒释道的融合自从唐代就开始,到宋代初有成效,首先就是北宋五子,张载,邵雍,周敦颐,程颐,程颢,他们一方面以儒学为本、传承儒家思想,另一方面对佛道进行批判吸收,创立了自己的学说。后来朱熹融合北宋前期五子的理论,创立程朱理学。而陆九渊也在同时,将佛教的道理引入解释儒家经典,创立心学,自此,儒释道融合有了初步成效。但朱熹的理学的理论看似挺好,但方法是有问题的,朱熹强调在事事物物上求一个理,向外求,这样的理论用王阳明的话来说,就太过支离破碎,修习时花的功夫多但成效低。而陆九渊的心学主要提出了“心即理”,用王阳明的话来说“太粗糙”,不成体系,也不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王阳明继承了前人的一些思想,其中包括陆九渊、朱熹、北宋五子思想,提出了“致良知”学说。可以说,王阳明先生的最大贡献就是发现了“良知”这个秘密及提出“致良知”学说,得以把中华文化的儒释道真正融合起来。所以,如果修习王阳明心学到达较高层次,既能像得道高僧一样生活的自由无碍,还能积极入世,建功立业,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这样的层次已经很大程度上达到了“知行合一”“中庸”“活在当下”这样的人生境界。

就我个人的实践表明,王阳明心学是儒释道的集大成者,这一点是真实不虚的。我自己在学习王阳明心学之前已经对于佛学和老庄有一定的学习和了解,在工作之余看点佛道方面的书,能让因工作引起的烦闷内心平静许多,但一回到工作场景中,又感觉佛道的思想起不到作用。但自从学习心学王阳明心学有个的回答比较长,需要一点耐心来阅读,慢慢悟出心学的内涵后,特别是“致良知”思想,我也就能把佛道的一些思想运用到在生活和工作中了,这样即使工作最忙碌,内心还能保持相对的平和。

下面我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对王阳明心学进行一下总结,其中重点介绍对“致良知”思想的理解。

王阳明心学也有一个从开始、发展、到成熟的过程,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包括:知行合一、事上炼、心即理( 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存天理去人欲、致良知、万物一体、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心学的发展脉络如图:

(说明:心学的发展脉络主要是根据陈来的《有无之境》和蔡仁厚的《王阳明哲学》两本书提炼)

王阳明心学有个的回答比较长,需要一点耐心来阅读

从心学的发展可以看出,王阳明心学最核心思想是“致良知”。

下面我讨论一下我对王阳明心学最核心的“致良知”的理解。

要理解“致良知”,并运用“致良知”,就必须先理解“良知”的概念,这非常重要,它是真正理解心学的关键一步。

关于“良知”这个概念,王阳明先生自己也没有给出过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有一些表述,比如《传习录》中说:“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你那一点良知,是你自己的准则。你的意念所到之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一点不得隐瞒。你只要不欺骗它,踏踏实实地按照它的指示去做,善念便存、恶念便去,这是何等的安心愉悦!”“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良知即道”“良知即天理”。

以前,看了以上这些表述,我还是不能理解“良知”到底指的是什么。查阅现当代一些关于王阳明心学的书和资料,很多都在复述《传习录》中的话,而像陈来老师的《有无之境》、董平老师的讲座,虽然对“良知”概念进行展开讨论,但也都没有给出一个通俗易懂的解释,不能将“良知”跟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直到2018年某一天,也就是我学习王阳明心学三年后,我突然领悟了“良知”真正指的是什么。在领悟“良知”的含义后,《传习录》中很多话就变得容易理解了,也容易把“知行合一”“心即理”这些思想贯通起来,此时感觉对心学的整体理解上了一个台阶。

以下就我领悟到的良知的含义。

王阳明先生说“良知”是人人原本就具有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刻都在起作用,只是我们没有认识到而已。那么“良知”在哪里呢?“良知”就在以下的地方:

当我们路上捡到一叠钱却无人知晓,头脑中会有两个声音,一个是还给失主,一个是据我己有,那个还给失主的声音就是“良知”,而另一个想据为己有就是“人欲”;

当我们看到一个老人摔倒在地上,一个声音说“把老人扶起来”,另一个声音说“不去管他,省得惹事”,那个“把老人扶起来”的声音就是“良知”,而另一个就是“人欲”;

有人做了坏事,比如有的商家以次充好,把假货高价卖给别人,但内心不安,生怕别人找过来。为什么会不安呢?因为他心中的“良知”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善的,违反了“道”;

有句话叫“做贼心虚”,那个让贼心虚的东西是什么?是做贼者自家的那点“良知”;

