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道家思想 > 道家故事

“百善孝为先”这句话说明孝在传统美德中是首德

“百善孝为先”这句话说明孝在传统美德中是首德

肖群忠2

肖群忠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

点击观看分段报告视频

点击观看完整报告视频

点击观看PPT课件

我们经常听到这么一句俗语:“百善孝为先”。这句话实际上表明了民众对“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中首要地位的认同。在一定意义上讲,中国传统文化可称为孝的文化。孝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美德之一,是中华传统文化最本原、最重要的价值观念。

孝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色之一,它不能用某一个英语词汇完全对译。也就是说,在英语里,实际上没有一个专有名词能把孝的含义完整地翻译出来。英语表达孝往往要用一个组合词,比如子女的奉献、虔敬等,这种文化现象突出说明了孝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深层的价值观念。

在人类学上有一个比较各国国民性的笑谈:如果一幢大楼失火了,美国人可能会跃窗而逃,说明美国人比较讲究实用价值;德国人会循规蹈矩的去找门,因为他们比较遵守规则,有理性精神;法国人会选择背着情人往外跑;而中国人会选择背着自己的老母亲跑。从比较国民性的角度来说,这个趣谈说明我们中国人特别讲究孝道,反过来讲,孝塑造了中国的国民性。

“百善孝为先”这句话说明孝在传统美德中是首德。孝是中国社会特别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根基,按照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观点,中国传统社会完全建基在孝的基础上。

对今天的我们来说,孝道是一种传统道德资源。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党和国家都在倡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如何做好孝道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它与孝道的实践、和谐的亲子关系及良好家风的形成都息息相关。那么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我们该如何理解孝,怎样对待孝?它具有什么样的当代价值?我们又要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实践它呢?

大家可能都记得这么一则新闻,大概三四年前,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习近平同志在发表元旦新年祝词之后,人们在他办公室的镜头里发现了四张照片,这四张照片当时感动了全国人民。四张照片体现了什么呢?中间那张最大的照片上是习近平同志推着他的父亲,牵着母亲的手,这是他的孝道。作为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带头践行传统孝道。他不单是一个孝子,还是一位慈父,一个好丈夫,余下几张分别是他用自行车载着女儿,还有他和他的夫人彭丽媛的合影。这说明我们党和国家不仅仅在观念和思想上倡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领导人也在以身作则,切实践行着传统美德。

“百善孝为先”这句话说明孝在传统美德中是首德

今天我们讲四个问题:

第一,孝的三种基本含义,也就是回答什么是孝。

第二,孝作为一种伦理规范或义务,中华传统孝文化对它的实践提出了很多要求,这些要求都包括哪些内容?孝具有怎样的伦理精神实质?

第三,孝的当代价值。孝在现代社会能发挥出什么样的作用和功能,能给社会发展带来什么好处?

第四,慈孝伦理的平等互动。在现代孝道实践中,我们倡导平等的亲子关系,既要讲孝,又要讲慈,这种良性互动与现代精神相符合,有利于和谐的亲子关系的建立。

一、何谓孝?

记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一首来自台湾的通俗歌曲令大家广为传唱,叫《酒干倘卖无》。这首歌的歌词里说:“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没有你哪有我/假如你不曾养育我/给我温暖的生活/假如你不曾保护我/我的命运将会是什么/是你抚养我长大/陪我说第一句话/是你给我一个家/让我与你共同拥有它。”这首歌的歌词跟荀子讲的“三本学说”意思非常相近。

追溯到孝的起源,首先人会问一个问题,你从哪里来?你的生命是谁给你的?我们知道是父母赋予了我们生命。那父母又是从哪里来的?是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生的。一直追溯下去就会追溯到我们的祖先那里。儒家有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荀子,他在《礼论》里说过这样一句话:“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这段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在儒家思想文化中,天地、君师、亲祖是文明的三个根源。宋代以后,这种思想逐渐演变出敬奉天地君亲师牌位的传统,成了一个民间的信仰。这种对祖先的敬仰培养了中国古人的敬畏感和感恩之心,孝道的第一层含义“尊祖敬宗”便由此产生。

