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儒家思想 > 儒学启蒙

(复印期号)儒家文化教育/欧洲文明/文化认同

(复印期号)儒家文化教育/欧洲文明/文化认同

号】G1【复印期号】2008 年03 【原文出处】《教育研究》(京)2007年11 期第76~82 Yu Yu , , ion ( ) 【作者简介】于建福,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科研处处长、教授、教育学博士。(北京 ) 【内容提要】 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教育思想随着儒家学说的西传得到欧洲有识之士的价值认同,欧洲中世纪神学权威在儒学文明的 冲击下发生了动摇。儒家“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为政以德”的治国之道,“选贤与能”的用人之方,“有教无类” 的全民教育观等,对欧洲近代文明产生了积极影响。回顾孔子儒学在西方传播的历程和对欧洲启蒙运动及近代文明的影 响,可以看到儒家文化教育在多元文化世界中的普世价值,可以增强国人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觉,有助于加强优秀文化教 育精神传承,丰富当代文化教育内涵。

ideas had been men. tion, . - l . back ' t , we can see world, which can on s , . 词】儒家文化教育/欧洲文明/文化认同/文化自觉 / / / 以儒家文化教育为核心的中国文化教育,是世界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形成、发展及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不断 融入世界文化教育中。

(复印期号)儒家文化教育/欧洲文明/文化认同

一方面,以其博大的胸怀汲取着异域文化乃至异质文化,从中采撷精华为我所用;另一方面,随其足迹所 至,以其独特的文化教育理念影响了那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在欧洲则催生了西方近代以来以理性反对神权的启蒙思想和 文化教育观,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贡献。 一、16 世纪至18 世纪欧洲传教士对儒家文化教育的传播与认同 儒家文化教育思想的西传,首先是儒家经典的译介。自16 世纪,欧洲传教士陆续来明朝布道,在介绍西方文化的同时儒学对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将 儒家经典翻译介绍到西方。西班牙传教士、耶稣会创始人之一沙勿略较早向西方报道儒学影响下的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特点。他曾 在写往欧洲的书信中,大致描绘了儒学教化下“全国信于一尊”的文化特点,赞扬中国“以正义卓越著称,为信仰基督教的任何 地区所不及”;“中国人智慧极高,远胜日本人;且善于思考,重视学术”;“中国人聪明好学,尚仁义,重伦常,长于政治, 孜孜求知,不怠不倦”。他还在信中介绍了中国的宗教习惯、教育方式、文人学者的地位及对外国学者的态度。 儒学第一个西传译本是西班牙道明会士高母羡翻译、范立本编的《明心宝鉴》。该书载有孔子、孟子、荀子、朱熹等儒学家 有关劝善、修身、励志的论述,译成西班牙文后,逐渐在欧洲流传。

意大利传教士罗明坚在华期间以拉丁文翻译并在回国后出版 的《四书》,成为最早以拉丁文翻译出版的儒学著作。拉丁文作为西欧文化之源在当时极为盛行,也使得该书出版后极易流传。 在早期来华传教士中传播儒学最有影响者,当属意大利“杰出的孔夫子的诠释者”利玛窦。利玛窦称孔子是“博学的伟大 人物”,“中国圣哲之师”,利玛窦坦言:“如果我们批判地研究他那些被载入史册中的言行,我们就不得不承认他可以与 异教哲学家相媲美,而且还超过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学在中国最为盛行、最受重视,“中国有学问的人非常 之尊敬他,以致不敢对他说的任何一句话稍有异议”;“统治者”也给予孔子以“最高敬意”,“感激地承认他们都受益于他遗 留下来的学说”。利玛窦在《中国札记》(又称《基督教远征中国史》)中突出地介绍了孔子儒家学说,特别是“四书”和“五 经”对教育内容、教育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深刻影响,并称“四书”是“充满卓越的智慧之书”。他还详细介绍了中国的考试制 度,指出中国的考试内容完全是根据儒家学说制定的,文人们只有熟读儒家经典才能“进身仕途”。他对中国的“文官”制度给 予赞赏:“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即一般叫做哲学家的人来治理的。

