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佛家思想 > 佛家文化

朱岩:“轴心时代”的理论是什么?

朱岩:“轴心时代”的理论是什么?

朱岩:“轴心时代”的理论是什么?

朱岩老师

我们在传统文化前面,特别加上“优秀”两个字,这很重要。

传统文化,包括了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地方文化。只要能够传承下来的,有传承系统的,都叫传统文化。而优秀传统文化,指的是以儒、释、道为中心的这套文化体系。

我们知道中国的儒家文化,三千年也好,五千年也罢,有太多的内容。从孔子这个时期看,之前还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孔子之后,至今又是两千多年,孔子实际上处在这个承前启后的中间时期。西方有“轴心时代”的说法,他们认为,公元前四至六世纪,东、西方已知的文明地区,都出现了高度文明的状态,出现了很多有份量的人物,叫大家也好,叫先知也好,叫圣贤也好。这个时期,中国正好处于春秋到战国的时期,有诸子百家,特别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此外,名家、墨家等等,还有慢慢演变成的法家。此时,印度次大陆,也出现了释迦牟尼、大雄等人各种流派的思想家。同时,西方出现了如亚里士多德、色诺芬尼等人。西方学者认为这就是轴心时代。是人类发展史上具有突破性的时代。这个时代世界上出现很多顶级的思想家,这些思想家沉淀下来的东西,一直到现在都主导或影响着着人们。那个时代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之前没有突发性的思想者集中出现,后面也没有建设性的思想家出现,基本上是顺着这个脉络一直延续下来,这就是所谓“轴心时代”的理论。源自这个“轴心时代的”的思想成果,也一直在中国传承着,那就是儒、道两家。

传统文化也有一个问题,就是时代性的问题。包括孔子谈到的一些问题,也有时代性的问题,我们不否认。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状态?需要我们关注。近几年,我们一直在说一句话: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其实,这句话百年前就有人说过。那时,有很多有识之士提出要“睁眼看世界”,现在我们睁开了,眼睛里都是世界了,可是,慢慢把我们自己的传统忘记了。

现在,我们有复兴传统文化的共识,但传统文化到底是什么?我们把这个当做什么来学?是当做技术还是职业?

朱岩:“轴心时代”的理论是什么?

儒、释、道这个文化体系佛家学说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它的主要目标不是创立一门学问,或学术。而是为了承担社会责任,那就是“立人”。其实,儒、释、道三家都有类似所谓宗旨。如果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和我们的生活发生关系,而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复兴,那可能就变成“国学广场舞,文化义和团”,只是一张与我们人生不相干的“皮”。要和生命发生关系,必然先要和生活发生关系,和生活发生关系,就首转化成一种生活方式,这就是教化的作用,由外化转为内化。如果没有起到内化的作用,我们无非只是多学了一门叫“国学”的功课。“国学”以前是没有的,是在近现在语境下创造出的一个无奈的新名词,因为,西学体系已经成为我们的主流文化,我们已经快要把传统忘记了,所以不得不加上个“国”字,以提醒国人。

朱岩:“轴心时代”的理论是什么?

什么是文化的皮?比如说,穿着汉服到处走秀,很多人觉得这个形式很好,认为这就是传统文化的样子,这就是中国文化。实际上,它和我们的精神并不发生关系。哪怕它制作的再类同古装,但从文化心理的层面看,实际上只是带有古典元素的“时装”而已,你穿着它,跟你是否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本身,并没有直接关系。

当今,你穿什么衣服并不重要了。30年前,春节联欢晚会上,破天荒地请了香港歌手,张明敏的一首《我的中国心》曾经震撼全国,歌词里唱道:“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曾令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他内心的民族认同感,外面穿着什么衣不重要,主要是内心。

如果传统文化不能内化为我们的精神,那么,学什么都是一样的,你今天学钢琴、明天学古琴,后天再学小号、长笛、电吉他,这种学,从本质上讲没有任何区别,只是当做一种乐器在学,当做一门艺术在学。这并不是我们所希求的东西。