孟子提出的四端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都是“良知”的发用。

以上是“良知”在道德层面的体现,等同于“良心”,它无时无刻在做道德判断,告诉你什么是善的佛家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是恶。而“良知”除了在道德层面发挥作用外,还在智慧层面发挥作用,无时无刻在做是非方面的判断,告诉你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比如:

当半夜的时候,我们还在刷微信、微博,此时头脑中一定有个声音在提醒我们,“应该放下手机去睡觉了”。那是谁在提醒我们?是“良知”。虽然“良知”在不停地提醒我们,但有时还是放不下手机,那是因为受“人欲”蒙蔽。

当我们在听课的时候,听着听着就开小差了。过一会儿突然醒悟过来,发觉自己开小差了,于是赶紧集中精神继续听课。哪个能觉知到自己开小差是什么?告诉自己应该继续听课的是什么?就是“良知”;

当我们因为某件事在生气时,会有个声音告诉自己不要生气,生气更不利于事情的解决或于事无补。哪个觉知我们在生气的是什么?哪个告诉我们不要生气的是什么?那就是“良知”;

当我们应该去学习却总是赖在电视机前不肯去学习时,有个声音就是“良知”不断催促我们去学习。

个人认为,道德层面的良知,总体上是先天本具的,因为为善是天理,是人的本性。读了赫拉利的《人类简史》后,我理解到现在的人的特性基本上是进化而来、自然选择的结果,其中包括“善”这个特性。因为具有“善”这个特性的人更合群,更能与他人协作形成合力,在物竞天择中,更容易存活。于是在人的进化过程中,这个“善”的特性被遗传下来了,成为人的一项本性。因此,人如果做坏事,这是违背了自己本性,人一定会不安,也即良心不安。而智慧层面的良知可能大多是后天习得的。对此我还没有做深入的思考,所以就先不多探讨了。

基于以上对“良知”的理解,我给“良知”下了一个定义:

“良知”就是符合“道”(或“天理”)的认知或觉知

这个定义不严谨,但能很好地概括以上对良知的理解。对于这个定义,我作进一步说明:

(1)首先这个定义比较好地体现出“良知”和“道”的关系。我们的世界无处不在“道”的作用下运转,“道”就是规范、就是标准,它是用来作评判的标准,但它本身是不会作出评判的。而“良知”是一种认知或觉知,所以它能作出评判,正因为“良知”是符合“道”的,依照“道”作出判断,所以它是知是知非、知善知恶的。所以依照“良知”去做就是正确的或善的,反之则是不正确或恶的。

(2)从上述可知,“良知”不等同于“道(或天理)”,它是“道”(或“天理”)内化于心的结果,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学习、修炼、事上炼,才能建立内心的良知或光复良知或扩充良知。

以上就是我对良知的理解。不可否认,相比王阳明先生所说的良知,我的理解还不够全面、不够透彻,但可以肯定的是,我所理解的良知是王阳明先生所说的良知的核心组成部分,只要顺着我的这个理解探究下去,假以时日,一定能对阳明先生所说的良知内涵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在讨论完“良知”的含义后,再来讨论何为“致良知”?

致良知的主要一层意思就是依良知而行。因为本质上良知就是道,所以依良知而行就是依“道”而行,所以这样的“行”一定是正确的、善的。当良知告诉你“现在应该睡觉”就去睡觉,当良知告诉你“现在应该去学习了”就去学习,当良知告诉你要遵从法律和道德就能切切实实地遵从,当你在生气时良知觉知到你在生气并提醒你不要生气,你就不生气,等等,这就是致良知。致良知的结果就是达到“知行合一”,就是达到“活在当下”。这样的人,内心自由自在,不会有烦恼,并且事业成功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但现实情况是我们经常不能依照良知去行,即不能致良知。王阳明先生说:“良知自知,原是容易。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传习录》下)。

那如何才能切切实实地致良知呢?

这个问题最好的回答就是《传习录》这本书,不是这本书中的几句话或几段话,而是整本书是一个答案,所以要想知道如何致良知,就需要自己研习《传习录》,从中去得到答案,我没办法再从里面概括出一个现成的答案,不过其中有一个点需要给以更多的重视,就是“存天理去人欲”。关于如何更好地研习《传习录》,可以参这个问题 如何系统地学习王阳明的哲学思想? 里我的回答。

关于“致良知”,还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学习王阳明心学,包括《传习录》,不要仅停留在文意的理解上,一定要结合实际的生活,在事上炼,在事上“觉良知-致良知-悟良知-再觉良知-再致良知-再悟良知-...”,这是一个循环迭代、缓慢进步的过程。这个过程虽然缓慢,但可以肯定的是,王阳明心学对人的心性修养是有效的,只要持续地努力,一定会有可喜的进步。

本文由某某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xinguoxue.cn/fujiasixiang/124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