”他赞赏中国文人“在事关对皇上和国家的忠诚时”,会 令人惊异地表现出“品德高尚与不顾危险和视死如归”的情操,并由此推断:“人们有了学问,心灵也就高尚了”;他还由中国 人尚文轻武推断,文官制度更适合于“一个很少或没有兴趣扩张版图的民族”。他还发现:“中国这个古老的帝国以普遍讲究 温文有礼而著名于世(复印期号)儒家文化教育/欧洲文明/文化认同,这是他们最为重视的五大美德之一”,而且,“中国人比我们更尊敬老师”。他通过比较发现,儒学 并非借助于“天启”,而是直接诉诸理性,能为政治、哲学、科学、教育体制与礼俗规范提供准绳,使精神文化生活与社会结构 融为一体。1614 年,法国传教士金尼阁将利玛窦的札记手稿译为拉丁文并在德国出版,后在欧洲被译为多种文字而广为传播,一 时“轰动了欧洲”,“重新打开了通往中国的门户”。“对欧洲的文学和科学、哲学和宗教等方面的影响,可能超过任何其他 17 世纪的历史著述”,“它把孔夫子介绍给欧洲”,“它开启一个世界,显示了一个新的民族”。(11) 17 世纪中后期,来华传教士向欧洲大量介绍儒学。1662 年,耶稣会士殷铎泽和郭纳爵合作,将《大学》(取名《中国之智 慧》)译成拉丁文在建昌刊印,并刊印《论语》拉丁文译本。

(复印期号)儒家文化教育/欧洲文明/文化认同

殷铎泽还翻译了《中庸》(取名《中国政治伦理学》),于1667 1669年分别在广州及印度刊印。1687 年,比利时传教士柏应理在巴黎出版拉丁文译著《中国哲学家孔子》一书。全书包括《柏 应理上法王路易十四书》、《中国经籍之历史与要旨导论》、《孔子传》、《大学》、《中庸》、《论语》并附译注疏,颇受关 注和好评。旅行家贝尼蔼读后感慨地说:“就我所知,还没有任何一个人有过如此之多的智慧、如此之多的审慎、如此之多的虔 诚、如此之多的仁慈;他简直没有一句话、一件事情和故事、一个问题,其目的不是提倡德行的,而且其中总是包含着某种明智 的教导,或则是教导着一种良好的为政,或则是教导着具体的做人的行为。”(12) 18 世纪,来华耶稣会士增多,仍以多种形式向欧洲传播儒学。经过耶稣会士的传播,从17 世纪末至18 世纪末,在欧洲形成 了持续百余年的“中国文化热”,法国巴黎大学成为中国文化热的中心。孔子、儒学在欧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有识之士 看来,儒学包含了所有中国的教义和实践,是理解中国和中国人的钥匙,其伦理思想具有普遍意义。 二、儒家文化教育对欧洲启蒙思想家和近代文化教育的影响 传教士当初向欧洲介绍中国文化的本意在于宣传中国是传播“福音”的理想之地,但同时将不同于基督教神学的儒学文明传 入欧洲,为启蒙思想火花的燃起带去“理性”的酵母,致使欧洲中世纪神学权威因受儒学文明冲击而发生动摇,许多思想家深受 启蒙,进而对其文化教育产生了影响。

l.儒家文化教育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18 世纪的欧洲正处于以反对宗教神学、提倡理性为主要特征的启蒙运动兴起之时,而儒学倡导的“天人合一”的天道观,以 “仁”为核心的伦理观,以“理”为天地万物的最高法则(复印期号)儒家文化教育/欧洲文明/文化认同,与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多有吻合之处。儒学影响下的中国的教育制度和 选士制度,因有别于官位世袭、贵族拥有极大特权的欧洲而备受赞赏。耶稣会士所报道的中国盛况,恰与欧洲中世纪之黑暗形成 鲜明对照。于是,中国成了欧洲启蒙者心目中的“理想国”,“孔子学说成为时髦的东西,引起了欧洲一般知识界人士对于孔子 著述的兴趣,大大耸动了人心。”(13)“儒家无神论的哲学思想、德治主义的政治思想、重农轻商的经济思想、融政治与道德为 一体的伦理思想,尤为启蒙思想家所倾倒。孔子思想统治中国长达两千余年所表现出的强大威力,更为启蒙思想家所折 服。”(14)德国古典思辨哲学家、法国百科全书派以及重农学派等,纷纷从中国古典著作中汲取养料,将儒学作为倡导理性、探 寻和重建社会思想和秩序之基础。 德国古典思辨哲学创始人莱布尼茨通过潜心研究白晋介绍的《易经》而推出“二元算术”,从而“把东西文明拉近了几 步”,并证明“东西文明相契合”。

