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民俗生活

“民俗学与当代社会”系列讲座第二讲“物质的民俗生活世界”

民俗学与当代社会”系列讲座第二讲“物质的民俗生活世界”

2021年9月16日下午,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民俗学专业主办的“民俗学与当代社会”系列学术沙龙第三季“民俗学经典理论与中国应用”系列讲座第二讲“物质的民俗生活世界”在北师大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特邀日本神奈川大学国际日本学部周星教授主讲,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萧放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岳永逸教授与谈,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朱霞教授、鞠熙副教授、贺少雅老师以及民俗学专业硕博研究生参与讲座和讨论。讲座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师生于线下课堂参与的同时,腾讯会议同步直播。

讲 座 摘 要

周星教授围绕“物质民俗与生活世界”主题展开讲座,他通过广泛梳理国内外关于物质民俗的既有研究成果,尤其是“民艺”“民具”“民俗文物”“民俗博物馆”等几个重要学术概念及其在中国民俗学界的应用,对中国民俗学科的物质民俗研究及整个学科体系的构建提出理论反思。

“民俗学与当代社会”系列讲座第二讲“物质的民俗生活世界”

周星教授首先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谈起。他指出,日常生活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纷乱而又复杂,其意义往往需要依托物质来表象,也即“物态象征”。以浙江省兰溪市姚村为例,常见于民居门窗上的太极、八卦、剪刀、对联、门斗等物化的、图案的、语文的符号,甚至包括整个聚落形态与空间格局,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被理解为民俗意义之世界的物态表象和体现。通过对这些物态象征的解读,有助于我们理解充满文化意义的世界。

接着周星教授对中国物质民俗研究进行了归纳和评述。在他看来,“物质民俗”是中国民俗学的重要学术范畴,但是相关学术讨论一直较为薄弱。可喜的是,近年来出现了不少可圈可点的著述社会生活民俗包括,例如季中扬主编的《农业民俗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蔡磊《劳作模式与村落共同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詹娜《农耕技术民俗的传承与变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朱霞《云南诺邓井盐的生产民俗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等等。

“民俗学与当代社会”系列讲座第二讲“物质的民俗生活世界”

随后,周星教授重点围绕“民艺”“民具”“民俗文物”“民俗博物馆”等概念展开阐释与辨析。“民艺”一词源于日本佛学哲学家柳宗悦《什么是民艺》一书。所谓民艺,亦即民器“民俗学与当代社会”系列讲座第二讲“物质的民俗生活世界”,是为民众日常使用的工艺品,作为实用的工艺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但是中国民俗学界的民艺研究偏重于强调其审美价值和研究导向,将民艺分为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为主体的八个类别,即祭祀类、娱教类、装饰类、游艺类、穿戴类、起居类、生产类、用品类,仅对最后两类予以了较多关注,对其他民艺的关注多停留在美感层面。这对当前国内大量民俗博物馆的内容展陈和研究方向产生了一定影响。

“民具”是与民俗学物质研究密切相关的另一重要概念。在日本,民具学研究大有人在,包括民具学之父涩泽敬三、宫本馨太郎、宫本常一、岩井宏实等。周星教授指出,不同于民艺运动“从民艺中发现美”,民具研究的目标不是发现民俗之美,而是要看老百姓如何审美。在中国的学术概念中,最接近所谓“民具”概念的可能是“民俗文物”一词,但“民俗文物”却并非从民俗学学科内部发展而来,而是从考古学“文物”一词派生出来。有关民俗文物的研究也多集中于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学者。尽管国内已有徐艺乙、岳永逸、孟凡行等民俗学者的研究积累,但这一概念却面临在考古学和民俗学中均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另外,中国的民俗志作品大都较少谈及物质文化,“民具志”作品较少,尚未形成专门的学术领域。

关于“民俗博物馆”,在周星教授看来,其出现意味着普通民具的价值开始被重视,也意味着民具流失出现危机。但现有的民俗博物馆存在很多问题,诸如展陈内容缺乏想象力,收藏品欠缺、单一和过于审美化,缺乏地方性等。对此,民俗学界应予以进一步关注。

最后,周星教授指出,综观中国的“物质文化研究”( ),考古学、文物研究、农具史、传统手工艺研究、民艺学、博物馆学等均有相当丰厚的积累,但民俗学的相关研究还存在一定的缺漏。他呼吁伴随着中国物质文明的更新换代,物质文化研究也需要有更宽广的视野,需要将民具学纳入进来。而且,中国民俗学者深度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于“非物质”的强调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对“物”的研究,这应该引起学界警惕。

二 、讨 论 摘 录

周星教授关于“物质民俗与生活世界”的相关概念的学术史梳理和延展讨论社会生活民俗包括,富有学理思考与启发性,引发了线上线下听众的思考和回应。

“民俗学与当代社会”系列讲座第二讲“物质的民俗生活世界”

“民俗学与当代社会”系列讲座第二讲“物质的民俗生活世界”

与谈人岳永逸教授认为,周星教授通过海量文献的介绍和梳理指出了中国民俗学如何形成关于“物”的研究的前景方向,并启发我们在当下如何进行带有中国民俗学特征的“物”的研究。他认为,我们在沿着前进的同时,也要重视这一既有的学科传统脉络,研究框架上要提出更符合本土逻辑的解释路径。岳永逸教授提出,我们对物的研究可以从近景、中景、远景三个维度展开:近景指物的自身,即其物质性;中景指物的人性,即人与物互动过程中赋予物的意义;远景则强调物的社会历史属性。

“民俗学与当代社会”系列讲座第二讲“物质的民俗生活世界”

最后,主持人萧放教授对讲座作了简要总结。他指出,周星教授对物的深入研究及学理讨论为民俗学科的物质研究和学科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向,其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物”和“非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释和廓清,具有启发意义。萧放教授指出,“物”之所以有意义“民俗学与当代社会”系列讲座第二讲“物质的民俗生活世界”,在于其与人之间产生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对物的不同理解。他强调,民俗学者参与非遗保护工作的显著意义在于,能够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被看见,与物质容易被看见被理解不同社会生活民俗包括,非物质的文化内涵如何凸显,需要民俗学者的介入和努力。“物”与“非物”的旨归实质是合一的,即我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挖掘。

公众号总指导:萧放

内容顾问:朱霞 鞠熙

指导教师:贺少雅

公众号主编:林 加

本文由某某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xinguoxue.cn/minsushenghuo/721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