早在周代以前,中国古人就由对生命和祖先的崇拜产生了尊祖敬宗的孝道意识。什么叫尊祖敬宗?就是要尊重祖先,敬重家族的长辈。过去,每个大家族一般都有一位活在现世的辈分高的长辈来主事,称为宗子或宗主。以《红楼梦》为例,贾家的宗主就是贾母。

尊祖敬宗的意识激发了人们报本反初的生命意识、敬畏意识和感恩意识。中国人为什么把孝看得这么重?因为在中国人看来,如果一个人连生养自己的父母亲祖都不尊重,都不感恩,那这个人就没有一点道德根基了。我们为什么要祭祀祖先,给祖先上坟?这就是尊祖敬宗意识的具体表现。过去我们相信祖宗神会庇佑我们,现在我们表达对祖先的追思和感激,这种生活方式和传统自古以来就没有变过,直到今天,每到清明、年关,还是有很多人会去给祖先上坟。

由每家每户都尊重自己的祖先,我们可以升华到尊敬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那就是炎黄。我们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现在在陕西桥山,每年都会举办祭黄大典。

孝的第二层含义是“善事父母”。现代家庭主要是由父母亲和一到两个小孩组成的核心家庭,“善事父母”似乎成为了现代社会孝的主要含义。事实上在古代中国,几代人共同生活在一起,家庭规模较大,尊祖敬宗与善事父母这两种孝道要求是并存并重的。战国以后,由于战乱影响,家庭规模变小,孝道中善事父母的含义开始逐步凸显出来。汉代许慎更在《说文解字》中直接把“孝”定义为善事父母。我们观察“孝”这个字,上面是部首“老”,下面是“子”,子支撑着老,同样也体现了孝道中善事父母的含义。

孝的第三层含义是“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孟子》里有一句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果不生育子女,整个家族的血脉就断了,所以在传统中国,对父母亲祖尽孝必须要生育子女。在中国古人看来,不孝有三种表现,“无后”是其中最严重的一种。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一个公民只要不犯法,其他事情都可以被允许,是否生育子女就成了一个自由的选择。有些夫妻不愿意生育,采用“丁克”家庭的模式,只结婚不生小孩。孝的传承要与时俱进,我们要接纳丁克家庭的存在,因为这是他人自由选择的结果。不过现实生活中,丁克家庭毕竟还是少数,在大部分中国人的朴素观念里,结婚生子不仅是对亲祖行孝,也是为了享受天伦之乐,与此同时,小孩也会成为联结夫妻双方的情感纽带。

前面我们讲了孝的三层含义,事实上,孝道的三层含义安排了我们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尊祖敬宗”是对过去的回溯;“善事父母”指的是现在;“生儿育女,延续后代”则是面对未来。孝道之所以在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它把天地、祖宗、父母、自己、子孙,过去、现在和未来贯通连接了起来。我们中国人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在有些学者看来,孝就像是我们的人文宗教,它安顿了我们的心灵,使我们远离恐慌。比如说一般老人为什么喜欢孙子呢?有了孙子以后他就不怕死了,因为他的生命在孙子的身上得到了延续。

二、中华传统文化对孝的实践有哪些规范和要求?

孝是一种美德,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对个体成员践行伦理义务的规范和要求。在古人看来,尽孝应该怎么去做?需要遵守哪些规范呢?