(15)1667 年,他在《中国近事》一书中赞赏中国人民具有“善良的美德”,认为儒学影响下 的中国民族是具有“良好规范的民族”,“我们从前谁也不曾想到,在这世界上还有比我们的伦理更完善,立身处世之道更为进 步的民族存在。但事实上,我们却发现中国民族了,它竟使我们觉醒了”。德国启蒙运动先驱、理性主义哲学家沃尔夫与其老师 莱布尼茨一样推崇中国文化,重视研究和传播儒学。他于1712 年撰文介绍法国耶稣会士诺尔翻译出版的《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孝经》等经典。他认同孔子“择善而从”的主张和“至善至美”的理性追求,赞赏孔子身处乱世而力图 发扬光大尧舜之道的济世精神,他为中国人没有宗教而仍有良好的道德风俗而赞叹,并视中国为欧洲之楷模。他确信,儒家学说 对中国文化和政治的影响,大于《圣经》对基督教世界的影响。 法国启蒙运动领袖伏尔泰对儒学推崇备至。他在《哲学辞典》中说:“我全神贯注地读孔子的这些著作,我从中吸取了精 华,除了最纯洁的道德之外,我从未在其中发现任何东西,并且没有些许的假充内行式的蒙骗的味道”;他宣称,“在道德上欧 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16)他确信儒学是世界上最好的、最合乎理性的哲学,被中国人崇拜的孔子,尽管“为人类创造 了最崇高的思想”,但“人们对孔子的信仰不同于对神的膜拜”。

(17)他认为,孔子的格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教人行 善,而不是像基督那样只禁止人们行恶。 狄德罗在《百科全书》“中国”条目中介绍了自古代至明末的中国哲学,认为其基本概念是“理性”。他称赞中国儒学“只 须以理性或真理,便可治国平天下”。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因于1767 年发表《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而被誉为“欧洲的孔 子”。他视《易经》为“中国人的学问基础”,《尚书》所记载的历史事实为孔子以来所有中国学者所公认,《礼记》涉及家庭 和各种社会关系的一切礼仪习俗,《论语》中孔子的道德格言“胜过希腊七贤之语”。他视孔子为中国“最伟大的人物”、“著 名哲学家”、“第一位教育家和学者”。 对儒学在17、18 世纪对欧洲的影响,美国汉学家顾立雅于1945 年出版的《孔子与中国之道》一书作了深刻阐述:“众所周 知,哲学的启蒙运动开始时,孔子已经成为欧洲的名人。一大批哲学家包括莱布尼茨、沃尔夫、伏尔泰,以及一些政治家和文 人,都用孔子的名字和思想来推动他们的主张,而在此进程中他们本人亦受到了教育和影响。法国和英国的实情是,中国,在儒 学的推动之下,早就彻底废除了世袭贵族政治,现在儒学又成为攻击这两个国家的世袭特权的武器。

在欧洲,在以法国大革命为 背景的民主理想的发展中,孔子哲学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18) 2.儒家文化教育对欧洲近代文化教育的影响 儒学向欧洲的传播,深深影响了欧洲的文化、学术与理念。被誉为“魏玛的孔夫子”的歌德很早就接触儒家思想,他曾将 《中华帝国全志》中的《赵氏孤儿》改编为《哀兰伯诺》,还赋诗期望加强中德交流与合作。席勒曾先后写下两首《孔夫子的箴 言》,借孔子之名阐发其人生哲理。儒家“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为政以德”的治国之道,“选贤与能”的用人之道,“有 教无类”的全民教育思想,“学而优则仕”理念下的科举制度,都为近代欧洲许多思想家所赞赏和向往,对欧洲近代文明产生了 积极影响。 第一,儒家“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为政以德”的治国之道曾影响欧洲的民主政体。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中蕴涵着 丰富的民本思想。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儒学对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1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 助”(20);《大学》主张:“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21)。这都曾成为近代欧洲尤其是法国民主思想的渊源。(18)世纪,启 蒙学者从孔子“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2)的古训中领悟到:为民众谋幸福,方能得到其拥护,否则,民众 就会造反,甚至将其推翻。

孟德斯鸠曾写道:“中国的皇帝„„据说如果他的帝国不公正,他将被剥夺去帝国和生命。”(23)霍 尔巴赫在《社会体系》一书中特别指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道德结合的国家”,是一个“德治或以道德为基础的政 府”,他公然宣称:“欧洲政府必须以中国为模范”,必须“移植中国的精神”;法国要繁荣,必须“以儒家的道德代替基督教 的道德”。1789 年,法国国民会议通过的《人权与公民权宣言》宣称:当政府侵害人民的权力时,对于人民,以及对于人民的一 部分来说,起义造反就是最神圣的权利和最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与中国民本思想如出一辙。 第二,儒家“选贤与能”的用人之方、“学而优则仕”理念下的科举制度,曾冲击近代欧洲的贵族世袭特权,影响其教育制 度。启蒙学者意识到,中国自古信奉“天下为公,选贤与能”(24)的用人之方,主张“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25),长期推 行科举考试制度,并以此作为中国政治制度的基础。经过启蒙学者的阐发,这些思想成为反对欧洲贵族世袭制度的思想武器,也 成为当时欧洲教育改革的思想来源。魁奈在《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一书中,就特别欣赏中国的教育制度。维吉尔皮诺特指 出:在中国独一无二的是,“一个人靠着良好的品质达之于高官显位;每个人都是根据其优点而排列其在社会等级中的地位,尽 管有王公的青睐和出身的有利之处,却不能使一个被认为既无德行又无学识的人欺骗性地被任命在某个官职上。