大众有大众文化,精英有精英的文化。我们国家自古是讲精英政治,或精英治理的,官员是选举出来的,通过科举考试,中国有公认的世界上最早的选举制度。中国传统的精英政治,与西方古代的贵族政治截然不同,所以是不一样的。在古代,特别是儒家,注重针对精英的教育,我们知道一个统治集团,从皇帝开始就必须受到精英教育,各级官员同样如此,然后,才能影响整个国家。因此,孔子这套学说,是针对精英的教育,虽然对一般人也有作用,主要是要求精英的,为他们未来参与政治、治理国家提供思想与道德储备。

文革时期,很多人攻击儒家针对妇女的“三纲五常”是对女性的歧视。但是,儒家对男人的要求其实更高,乃至到了苛刻的程度,因为精英教育是培养君子、圣贤,乃至完人的,这可以在《三礼》等教育中感受到,我们看得浅薄,就会理解得浅薄。

昨天有同学提出,为什么孔子说女子与小人难养?我们不能以现在的眼光看待经典,在古代,女子的地位卑微,人格是不健全的,他们从生活到思想们都不得不附庸于男人,小人也有类似问题,和君子之间也有附庸关系。所以,有时代的问题,不能用今天的立场,去理解经典所表述的那个时代的情况。今天,我还在跟范老师聊这个问题,当今,性别倒置了,男人像女人,女人像男人,换句话说,生理上是男人,心理上是女人,所以,“小鲜肉”、“娘娘腔”便因运而生,同时,女人则向相反的方向转化。现在,媒体、新闻中,这样的“倒错”比比皆是,层出不穷,所以也就见怪不怪了。

这是时代的问题,最重要的,我们要看精神内核和精神实质。把精英教育做好,这才是我们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在当今时代所面临的课题。

肖群忠老师

尊敬的主持人朱老师、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围绕今天的主题我大概讲四层意思:

第一,先从诠释概念说起,我们夏令营有两个关键词,国学和传统文化。那么,如何理解这两个概念及其异同?

朱岩:“轴心时代”的理论是什么?

国学,古代没有面临西学冲击的时候没有这个问题,“国学”概念正是在20世纪面临西方文化冲击下才产生的。狭义的理解国学,就是纯粹的中国的学问,主要包括文史哲。传统文化,范围就大一些,像京剧昆曲古琴,这可能叫国艺,但“传统文化”显然是可以包进来的。“国学”的主体可能是少数专业学者,而说到文化,每个人都是文化的主体,我们每个人都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享受者。

朱岩:“轴心时代”的理论是什么?

第二个问题,国学和西学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在我看来西学的根本宗旨是学知识,对外部世界采取认知的态度,以获得客观性、真理性的认识和知识;中国学问最根本的是学做人。当然我们不要把这两个东西绝对对立起来,但我们当前要强调国学与传统文化的学做人的特质。学做人,解决人生的问题。“学”这个字义,院长也从佛学角度做了诠释。我是这样理解的:学:觉、效、行也,内在的自觉,效是上行下效,师生关系是从游的关系。从教育心理学来说,小学生基本的学习方式是模仿,必须落实到行动。

朱岩:“轴心时代”的理论是什么?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第三个问题是讲传统文化如何落实,从个体和社会两个方面加以分析:从个体角度来看,概括起来讲可用《论语》首句话加以概括:“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们现在国学教育断裂,很多人都不了解这个国学的基本经典、观念和价值观,我们现在学习的条件实在太好了,先要学起来,这次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来到这里,开启了自己的国学学习之途,这是挺好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比如,这次你们这个班每次活动前的整队、拜孔夫子就是很好的习礼活动。有志愿者举牌子,点你名字,你好意思不来吗?大概十年前,我们人大中文系,来了韩国的一位博士后美女,我的师弟介绍她来拜访见我这个教授时,给我鞠躬是这样的(示范90度鞠躬)。我们每次讲学前,先给孔夫子行礼,我们必须在实践中强化这个东西,所以是学和习的统一。

