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佛家思想 > 佛家文化

插花艺术与文学可谓伴随始终,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插花艺术与文学可谓伴随始终,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插花艺术与文学可谓伴随始终,中国诗词名句、传说典故,内容丰富,语言精练,意蕴深邃佛家文化的理想人格,博大精深。插花不仅运用文学、美学中“意境”理论,更常常以文学作品的内容为主题。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插花艺术与人格精神的古代哲学的分析,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插花艺术与人格精神

“内圣”和“逍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格理想和价值目标,这种理想人格之极致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天地就是所谓的“境界”。孔子周游列国,颠沛流离;颜渊一箪食一瓢饮,穷居陋巷;陶渊明归园田居;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等,他们都身处逆境,物质匮乏却能自得其乐,体悟一种理性的愉悦。这种“乐于扬弃了外在之物、外驰之心、自我意识到自身与天道合其德,同其体,也就是直观自身、认同自身,体认到个体自身的内在完美,及自己所具有的真善美高度统一的自由人格”。千百年来,这种人格精神为人所追求,诗人、画家们也常常在作品中寄托情怀与精神。而插花如诗如画,既是人对自然的一种描摹,也是对自己感情的描画,创作者赋予作品人格情志,赋予灵魂。精神皆自意中生,因此插花所构建的是人品、人性、人格精神。

插花之所以与人格精神密切相关佛家文化的理想人格,首先是因为“花”是一种人格化的产物,人们赋予了花各种各样的文化意义,即所谓花语。花语构成花卉文化的核心,在花卉交流中,花语虽然无声,但其中的含义和情感表达甚于言语。花语还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和地域性。花的这些特性为插花能成为一种表现人格乃至民族精神的文化活动奠定了基础。

插花艺术的文学美学特质

观赏一件插花作品,不仅是看到自然的花草,更是要体验其中的形外之意。正如诗词曲赋一样,插花艺术也离不开“意境”二字,只有具备了深刻的内涵、深邃的意境,才能冲破视角的牵绊,达到形神兼备之境界。

中国古代文学讲求写意手法和中和之美,力求形神兼备,那种历代文学家所憧憬的变化莫测、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的艺术化境界,也是花艺所追求的目标。

构意。与吟诗作赋一样,插花必须先构意,即想好了要表达的主题、感情,才能寻找表现这种意境的材料,并通过运用插花原理创造出意境深邃的作品。意境的表现方法有很多,一般来说,会根据花材、造型、季节和植物自然变化、色彩等来表现。如利用柳条、水仙、桃花、牡丹、迎春等春季开花的植物来表现“春”的主题。再如以两朵月季配上独独一枝茶花枝,在红与绿,明与暗,热闹与孤寂的对比下表现大雁南飞,怨归迟的意境。

随景。创造文学作品,特别是诗词曲赋时,往往是意随景出,因周围环境的刺激有感而发,插花作品同样要考虑周围的景。具体表现在花器的选择和摆放的环境。只有花、器、景融为一体,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意境。

插花艺术与中国古代哲学

中国哲学在中国文化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宇宙、人生、生活、价值观念的看法都通过哲学思想来反映。可以说,哲学影响了文化的方方面面,也必然使插花艺术这项文化具有一些哲学特性。

插花之“静”。儒家以静为本,以虚静之态作为人与自然万物沟通智慧的渠道。如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审美观就是主张“闲和、严静、趣远”的高逸境界。“静”更是道家的重要范畴插花艺术与文学可谓伴随始终,希望能够帮到大家,把“静”看成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质特征,虚静则明,明则通。“静”在佛学思想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禅宗就是讲究通过静虑的方法来追求顿悟。这些思想无疑也影响到了插花艺术,想要创造和欣赏插花作品插花艺术与文学可谓伴随始终,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必须保持内心的祥和宁静;此外,“静”还是一种至高的艺术境界,也是插花艺术所要表现和追求的。

插花之“乐”。钟明善先生在《中国传统文化精义》中说过,古代中国人的审美意识“是由原处的、感性的、物质生活的美感愉悦,向拓展的、理性的、精神生活的美感升华的转变,推动这种转变的主要是儒家思想的‘理趣’”。在理性的控制下寻找人生的乐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大特点。如儒家思想的乐感文化就是要找寻“活”的快乐;道家思想对人的个体生命的肯定,寻求生命存在之乐;佛教则是“大彻大悟”,尽除烦恼,到涅�彼岸,追求一种至高的快乐。中国的插花艺术,是中国“活”文化的一种代表,赏花、玩花既可以调节、丰富生活,还可以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通过与自然心灵的沟通对话来寻求内心的满足和快乐。

插花之“雅”。“雅”是在静与乐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气质,所呈现的一种神韵。“雅”是儒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礼乐文化追求的也是一种“雅”。道家和佛家也讲求雅,道家的“清”、佛家的“静”佛家文化的理想人格,所呈现的风韵都与雅密切相连。道家的养生修炼,佛教的清心寡欲都是雅的境界。插花艺术正是形成“雅”的一种理想途径,以花之雅来培育人之雅,人之雅寓于花之雅,人性与花性相契合,花道与人道相融汇。

本文由某某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xinguoxue.cn/fujiasixiang/356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