这种情形在欧洲 是罕见的或者甚至是不存在的。因为所有的传教士们,不分国籍,都用狂热的词句赞美这个令人称奇的、中国的等级制度,其基 础不是别的,只是良好的品质。”(26)18 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按照“中国教育模式”在法国倡导和推行了教育的世俗化和普及 化,促进了法国教育的发展。法国大革命后制定的教育发展计划,引进了考试制度,满足了平民登上政治舞台之需。中国的“用 人之道”曾深刻影响英国的文官制度。1599 年,英国地理学家哈克卢伊特就深为中国科举制所吸引,对中国十分重视学问而羡慕 不已,赞赏“中国伟大的君主将高官显爵赐予他那些有真才实学的毕业生。”(27)尽管欧洲学界对中国科举制度实行中的弊端进 行过揭露,但对中国官员非世袭制且须经系列考试、竞争和筛选的用人制度给予肯定,对法英等国家用人制度的影响也是显而易 第三,儒家“有教无类”的全民教育观影响近代欧洲的教育民主。孔子基于“性相近也,习相远也”(28)的认识,率先主张“有教无类”(29),不分少长、贵贱、贫富、地域,都可获得受教育机会。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提出,被欧洲人视为“教育 平等”思想的新纪元。欧洲有学者认为,孔子基于对所有人的信任,期望通过教育提高民众素质,以实现德治仁政,这对欧洲具 有借鉴意义。

近代欧洲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教育平等思想,普及教育思想及其与实现民主政治的关系,都与中国儒家教育思想有着某种 程度的联系。近现代民主社会的实践表明,一个国家民主制度的实现程度,取决于这个国家国民受教育的程度。在一个国民教育 程度很低的国家里,很难建立起现代民主制度,更难建设具有高度民主的国家。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至少为近代民主 制度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思路。 三、几点思考与启示 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在东学西传和西学东渐的交互进程中,儒学逐渐为世人所解读、了解、体认和吸收,从而成为世界性 的学说。回首孔子儒学在西方传播历程,留给今人以经验与教训,启迪与反思。 1.中西异质文化教育双向交流是必要而有益的,贵在持续的良性互动 面对相对成熟的异质文化,以利玛窦为代表的早期传教士努力适应中国文化环境,在不根本违背基督教义的前提下,遵循中 国习俗,易华服,习华语,读儒书,从儒教,潜心研读中华典籍,逐步意识到中国“政教合一”的文化特点,认识到儒学的价值 和儒家文化教育的地位。他们在将基督教引入中国并努力建立“儒化的基督教”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将儒学源源不断地介绍给西 方。无论对来华传教士整体上作何评价,就其在中西文化教育交流中所起的桥梁作用而言,是应给予肯定的。

在16、17 世纪欧中文化教育交流中,“两种文明的最有代表性的文人成了主角:耶稣会士和中国士大夫,前者是当时文化 领域的佼佼者,后者则是传统儒家文化培育出来的文人。”(30)以“西儒”利玛窦、“西来孔子”艾儒略为代表的传教士儒学对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以徐 光启、王韬为代表的中国有识之士,共同推动了欧洲文明与中华文明的相逢,开启了中西文化教育交流、对话、比较与融汇之 在中西文化教育有益的双向交流中,持续不断的良性互动尤为需要。就耶稣会士与中国知识界之间的接触与交流而言,莱布尼茨曾称之为“一笔智慧和知识的大交易”,有益于“谋取人类的普遍利益以及加速科学与技术的进步”。(31)莱布尼茨期望: “我们不仅要派遣传教士去中国,而且中国也应该为正确地处理和实践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派遣传教士到西方来”(32)。遗憾 的是,在其后长达两个多世纪中,中国知识界赴欧洲者寥寥无几。如果说中国人在包容和吸收外来文化上有较强的自觉性和主动 性,那么在向外传播自己的文化上则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倘若中西方都怀着开放的心态,既“输入”又“输出”,中西文明之 间不断形成良性互动,那势必出现另一番景致。 2.异族文化交流应基于本民族固有文化及价值取向作理性选择 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都是人类共有的文明成果。

