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儒家思想 > 儒学启蒙

中西各自大体经历了以巫为是是之最

中西各自大体经历了以巫为是是之最

可见,在西方,无论是具体的某个哲学家,还是哲学史,都呈现出对是其所是的建构而走向自以为是。所以,由是其所是到自以为是不但是其内在的哲学理路,更是其哲学走向终结的内在原因。

; 西方哲学终结了中西各自大体经历了以巫为是是之最,但人类却不能终结,因此需要新的哲学,以支持人类走向新的文明。所以,当代需要一种具有人类性的哲学,毫无疑问,在吸收了西方哲学的自以为是到是其所是再到自以为是的理论教训之后,中国的《易》哲学是人类哲学的参照系,而我所进行的“时空统一论”和“形而中论”哲学建构,则力图完成这一工作。无论怎样,由“天下同归而殊涂”所决定,产生统一的人类哲学是逻辑与之必然,中者应为此做出较大贡献。

; 人类史表明,到目前为止的历史,是自以为是的历史,而人类的当代史,乃自以为是之最。自以为是能够把人变成魔鬼,但魔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自以为是的把魔鬼当成了天使,从而使魔鬼以天使自居。所以,认识并批判自以为是,是哲学的根本任务。

以“时空统一论”和“形而中论”反思批判人类的文明史,在对自以为是的自觉与反思中推定人类的文明史,应当认为,人类有史以来的文明是自以为是的文明,所有历史是自以为是的历史。但因自以为是的形式不同,文明的形态也不同。中西各自大体经历了如下文明形态:西方经历了以巫为是的文明(上古)到自以为是的文明(中古到现代),至今已走向以非为是的文明(当代),西方在自以为是文明的历史阶段中,又经历了以神为是(中世纪)和以人为是的文明(近现代)。中国经历了以巫为是的文明(上古)到自以为是的文明(中古至近代)再到以非为是的“文明”(),与西方所不同的是,中国没有在自以为是的文明阶段出现以神为是的宗教文明。其中,要说明的是,以巫为是与以非为是的文明形态,其本质上仍然是自以为是。显然,与各种文明相对应,有各种自以为是的哲学在支撑。对于西方而言,这个问题不难说明,自以为是对文明的影响,经常表现于宗教——哲学——科学这三者的互动中。以巫为是的文明没有自为的时空观,把是非标准归结为巫术儒学复兴与当代启蒙课后答案,因此称其为以巫为是的文明。当人们逐步生成并以主在的时空观判定是非时,生成了自以为是的文明。西方所谓黑暗的中世纪,其以人为宗教为特点,使其与文艺复兴和其后的近代文明一样中西各自大体经历了以巫为是是之最,同属自以为是的文明,只不过因自以为是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文明形态而已。可见,进入自以为是的文明以后,所谓的“大思想、元哲学”,不过是自以为是而已,而有所区别者,不过是所造成的自以为是的程度有所不同,所谓的文明表现为自以为是的不断“进步”而已,人类的现代文明因自以为是而忘乎所以,进而走向以非为是,说明了这一点。另外,中国文明还有一个特殊之处,中国除了以“儒学”思想为主流影响了中国社会几千年之外,非主流文明的哲学自有史以来始终影响并形成了非主流社会儒学复兴与当代启蒙课后答案,从而以道学(道教)的形式传承至今。

哲学终结了,但自以为是却没有终结。自以为是的发展,必然导至以非为是。哲学因自以为是而终结了,但其造成的文明却没有终结,所以,在以非为是的进路中,最终结果只能是把人类推向死亡。因此,所谓的人类文明,到当代为止,还没有真正产生,所以,到目前为止的人类文明还不能称其为真正的文明。所以,人类的未来文明有望在优秀的中国复兴后,走出以非为是而步入和中为是的文明。中和社会的文明形态,是最适合人类生存的文明。显然,距离这一文明,不但相当遥远,而且步履维艰。

对于中国文明,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尽管以思想为主流影响了中国社会几千年,形成了自以为是的文明,但却不是儒学的真正思想,而是孔子儒学的旁支末流。例如,几千年来都把“仁”作为孔子的核心思想,但“仁”仅仅是使人走出自以为是的方法之一,孔子所给出的和中为是进而“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才是孔子儒学理论核心之所在。然而,即使把“仁”作为孔子的核心思想,孔子之仁却没有在中国文明中真正实现过,所以,中国文明一直没有走出自以为是。

所以,哲学及社会的历史进路很难适用“进步”这一概念。因为和中为是的儒道哲学自春秋产生后,始终没有影响中国的文明,没有能够走向中和社会。中国自史巫文明之后,始终排徊于自以为是的文明中,直至近代以降。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但因后儒的自以为是而失落了“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儒学思想体系,则是根本原因。所以,我提出了“内道外儒”的“君子儒学”概念范畴,以作为于现代复兴儒学的思想理论形式。