从社会的角度来说,二十世纪以来,儒学失去了体制化的支持。不管是教育还是其它都是如此,因此,民间书院推动儒学复兴自然功不可没,但力量比较强大的还是体制,所以我倡导国学一定要进学校、进课堂。习主席今年三月武夷山讲话: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有今天的中国特色和中国道路,对传统文化的高度肯定无以伦比,可是从相关部门的落实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当然抓落实不仅有官方,也有社会层面,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民间自己多努力。有时候民间会反过来推动官方。

最后一个问题是生活化,所谓落实肯定是要落实到我们自己和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去。儒家学说是为己之学、是做人与境界之学,因此它会指导我们的修行与交往,“德润身,心广体胖”,从而安身立命。促进人际交往和社会和谐。

朱岩:“轴心时代”的理论是什么?

范必萱老师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行拱手礼):

我很多年没参加考试了,今天我是来参加考试的,有点忐忑。英子老师之前把这个题目发给我的时候,我感到题目很大,担心十五分钟回答不了。但仔细想想,江南书院这个题目出得很好,因为它结合实际。“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落实”,首先要思考优秀传统文化是什么?我的理解,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是传道、授业、解惑三个方面。

传道,包括唤醒和启迪的内容。唤醒什么呢?要唤醒的是我们沉睡的灵魂、唤醒我们沉睡的良知。在传道的过程当中,首先要明白什么是“道”?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我认为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要使受教育者体悟“天人合一”的奥义,懂得“天、地、人”之间的关系,保持一颗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之心;要懂得感恩,感谢天地化生万物、滋养生灵的“生生之德”;感恩圣贤之教延续了我华夏民族的文化命脉;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生命中一切有缘的人。

朱岩:“轴心时代”的理论是什么?

当沉睡的灵魂和良知被唤醒之后,对外界的认知能力不断提升,逐步完成生命觉悟的过程:从自发到自觉,从自觉到自律,从自觉到自在。儒家强调修身之学,生命的成长,心灵的豁达,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完成这么一个生命觉悟的过程,我们需要圣贤的教化和智慧。教育的第二个功能是启迪,启迪就是开启我们的智慧。聪明不是智慧,聪明和智慧不在同一层面。如何开启智慧?我们要读圣贤的书,经典是经过几千年历史检验的常理、常道,经典可以为我们指明人生的方向。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旨是培养有道德、有才能的君子,培养君子的家国情怀,培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气概。诚如横渠先生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 这个立心,不是立小我之心,而是立仁者的仁心。蒋庆先生说过一句话:“圣人入世,以情不以理。” 当年孔子不忍看到中国文化礼崩乐坏,释迦牟尼佛不忍看到人世间生老病死的痛苦,创建了儒家、佛家的文化。我们要培养仁者的情怀,培养仁者之心。那么,优秀传统文化怎么落到实处呢?落实传统文化的方法很多,我认为书院的功能不可忽略。官学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虽然这也需要,但是只注重知识技能的教授有一个弊端,会导致学生“识知不识自”。而书院注重理想人格的培养,在这方面,是对官学的一个补充。在书院,师生在“同契生活”中体道悟道,接受圣贤思想的教育,接受礼乐文化的熏陶,这就是涵泳。个人的学养在涵泳中得到提升。所以,书院是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载体,是中国文化的守护者,也是修行者的道场、是士君子的摇篮。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有两个“相结合”比较可行朱岩:“轴心时代”的理论是什么?,也就是:自修与共修相结合,修学与做事相结合。年轻人一定要培养“事上磨”的功夫,要践行“知行合一”的理念,阳明先生说:知而不行,不是真知。

张利民老师

老师们吉祥,同学们吉祥!