中国古代的伦理规范很多、很细,对现在的人来说可能比较繁杂,不易记忆,所以在讲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会把它概括一下,提炼出孝的伦理精神实质。这样一来,如果大家记不清规范,还可以用孝的伦理精神实质来指导孝的实践。

(一)孝道具体的道德规范

首先我们来看规范。孝道规范是一个体系,在儒家经典文献文本里,关于孝道的论述有很多,为了帮助大家系统化地了解,我将它们分为两大类,一个是基本规范,另一个是衍生规范。基本规范是从孝的本意,也就是从亲子关系和伦理义务的角度看,该怎样对待父母亲祖。衍生规范是什么意思呢?在中国古代,孝是最重要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于是就出现了把一切都看成孝的泛孝主义,由孝的基本精神里衍生出了诸如守身、忠君、尊老等衍生规范。比如守身,本意是对自己生命安全的维护,从精神层面可以理解为加强自身修养,这本来是个人的事情,但在中国古代,守不守身,能不能确保自身安全,也是一个孝道问题。再比如忠君,它本来是一个政治问题,为什么忠君也是孝的衍生规范呢?忠和孝是中国古代两个最主要的德目,古人讲究在家孝亲,在朝忠君,孝是忠的基础,“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所以就把忠君当成了孝的一个衍生。另外还有尊老,尊老其实是社会道德,我们常说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成为孝道的衍生规范有一个推演转换的过程,我们的父母亲祖也是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爱敬自己的长辈亲祖,更要把这种精神推扩到全社会,爱敬所有的老人,关爱所有的儿童。

现在我们先讲基本规范。基本规范可分为“事生”和“事死”两大方面。

“事生”是说怎样对待健在的父母亲人,可分为三层:养亲与敬亲、居常与侍疾、顺亲与谏亲,涉及到的伦理要求都非常具体。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三者是总属关系,“事生”最根本的孝道伦理规范就是养亲和敬亲,余下的两条居常与侍疾、顺亲与谏亲都可以看作养亲与敬亲的具体体现。

在儒家的孝道理论中,“事生”是大事,“事死”更是大事。子曰:“生,事之以礼;死“百善孝为先”这句话说明孝在传统美德中是首德,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父母亲祖去世了,该怎么样去对待他呢?要把他安葬好,还要及时、时时祭奠,这是一个人应该行的孝道。另外,“事死”还有一个比较抽象的伦理规范,就是继志述事,指继承先祖遗志,进一步发展他的事业,这也是根据孝道的精神提炼出来的。

养亲和敬亲是孝道最根本的义务,这个道理通俗易懂。古代中国是农耕自然经济,生产生存主要依靠人力。人都会有一个从少年到老年,从身体壮实、体力充沛到年老体衰、丧失生产能力的过程,所以老百姓都知道要“积谷防饥,养儿防老”。那时候父辈养育儿子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防老。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养育孩子,当父辈没有劳动、生存能力,甚至得了病,连自我照料都不行了,就要依靠儿子了,要是没有儿子,那就没人管了。到了现代社会,这种生命传递,代际之间的互养关系仍是如此,它维护了双方的生存权。当我们小的时候,父母养育我们,从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一直到长大成人。试想,如果没有父母的生养和教育,一个人怎么会由那么小的婴儿成长为一个健康又富有学识的成人呢?所以我们说“养儿防老”这个道理很简单,就像“积谷防饥”一样。

《孝经·庶人章》里讲养亲时提到:“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庶人”在中国古代狭义指农民,广义可以指市民及所有的老百姓。也就是说作为普通老百姓,你要懂得利用天时地利,好好投入农业生产,为家里屯下粮食,另外还要提高自身修养,对物质财富要有节俭的概念,这样才能养父母。由此可见,古人规定的赡养父母方面的伦理义务是非常具体的。总体说来,养父母要从出钱、出力,保障父母的衣食住行这些方面入手,让他们过上很好的生活。比如过去很多的父母都是农民,没有退休金之类的,如果你有孝心的话,就要给他们打钱,关心他们的吃穿用度,尽可能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