(复印期号)儒家文化教育/欧洲文明/文化认同

任何一种文化与异族异质文化都会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就其形成而 言,都并非只有单一来源,而是由多源汇合而成。对多种文明、多种文化的吸收与融汇,各民族应作理性把握。文化教育交流的 过程,也就是文化教育理性选择的过程。对于客观存在的外来文化教育,接受者选择什么要素,与选择者自身素质与价值取向不 无关联。在文化教育交流中,任何对异族异质文化教育的解释和接受,都会有一个重新理解和解释的问题。“自古以来,每个国 家对中国的儒学都给予了自己的诠释和再诠释。儒学的国际传播过程,实际上是儒学作为学术‘文本’在彼国彼地的生长和‘本 土化’过程。”(33) 从利玛窦到伏尔泰,由于采用了“适应文化”的解释,以西方文明的视角审视和诠释儒学,使西方思想与儒家思想达到某种 沟通与契合。在利玛窦等人看来,“儒家”与“耶稣”相通,具备沟通交流的基础。当然,西方人的理解与解释都从本民族固有 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出发,全盘或原汁原味的接受是不可能的,出现“误读”或“偏见”在所难免。而“偏见并非必然是不正确 的或错误的,并非不可避免地会歪曲真理。”(34)从利玛窦到伏尔泰,再到当今的西方汉学家,对儒家文化教育的解释和接受, 始终保持了这一基本特点。

西方主流文化中,已有中国文化因素。中国文化正是通过伏尔泰、莱布尼茨等思想家的解读,甚至误 读和改写而融入西方文化。尽管伏尔泰等思想家并不全面熟悉中国文化,也不精通汉语,但他们以中国文化为外在视角,审视自 身文化,并善于从中国文化中获取灵感,受到启迪,不失为“求同存异”、“为我所用”的明智之举。 3.文化教育传承具有超越时空超越意识形态之特性,在传承借鉴基础上的创新是永恒主题 利玛窦有感于中华悠久文明博大精深而采取“合儒”策略,“其言多与孔、孟合”,促进了中西文化教育的融会。“唯就利 氏本人而言,除重新在华建立天主教传教事业外,其最大贡献仍在有选择地将中学西传,使欧人因他的媒介而对另一文化产生新 的认识”。(35)德国传教士汤若望正是读了利玛窦的书,才激起了前来中国的强烈愿望。儒家思想贡献于人类文明特别是影响欧 洲近代文明的事实表明,西方文明特别是西方民主在孕育诞生时期,就已超越时空,融入中国文化的基因。毫无疑问,儒学的国 际影响力在未来的岁月中将日益凸显。 以伏尔泰为代表的欧洲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者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对孔子和儒学的钟情与褒扬,在18 世纪欧洲思想史上留下 了深刻的印记,这种文化现象的确耐人寻味。

尽管他们对作为“异域文化”的中国儒家文化的研究和汲取,难免受自身的认识水 准与所处的文化环境的制约,尽管他们所表达的是对新的社会秩序的渴望,是从儒学中寻求建立社会新秩序的思想基础的努力, 但从中不难体察出文化传承所具有的超越意识形态的特性。罗素曾经预言:“假如中国人对于西方文明能够自由地汲取其优点, 而扬弃其缺点的话,他们一定能从他们自己的传统中获得一线生机的成长,一定能产生一种糅合中西文明之长的辉煌之业 绩。”(36)基于此,我们应理性地审视中国儒学并从中汲取文化教育智慧的同时,积极地汲取西方文化教育中具有永恒价值的成 分,在传承和借鉴的基础上,融会贯通,有所发现和创新,不断提升现代教育的品质。 4.人为地将中西文化教育对立起来必有偏失,而对话与善意的批评均为有益 中西方文化都是人类长期形成的各具特色的文明成果。人为地将中西文化对立起来,只看到两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看不到 两者之间的对话与交融,必然出现文化教育上的偏失。中西文化教育完全可以在不同层次上实现交流与融合。 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学在不同地域的遭遇大不相同。在“儒家文化圈”中,儒学曾被视为先进文化而备受推崇,日本和朝鲜等 国还长期效仿,甚至一度视为国家的正统思想。欧洲人因已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而怀有优越感,接触儒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将西方文

本文由某某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xinguoxue.cn/rujiasixiang/408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