请小廖把昨天的那幅画打开一下,我从1997年起在川大宗教所跟陈兵教授学习,打算考宗教学博士,后来南怀瑾先生的基金会找到我,让我出来做全国读经推广工作,经历了洱海一行的问答了解,到了上海面见南先生,南先生说我可以做成这件事。大概是从1997年的夏天开始,到现在做了二十多年了。从刚开始推广读经活动到现在的全过程,可以说我都亲身经历了。

朱岩:“轴心时代”的理论是什么?

昨天我来的时候看到这么一幅画,今天我想说的一切可能都在这幅画中了。其实教育就是一种生命的觉醒,包括知识和技能也是这样,真正的教育是传道授业解惑。

我有道家的背景,我来的时候看到这幅画,我打坐看了半天,很有感触,一个人撑着小船在河流里漂,可以看出这是一条无尽的长河,如果说是欣赏两岸的风景,那么欣赏好的风景就需要好的心境。在遇到风雨时,可能所有不好的心境也就出来,而这些好的心境是在不好的心境之后出现的,但这并不是我们生命的全部。因为在这幅画中还有一朵莲花,我们在经历喜悦或痛苦的时候,总会有莲花开,我们的生命在经历好与不好、喜悦或悲伤时,总有一点让我们的心灵觉悟。我们走在人生的旅途当中,如沙漠中的一个旅人,一直在无尽的森林中发现迷茫的自我,旅在当下,莲花会开。莲花开放以后,我们的心境便有了顿悟,在精神上展翅飞翔,忽然你的精神就化成了鹤,飞向太阳,太阳象征着希望。我们要把生命的全部融入到风景中,飞奔光明。

朱岩:“轴心时代”的理论是什么?

朱岩:“轴心时代”的理论是什么?

那为什么要奔向太阳呢?因为太阳能普照万物,它代表着生生的根源,太阳代表生生不息的力量起点。这个世界上所有生命皆来自于太阳的能量,我们生活在太阳和月亮组成的小宇宙中,这个小宇宙中的一切皆靠太阳而生,我们每个人吃的粮食,小麦,茶叶等,我们吃的是生发力量,是太阳输送的,所以我们要奔向太阳,奔向我们生命的泉源。我们是旅人,我们一直在旅途中寻找归宿。对于这种人生历程,就像道家所说的任督二脉,太阳的能量生养了地球的万物,又通过任督二脉通顺了人生的所有生生之源。

佛家讲一个太阳的世界是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叫做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组成大千世界,佛教说宇宙有三千大千世界,宇宙再无穷,对我们也就是从太阳出发。

朱岩:“轴心时代”的理论是什么?

其实从我们传统文化教育中不难看出这一点,我们传统的教育开头读的就是盘古开天地,在开天地之前是一片混沌,天地开启的刹那,七窍开了,清者上升为天,浊者下降到地。但在我们的教育中,不从世界的本源开始,而是从知识开始,我们的创世纪是讲天地是我们的父母,到日月再到我们的身体,这种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育就存在一定的问题,就是把创世纪的信仰丢了。

朱岩:“轴心时代”的理论是什么?

朱岩:“轴心时代”的理论是什么?

倪燕萍老师

接下来,我们想分享传统文化的落实。我分享几点,第一、传统文化落实是需要时间的。你们不要着急,人生怎么走,这还是要时间来思考的。我们接触到传统文化以后要从心而发的去接受它,不要形式主义,不要拉大旗、做虎皮的表面文章,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一定是由心而发、内化的东西朱岩:“轴心时代”的理论是什么?,最大的改变是你自身的思维方式的转变。所以,传统文化落实到生活中的入门首先要拒绝这种表面的东西。第二、你在接受传统文化的时候,它的落实和转化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期间你们有可能会有很多困惑,但是我们好的老师,好的经典会在你的心中点亮一盏明灯。茶文化也是我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像我们做茶,它的入门很简单很基础——入茶、倒水、出汤、喝茶。这个过程是从一片叶子开始,我们从形式、内容继而转化为内心的东西,一开始我们是从技能上的学习吸收,慢慢的内心开始变化,最后是生活方式发生转变,这就有一个转变的过程。第三、传统文化关乎情怀。情怀和你的出生、社会地位、金钱等关系不大,你的情怀和你的认知是有非常大的关系,学习传统文化以后,应该重视自身的改变,力求自身的改变,继而去影响家人、朋友。刚刚范老师也说:“在事上磨,不管碰到什么事情,都需要磨”,今天看大家都是面和心善,确实相由心生。在学习的路上会出现各种各样阻扰你的东西,但情怀会让你努力坚持。希望大家的人生都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做最好的自己。