我们举一些反例,通过反省不孝的做法反证出养父母的正确做法。《孟子·离娄》下篇说:“世俗所谓不孝者五。”孟子曾经列举了五种不孝的行为。一是“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就是说这个人很懒,前面我们说要好好地生产,可是他偏偏犯懒,不干农活,没打下粮食,那父母吃什么?当然从广义上也可以指现在有些人不出去工作,不挣钱,什么事都不做。甚至有的人大学毕业了,研究生毕业了,还不出去找工作,待在家里啃老。二是“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就是说他不光不好好干活,还好吃懒做,耽于不良嗜好,沉迷下棋、喝酒,这都是很不好的。三是“好货财,私妻子”,中国古代孝道规定不能“别籍异财”,指的是祖父母、父母尚在时不能另立户籍, 分异财产。也就是说你不能给自己搞个小钱柜,或者光对自己的媳妇好,把钱藏起来不给父母花,这种行为是不孝的。四是“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如果子女在外面花天酒地、吃喝玩乐,就会给父母带来耻辱。这里的“戮”不一定指杀戮,主要是丢人的意思。五是“好勇斗狠,以危父母”,指子女总爱在外面惹事生非,给父母带来麻烦,甚至使父母陷入危险的境地。这是孟子对不孝的一个论述。

养父母是最基本的义务,但是养而不敬也是不行的。父母是人,更是亲人,是长辈。人需要精神层面的满足,光是养,照顾到他们的口腹之欲,给他吃饱穿暖是不够的,还要敬。《论语·为政》中记载了孔子在回答子游问孝时说过的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孔子所处的时代,人们都认为孝就是赡养父母“百善孝为先”这句话说明孝在传统美德中是首德,但是单是养,犬马也能做到,一些动物也会养它的幼子,人如果光赡养而不敬父母,怎么跟动物区别开来呢?这段话凸显了“敬”在孝道中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去尊重父母?给父母吃的喝的,大部分人都能做到,但是有些人在面对父母的时候总是摆脸子,不能和颜悦色地对待他们,这说明你对他们的感情不够深。《礼记·祭义》里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父母是你最亲近的人,又是长辈,所以我们要尊重他们,不仅要听话,还要对他们和颜悦色。现在有一小部分人一跟父亲说话就生猛冷峻,丝毫没有对父母的尊敬、爱戴,这种态度会让长辈非常伤心,所以养亲与敬亲同样关键,是最重要的一个伦理义务。

养亲和敬亲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具体体现,就是我们刚刚讲的“事生”的第二层意思——居常与侍疾。

《礼记•曲礼上》记载:“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冬温而夏凊”是说冬天要让父母及亲人住暖、穿暖,夏天要让他们感到凉快、清爽。“昏定而晨省”是说到了晚上,要先照顾爸爸妈妈入睡,之后自己才能睡;早晨起床之后,要向父母请安。过去,不管是在皇家还是民间,这都是我们中国人长期遵循的基本礼仪。《礼记•曲礼上》里还说:“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恒言不称老。”这些都是对父母表达尊重和敬意的一些具体的日常行为规范。“出必告,反必面”,出门和回来的时候都要跟父母打个招呼。现在我们国家有些小孩在这点上做得不够好,而在一些东南亚国家,比如韩国、日本,这些礼节性的东西反而被继承得很好。“所游必有常”,不管出去做什么都要持之以恒,不能干坏事。“所习必有业”,要有一个正当的职业。“恒言不称老”,父母健在时,不能说自己已经老了。这都是中国古代对履行孝道的规定。

《二十四孝故事》里有一则故事叫汉文帝亲尝汤药,是皇帝行孝的著名典范,讲的是汉文帝贵为皇帝,对自己的母亲孝敬有加的事。汉文帝的母亲生病了,用的汤药汉文帝都要亲自尝过之后才给她吃。母亲病了三年,他从来都是“目不交睫,衣不解带”,很少脱了衣服去睡觉,经常侍奉在侧。此外,在中国古代民间也流传着非三代名医开的药不能给父母用,要自己先尝的说法。生老病死是人生四苦,有句话叫“久病床前无孝子”,因为父母久病,对子女来说要履行非常具体的伦理要求就需要经受一定的考验,所以有时候得了病以后父母才能看出子女是否是真的孝顺。

