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儒家思想 > 儒家智慧

儒家是内圣与外王(一体两面)、心性修养与政治实践的内在贯通

儒家是内圣与外王(一体两面)、心性修养与政治实践的内在贯通

儒家是内圣与外王(一体两面)、心性修养与政治实践的内在贯通。但有学者认为儒家的核心精神并不是为了称王成王,而是内在成德。

内圣,是个人德性的自觉,是人格德性的现实实践。一个人自觉地实行道德实践,其本心本性就是清澈纯净的。

外王,是外在的行为,是治国平天下的气度和策略,是德性的外部传播和运用。

儒家是内圣与外王(一体两面)、心性修养与政治实践的内在贯通

内圣外王的最高境界是:以德治国,以仁做事,使天下无一人不得其所,不安其位。

佛家讲,担水砍柴,无非妙道。而儒家主张,所谓担水砍柴,皆为人伦日用。

本质看,宗教对应的不是政治和人伦风水大数据,而是人的灵魂和精神之寄托归宿。

道德与宗教是不同的,宗教的本质是信仰,而道德的本质是人际关系的普遍和谐和关爱。道德可以使人享受尊严,但是并不会使人享有神性,更不会让人走向永恒。而宗教可以让人从个体上升到整体,从有限超越到无限,从人性跃升为神性。

中国传统哲学中讲立德立功立言,立德是惠及万民,立功是讲理想和功业,立言是指著书立说,确立自己的思想。

传统中国,自然经济一直居统治地位,家族伦理血缘关系根深蒂固,儒家越是强化伦理道德,则“个人观念”越被消弱而自我消失。代之而起的不是个人的“宗教境界”的实现,而只是“存天理、灭人欲”的提倡。

用现代理论看,儒学是人本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体系结合。所谓仁者爱人,人为贵,都说的是人是目的,而非手段。人不只是道德的产物,社会的产物,还是文化文明的产物。正是由于儒学的人本主义和人文主义性质,才使我们避免了西方中世纪那样长达千年的黑暗时期,让唐宋时期的人们享有人性的丰富和情感的充盈。

儒家是内圣与外王(一体两面)、心性修养与政治实践的内在贯通

孔子讲仁,话很平实,而其核心是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伦理学或实践理性言,这忠和恕是道德格律、绝对命令,是道德理性所定之具普遍性和实践性之品格的格律和准则。

儒学的基本精神:自由为体,人伦为用。

朱熹在《仁说》中提出天地生物之心、温然爱人利物之心。实际上是对儒学的补充和方向调整。

中国传统哲学认为道德不是外在的认知对象。道德只能通过榜样的感化,由“涵养”而默化。一见到“物”就化解为客观自然之物。所谓格物致知,穷究至理,正是这个原因。

程颐说:“性即理也。所谓理,性是也。天下之理原其所自,未有不善。”“性即理”,如父慈子孝,君仁臣忠,二程称为“天理”。任何具体的个人,进入其位,必遵其理。陆象山、王阳明讲“心即理”。

王阳明说,良知只是知个天理。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天理即明德。但现实人的人心,如饮食男女,好色好利,可流为纵欲荒淫,或绝欲苦行,皆非王阳明所提倡的“心即理”。

儒家是内圣与外王(一体两面)、心性修养与政治实践的内在贯通

道德本心是天理,是每人都要遵从的道德准则。人心散乱,杂多儒家思想智慧,而且经常处于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欲望起伏状态,而道德本心则使心如明镜,不将不迎,照物而不累于物。道德本心寂然不动,永恒如初。

情欲是人心感于外物而生的,有喜怒哀乐,常动而不静;只有体察到道德本心,认识到宇宙万物中的天理或道,我们才能超乎喜怒动静而无累于心。圣人心与理一,心与性一,其无累境界能自然如此,这是圣人之常,而一般人常常自私和用智,不能有圣人之常,须努力于道德修养才能进至于此。自私和用智来自人心,人心一旦浮动躁乱,问题就会出现,罪恶和灾祸也就跟着来了。

儒学始终强调道德修养的真实过程是天理与人欲的搏斗;有如两军对战,须灭得一份人欲儒家是内圣与外王(一体两面)、心性修养与政治实践的内在贯通,才能长得一份天理。故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孟子讲“求放心”,心之放即因被人欲外诱牵引,不灭掉私心人欲儒家是内圣与外王(一体两面)、心性修养与政治实践的内在贯通,道德心就不能复归。周敦颐强调“无欲”。“无欲”就是克尽私欲。在面对良知与私欲的搏斗较量中,陆象山强调“义利之辨”儒家思想智慧,而朱熹更强调“慎独”。

王阳明认为人的私欲就好比心中贼,破山贼容易,破心中贼难。破除心中贼,定要拔除病根,永不复起,方能得见心之本体。所谓致良知儒家思想智慧,就是在去除私欲、存养天理方面下功夫。

本文由某某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xinguoxue.cn/rujiasixiang/248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