; 哲学因自以为是而终结,但社会的脚步却没有因自以为是而停止不前。因此,现代文明是更加自以为是的文明,所谓“后现代主义”的出现,就是更加自以为是表现形式。所以,西方文明最终将转向和中为是的文明,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这个转向将在遥远的未来才会发生,因为自以为是的人类惰性将使这个转向发生在人类文明无法再延续从而痛定思痛之后,而这仅仅出于“我死后那怕洪水滔天”的当代人类潜意识,由此表明,人类的自以为是是这样的可怕,自以为是已成为人类的最强硬的敌人,“认识你自已”已成为人类最难以攻克的科学。在这些问题面前,只有和中为是的哲学提供了解决方案。所以我坚信,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复兴之日,就是人类走出自以为是从而走向和中为是的文明之时,我们当为此努力。;

;

奎凤:先生认为中西哲学是怎样在各自的文化母体中产生?各自的发展规律又是怎样的?各有什么特点?和华夏文明将以怎样的形式走向世界、融入人类文明?中国哲学什么时候能够引领世界风骚?我们现在需要做哪些工作呢?先生准备何时出版有关“时空统一论”与“形而中论”的著作?先生有“内道外儒”的“君子儒学”之论儒学复兴与当代启蒙课后答案,唐宋以后很多人讲三教合一、讲儒道融合,但像先生这样明确提出“内道外儒”这一概念及对“内道外儒”内涵所进行的阐释,在历史上是没有的。“内道外儒”在当代有怎样的意义?

鞠师:关于中西哲学是怎样在各自的文化母体中产生的问题,我在上面已有所涉及。就西方哲学而言,哲学产生于自以为是,其与古希腊文化相关,主要因古希腊文化对时空主在性的形式化理解(如芝诺悖论)和形式化建构,的产生和关于“始基”的存在论思考是其重

:应届毕业生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

要标志,而对自以为是的自觉,则始于苏格拉底及柏拉图,成熟的体系产生于亚里士多德。同样产生于自以为是,标志是文王重卦之后引起的“易学热”,即所谓“《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系辞传》)。“《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系辞传》)则表明,对《易》的应用有多种方法。经过文王重卦之《易》的卦爻辞说明了对时空主在性的把握和价值追求,其时史巫以《易》进行卜筮断事,是对原始巫术的扬弃,从而表明开始了自以为是。对自以为是的自觉始于周,其礼乐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限制人们的自以为是。对自以为是进行反思并建立起成熟的哲学体系是由完成的工作,孔子采用“序彖、系、象、说卦、文言”(《史记·孔子世家》)的形式反思了自以为是,以转化《易》的卜筮性为形式建构了和中为是的哲学理论体系。可见,中国古代文化对时空主在性的方式化理解,产生了原始《易》经的自以为是,而对《易》进行和中为是的儒学转化,形成了中国的体系,《易》因此成为“群经之首”。作为对自以为是的自觉,《经》虽然是的表述方式,但其同样承诺了对自以为是的自觉并给出了和中为是,由此表明了儒道同源。因此,由时空的方式化和形式化决定了中西哲学的不同理式,从而表现为不同的思想方法和理论特点。由于自以为是到是其所是再到自以为是是的规律,从而形成了西方哲学的理论特点:其一,即上述的形神相分,离中理道;其二,哲学家们前赴后继直到哲学终结也没有达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理论高度;其三,因西方哲学是从对自以为是的批判反思走向自以为是,这使得西方哲学呈现为一代接一代的理论批判;其四,西方哲学虽学派众多,但没有任何一个学派能够统领哲学。其五,哲学史表现为“战场厮杀”,各立门户。从对自以为是的自觉与反思到和中为是再到自以为是是中国哲学的“发展”规律,由此形成了中国哲学的理论特点:其一,即上述的形神中和,用中道理;其二,中国哲学于春秋时就达到了“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理论高度,此后却失落了这一理论高度,越来越落后;其三,后儒对和中为是的理解之误使之不断产生自以为是(“儒分为八”、“旁门左道”和《易》的“两派六宗,互相攻驳”表明了这一点);其四,始终以不变的学派名称为载体,如儒学和道学;其五,哲学史表现为“我注六经”或“六经注我”。

长白山书院以“形而中论”哲学为思想,以主体中和与本体和中的哲学原理“中和贯通”中西哲学。长白山书院以“新传统主义”的“正本清源,承续传统;中和贯通,重塑传统;中学西渐,开新传统”为思想纲领;以“中和贯通”为学术理路,对历史上的儒道之失进行正本清源;以“君子儒学”为纲要,使儒道中和,中道生生而经学致用,培养“内道外儒”的君子,以承续华夏文脉、复兴儒学及中国文化,使中华重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文化开出新传统,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应届毕业生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

本文由某某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xinguoxue.cn/rujiasixiang/314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