“事生”的最后一点要求是顺亲与谏亲。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这句话强调了“得乎亲”“顺乎亲”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人连家庭关系都搞不好,在家不受父母待见,那怎么能尽好为人子的责任?在社会上又怎么能做好事呢?我们中国人经常把“孝”和“顺”连在一起用,所谓孝,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要听父母的话,孝顺孝顺,就是顺从。如果总是忤逆传承孝道家风故事,父母说东,你说西,跟他们对着干,那就是逆子。老人都是爱子女的,他们的人生经验也比子女丰富,所以在某些问题上要尽量尊重老人的意见。反之,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老年人和年轻人在获取信息、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上有所不同,当双方发生冲突,并可以证明是父母错了的时候要怎么办呢?我们可以“谏亲”。儒家在这点上还是比较民主的,它并没有说让子女绝对地、愚昧地去服从父母,儒家经典文献中对亲子关系的叙述大多是比较客观的。以《孝经》里谏诤章中的句子为例:“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也就是说在一个家庭里,父亲有一个能够给他提意见的儿子,就不会陷于不义。这段话强调了谏诤的价值和重要性。

对父母的谏诤要讲究方法,因为他们毕竟是长辈,如果方法不对,他们非但听不进去还会觉得有损尊严和面子。用《礼记·坊记》中的话说,就是要做到“微谏不倦,劳而不怨,从命不忿”。可能一个道理我们多次跟父母说都说不清楚,他们也不听我们的,但是不管说多少次,我们的态度都要好,这才是真正的孝。在现代社会来看,“谏亲”在倡导亲子关系的平等方面很有好处。

“百善孝为先”这句话说明孝在传统美德中是首德

前面讲的三条都是“事生”,接下来我们说“事死”,对待去世了的父母亲祖,首先要搞好丧葬与祭亲,其次是要继志述事。

儒家经典《礼记》里关于丧事的文章有十几篇,其中为人所熟知的可能只有《大学》《中庸》两篇。在中国古人看来,事生是大事,事死更是大事。为什么要把父母的丧事办好?上古社会,人死了之后都被丢到野外,大家看到父母亲祖的尸身被野兽撕咬分食感到于心不忍。人类文明发展以后,大家开始觉得这样做特别不仁道,不能这样对待自己的亲祖,总要把他们的遗体掩埋起来,所以人去世了以后要入土为安。按照儒家的说法,还要守孝三年。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慎终”就是把人的丧事办理妥当,“追远”就是祭祀、祭亲,时常感念亲祖的恩德,这样的孝道实践可以使“民德归厚”。儒家认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孝道产生于祭礼,祭礼又具有“教诸侯之孝也”——教育大家什么是孝,如何尽孝的功能。另外,丧礼和祭礼还可以加强家族的团结。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越来越大,有时候亲人相聚一下也不容易,父母的丧事和去给父母上坟就成了兄弟姐妹聚在一起的由头传承孝道家风故事,所以一定要办好父母的葬礼。在中国古代,办丧事有一套严格的礼节规定和办法,虽然今天的丧礼越来越简约化,但是一般在民间,遗体火化后还要守一七(七天)、三七(二十一天),近期还总是要去祭奠一下。

丧亲与祭亲要遵守一种伦理精神,就是《论语·子张》中说的“祭思敬,丧思哀”。办丧事的时候我们要表达出适度的、必要的哀痛,这也是自然的亲情流露,亲祖去世,肯定是令人痛苦的事;祭奠的时候我们要怀着虔敬、敬仰、感恩的心情。

再来说继志述事。“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真正的孝子要继承父辈的遗志,发展父辈的事业,这种孝道意识很好地培育了中国人的历史意识。

《孝经》第十八章最后一句话说:“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终矣。”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把前面讲到的“事生”“事死”的六条规范都做到,那就算是履行了作为孝子的基本伦理义务。

衍生规范里我们前面提了三个方面:

