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儒家思想 > 儒家智慧

(每日一题)儒家、道家、佛家为代表的教育哲学

(每日一题)儒家道家、佛家为代表的教育哲学

中国有着悠久的教育哲学思想史,许多思想家都从各自的哲学立场出发,对教育一般问题和根本问题发表过自己的见解,留下了丰富的思想资源。怀着温情与敬意,深入研究和阐发蕴含其中的中国智慧,有助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教育哲学。本节将简要介绍以儒家、道家、佛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及20世纪以来中国教育哲学的发展。

先秦是儒家教育哲学的奠基期。在先秦学术下移、百家争鸣的大格局下,《周易》《论语》《中庸》《大学》《孟子》《荀子》等反映儒家教育哲学思想的著作纷纷问世。秦汉至隋唐时期是中国传统儒家教育哲学的发展期。在这一时期儒家的人生智慧pdf,儒家哲学从没落走向“独尊”,又从“独尊”走向与道、佛两家并立。

宋明时期,儒学复兴,并再度成为教育上的主导思想。这一时期的儒学多以“理”为本体论,故称宋明理学。理学有两大派,一派坚持“天理”的本体地位,故称其为理学;派力倡“心即理”,实质上就是“心本论”,故称其为心学。宋明理学实质上是思孟学派的进一步理论化,完善了儒家教育哲学的理论体系。

随着明清交替之际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与社会的巨大变革,社会思潮进入大进发、大激荡的时期,以黄宗羲(1610-1695)、顾炎武(1613-1682)、王夫之(1619-1692)、颜元(1635-1704)等为代表的一批儒家学者展开了对宋明理学的审视总结,提出“经世致用”的教育哲学思想,重实践、重实际、重实证,其影响延续至今。

(每日一题)儒家、道家、佛家为代表的教育哲学

概括来说,中国传统儒家的教育哲学思想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1.“天人感通”:以天道观为教育论述的总根据

在先民的认识里,“天”有至上神的含义。统治者试图通过祭祀与占ト等活动与天相“感通”。到了孔子那里,“天”逐渐变成义理之天。人与天的感通也从对神灵天的祭祀和祷告变为从理智、心理和情感上对上天的体认。《易传》的根本宗旨就是推天道以明人事。《礼记・中庸》所言“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孟子所说“尽其心者儒家的人生智慧pdf,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①,均是对天人感通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荀子(约前313—前238)天道观中的“天”则主要是“自然之天”,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明确天道与人道的互不干预(每日一题)儒家、道家、佛家为代表的教育哲学,“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魏晋玄学建立了以“无”为本,即以“无”为有的本体论。此后,“有无(动静)”之辩长期成为天道观上论争的中心。

刘禹锡()、柳宗元(773-819)试图向荀子复归,开辟唯物主义天道论儒家的人生智慧pdf,但他们未作充分论证。直至张载(1020-1077),オ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运用体用不二和对立统一的原理,提出“气本论”,主张气是世界的本原或本体,道和理则是其运行的规律和准则。此后,天道观上的论争就发展为“理气(道器)”之辩。王夫之以《周易》为据,认为天道是阴阳二气化生万物和万物流转的普遍的客观法则,人不能强自为道,“天理之实然,无人为之伪也”④。王夫之认为,无论是宇宙的实然,还是伦理原则的必然,均须归结于道德实践的应然。

2.“以善养性”:基于人性论的教育个人价值论

人性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5,这句话一方面说明孔子认为人有相近或相同的人性,另一方面说明这种相近或相同的人性在后天是可以变化的(每日一题)儒家、道家、佛家为代表的教育哲学,变化的动力就是“习”。孟子在孔子“性相近”基础上,明确提出“人性善”,认为人生来就有恻隐之心、羞恶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善端”,扩充这些善端则“人皆可以为尧舜”。子则反其道而行之,提出“人性恶”,仰赖环境和教育抑恶扬善,使“涂之人可以为禹”①。

(每日一题)儒家、道家、佛家为代表的教育哲学

张载则创立了“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人性二元论,认天地之性”是天理的体现,是纯善的;“气质之性”是气积聚为形质后具有的属性,是善恶混合的。教育的价值就是变化气质之性以复天地之性。王夫之认人的秉性是日生目成的,否认人性有善恶。颜元则反对程朱理学将人性一分为一的主张,提出了“理气一元”且皆善的思想。他认为“恶者是外物染乎性,非人之气质矣”2,认为教育的价值就在于使人改过迁善,去其习染而发扬其本有之善性。

总的来说,儒家对人性善恶及其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都赞成教育在生成和教化人性方面的积极价值。

3.“政教合一”:化民兴邦的教育社会价值论

(每日一题)儒家、道家、佛家为代表的教育哲学

“政教合一”是儒家教化之道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一特点集中体现在儒家的教育社会价值论中。

孔子强调“庶、富、教”合一,将教育列为立国兴邦的三大要素之一。孟子认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③《礼记・学记》则有“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之论,强调教育与国家建设、民众教化之间的关系。

在孔子、孟子等有关政治与教育关系论述的基础上,荀子提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④,从国家兴衰的高度来认识教师的作用。后世儒家对于教育的社会价值认识也多遵循兴邦治国与教化民众的思想传统。

4.“修己安人以贯之的教育目的论

孔子的教育目的论可以概括为“修己安人”,“修己”是出发点,“安人”是归属。“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修己以安百姓”是“修己以安人”的扩展。“修己安人”与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相契合,是儒家教育的目的所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传统儒家对于教育的论述有极为广阔的视野,涉及宇宙论、人性论、政治哲学及人生哲学等,构造了非常丰富的教育价值世界。其中,除了有关天人感通的论述具有明显的神秘主义色彩外,其他的论述都有比较丰富的经验基础,反映了传统儒家的人生和社会价值理想,在今天也有进一步批判借鉴和创新转化的价值。

(每日一题)儒家、道家、佛家为代表的教育哲学

(每日一题)儒家、道家、佛家为代表的教育哲学

本文由某某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xinguoxue.cn/rujiasixiang/419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