朱岩:“轴心时代”的理论是什么?

朱岩:“轴心时代”的理论是什么?

项菊萍老师

刚刚燕萍讲了我们的相识我们的友谊,在来这里的路上,别人问我们:“你们怎么长的这么像?”我回答说:“如果我们是两片茶的话,我们藏储环境是差不多的,我们所呈现的你们感觉比较相近。”确实我们是遵从自己的内心,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一路走来有很多的取舍,自己的内心主动有这些需求,还有朱老师这样的明师给我们的引导,从09年开始接触茶艺这一块内容,非常单纯的喜欢,现在想来当时的喜欢还是很粗糙的,在慢慢的浸泡中,现在能有这样比较细腻的感觉,这样细腻的感觉是通过读经典、明师的引领和自己的感悟,慢慢形成的。

朱岩:“轴心时代”的理论是什么?

现在让我不开心的事情挺少的,上次跟一个朋友说,好像连不开心的时间都没有,因为自己喜好的东西能丰富自己,自我调整、处理情绪的能力不断加强。平时我也比较喜欢在具体的事物当中去感受:泡茶是我日常接待及生活方式中非常平常的事情,有一次在泡绿茶的时候,看着茶叶久久不沉淀,那时候我想到了文化的浸泡,成就一杯色香味俱全的茶是需要时间的浸泡,需要时间慢慢去沉淀的,茶如人生,人生如茶,一杯醇厚的茶汤需要有丰富的内含物,需要茶树扎根于土壤汲取营养,因此一个人的学习也要扎根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学习的过程是不断积累的,不停的有学习的发心,不选择不利于自己成长的土壤。茶叶落入水中改变了水的味道,茶汤的内容有很多,有茶多酚、茶氨酸、咖啡碱、各种花香类物质,如果都各自为政的话,我们喝到茶汤都是非常单一的,简单的,不是有趣的,滋味是不丰富的,所以我们应该呈现一种融合的修养。在泡茶的时候也会遇到串味、霉变的茶,这是受保存环境的影响,所以这个时候我在想,要做干净的茶佛家学说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做人做学问也一样,亲近善知识是必要的,不被是是非非去左右,这样人生的一杯茶应该是清香的。

朱岩:“轴心时代”的理论是什么?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今天中午我在插花的时候,我想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个“乐”是由内生发的喜悦之情,所以这种呈现是非常美好的,在修枝剪叶的过程中,也感受着取舍,如果没有取舍,插花作品可能没有这么干净利落,错落有致,因此日常生活中,在和茶、花对话的过程当中我往往有些感悟,然后指导生活,慢慢让自己沉淀下来。

答疑环节

朱岩:“轴心时代”的理论是什么?

问1:现在女性在婚姻中如何取舍?如何协调,如何择偶?

范必萱老师

著名民间学者

朱岩:“轴心时代”的理论是什么?