第一,护身守身。这一点分为肉体和精神两个方面。从肉体层面来说,以孝道的传统观念来看,你的身体不是你自己的。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保护身体的完好是行孝的开始。我们说传宗接代是尽孝,那么保护自己生命的存在,本身也是一种孝道。中国人讲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人生的悲哀,你的身体健健康康的才好去给父母行孝,如果你不好好爱护身体,比如说伤残了,甚至没了,那谁管你的父母呢?它也有这样一层意思。

从精神层面来说,守身的意思更多。朱子注云:“守其身,使不陷于不义也;一失其身,则亏体辱亲,虽日用三牲之养,亦不足以为孝矣。”这就是说人要自重自爱,不能做坏事,一旦干了坏事,不仅损害你自身,还会辱及亲祖。要是你总在外面惹事,在社会上做坏事,比如你犯罪了,让父母担心,给父母及家族带来了很大的耻辱,那么就算你天天给他们吃猪牛羊肉供养他们,那也是不孝,这是从反面来说的。从正面来讲,《孝经·开宗明义章》提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一个人履行孝道终极的目标就是要积极做事,在社会上建功立业,令父母因你感到光荣,我们中国人的社会责任感就是这么产生的。你有没有出息不光是你个人人生发展的问题,它也关系到你的父母亲族。这是护身守身的意思。

第二,忠君爱国。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这是政治层面的内容。在中国古代传承孝道家风故事,从事政治的人不像现在这么多,为什么整个统治阶级都很重视孝?孝的内在精神跟政治里的一些原则道理是一样的。后面我们会讲到孝的精神实质:爱、敬、忠、顺。在家会孝亲,在单位就会听领导的,为自己的工作奉献一生,这个我们后面再细说。在家孝亲,在朝忠君,现在没有君可忠,但是我们可以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单位,好好做人做事,这其实也是从孝道中推扩出来的一个含义。

第三,睦族尊老。中国人的家族观念中有九族的概念,原先指的是自高祖至玄孙的九个世代。这种大家族就像生命树一样,树大分杈,一般过了五代以后,旁系慢慢越来越多,血亲的性质就慢慢疏远了,但是我们同属一个本家,可能还住在一个村,因此我们这个家族还要保持和谐。所以你不光要尊重自己亲生的父母亲祖,还要尊重本家的长辈,这是睦族的意思。

由这个道理推扩出来,在中国古代,一个村可能是一两个姓,所以尊老跟尊敬家族内的所有老人有时候就重合了。现代社会是一个地缘社会,我们要把这个精神扩展开来,在全社会形成尊老爱幼的文明风尚。为什么要尊老?为什么要爱幼?大家都知道,孩子需要保护,他还没有成长为一个大人,生命力比较弱;老人的生命力衰弱了,所以我们要给他关爱、照顾。比如公交车让座的问题。现在一些年轻人觉得我凭什么要给老人让座?公共交通是一个公共产品,按道理说每个付了费的人都有坐的权利,先到可以先坐。从我们现在的法权概念来说,不让座有错吗?没有。但是尊老爱幼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人都有老的时候,年轻人体力好,站一会儿没什么;老人体力弱,到了六七十岁,七八十岁,就站不住了,你让他坐一会儿,这是道德领域的事。反过来说,有些年轻人的道德素质不是那么高,他只维护了自己的法律权利,老人也不能强迫他让座。人家给你让了,你感谢人家;人家没有给你让,你也就算了。我相信现在大部分的年轻人还是会让的,因为他家里也有老人。但是我们也不能强迫,有些老人为了座位做出一些不太好的举动,甚至失去了老人的尊严。

以上是我们对孝道具体的道德规范的讲述。这个内容比较多,不便记忆,因此我们进一步把它的伦理精神做了一个概括。大家只要把孝道的几个伦理精神牢牢掌握了,即使没有具体的规范也能做得比较好。

本文由某某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xinguoxue.cn/daojiasixiang/792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