这是一个现实问题,不只是女性关注,男性也很关注。从人类发展的历史看,母系社会被父系社会所取代,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必然。中国文化讲“阴阳和合”,家庭关系中的夫妇之道不仅是“情合”,还应当有“义合”。儒家讲“男女有别,各正其位”,这个观念与西方女权主义“二元对立”的观念不同。我们讲“男女平等”,是法律意义上和人格意义上的平等,男女在生理上的差异导致体力上的差异。如果男女都一样,就不存在女性解放的问题了。曾经有一部电影叫《李双双》,提倡男人在家做家务、看孩子,女人下地干农活,相对来说,是女性身体的间接摧残。现在的审美标准有阴阳错位的现象,男孩推崇“小鲜肉”,女孩推崇“女汉子”。这样的价值取向,只会导致男孩缺乏阳刚之气,缺乏责任感,缺乏担当精神;女孩却少了阴柔之美,忘记了自身的自然属性。女性应该把这种自然属性保存下来。过去生产力落后,女性无法走出家门,这是世界普遍性问题。现在女性参加社会活动,在社会舞台上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不要忘记自己的自然属性,记住自己做女儿、做妻子、做母亲的天然职责。女性素质提高很重要,不仅关系到一个家庭、一个家族,也关系到咱们这个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一百多年前,辜鸿铭先生说女性是家庭的“保护神”,是民族之花、国家之花。女性自己要做女君子。要学会知己识人,择偶时你就懂得如何去识别君子,选择君子。

山居闲人

朱岩:“轴心时代”的理论是什么?

人生有几个关键的点,走对了就一生平安,四步走对了就很轻松佛家学说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没走对就麻烦。第一阶段是学习,尽天分学习;第二阶段是走出学校要工作,养活自己;第三阶段是择偶,只要价值观相同,能互相沟通就好;第四阶段是要找一份事业,有内心的乐趣、追求。

朱岩:“轴心时代”的理论是什么?

问2:面对苦难如何保持初心?

张利民老师

海印蒙学教育创始人

朱岩:“轴心时代”的理论是什么?

道教对苦的理解,人生有先天八卦,后天八卦,苦你要去等待,等待甜,《太上感应篇》,道家讲的苦和儒家没什么两样。苦是磨砺你的道心的,《西游记》讲的历经磨难,苦是磨炼你的心肝脾肺肾,变化身心的过程,苦乐在佛教是逆增上缘,在道教是磨炼心性,你怕它它越来,你不怕也来,但可以修炼道心。

朱岩:“轴心时代”的理论是什么?

问3:如何理解中国的礼?

曹建墩老师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岩:“轴心时代”的理论是什么?

中国的礼是包罗万象的概念,基本涉及到各个方面,现在的礼仪是从西方过来的,社会良好的运行要靠礼。礼貌的貌是外在的表现,但要有内在的德和道。

朱岩:“轴心时代”的理论是什么?

问4:学习中如何面对儒释道?

张利民老师

海印蒙学教育创始人

朱岩:“轴心时代”的理论是什么?

文化大部分还是要从儒家开始学,小学是基本功,再到经学、史学,上古圣王传的道,师徒授受是私学,真正的教育是私学的传承,儒家传家的学问,上传古,下传后,是精神的传承。传家之学是正统中国文化。家里有传家之学,结婚生孩子要有传家指标,萧、何是大家族,有传家之学,国学真正到最后是传家学问。

道家需要根骨、悟性,思想上是老庄,还有炼丹,易经是打通儒道的。重要经典,周敦颐《太极图说》,文华的主干是《周易》。小学是敲门砖,你不懂易经的学问那不可能懂中国文化。小学,音韵训诂,宋儒是需要你有很高的智慧,宋儒不好讲,文不载道,那很难进入的。后来我就深究小学,文字的背后是易经的道理。

把《说文解字》啃一啃,不一定要拜师。敲门砖就是音韵、文字、训诂、进退之学,另外一个途径是看书目,我们对人世间的经史子集,都要看,四库全书的书目和小学是基本功。

朱岩:“轴心时代”的理论是什么?

END

朱岩:“轴心时代”的理论是什么?

江南书院

电话: -

(活动报名邮箱)

(志愿者邮箱)

本文由某某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xinguoxue.cn/fujiasixiang/456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