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诸子百家 > 兵家思想

自古知兵非好战:兵家与和平辩证统一

自古知兵非好战:兵家与和平辩证统一

兵家“和为贵”的思想,“自古知兵非好战”“不战而屈人之兵”“兵以止干戈”等各种说法由来已久。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兵家的最终目的是维护和平,而不是杀人灭国。这里的兵家不是指孙武的先秦兵家,而是古代军事家和用兵者的统称。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记载的弭兵运动,发生于前546年,“弭兵以召诸侯”,是当时规模非常大的一场反战、止战的运动。可以看出,兵家"和为贵"的思想,至少在前546年、距今两千五百多年前就已经出现。"自古知兵非好战"的思想,其实是古代兵家为了追求和平的共同选择汉朝的兵家管理思想,兵家与和平思想,必须辩证来看,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整体。

自古知兵非好战:兵家与和平辩证统一

一、和为贵,兵民一体化

班固《汉书》“兵家者,盖出古司马之职,王官之武备也”,兵家是古代用兵者的统称。班固将兵家分为四类,兵权谋家、兵阴阳家、兵形势家、兵技巧家。其中,又以第一类“兵权谋家”为最高。而兵权谋家追求的境界,就是《孙子兵法》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境界。为此,兵权谋家需要“和为贵”,“兵民一体化”两驾马车,缺一不可。

1、和为贵

《论语·学而第一》当中"礼之用,和为贵"的论断,总结了"和为贵"的政治思想。历史无数次证明,任何一个朝代,任何一个国家汉朝的兵家管理思想,只有追求和平,向往和平,才能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没有和平,就谈不上发展。因此,兵权谋家为了能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境界,最好的武器不是有形的兵器,而是"无形之剑"——经济手段。

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之后,经济快速发展,使得其他国家人口前往秦国生活,人口增加,使得秦国的武力也逐渐增强,为后来秦国的崛起创造了条件。人口,在冷兵器时代既是生产力汉朝的兵家管理思想,也是战斗力。《吕氏春秋·上农》中有"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意思就是自耕农比较淳朴,平时为农,战时为兵,可以保护国家——因此人口越多,国家就越能够和平。

自古知兵非好战:兵家与和平辩证统一

兵家之祖

那么怎么增加人口呢?首先劫掠、抢人为奴是不行的。人口这种资源,不同于其他资源,人是会跑的。如果强行劫掠人口为奴隶,那么根本无益于增加国家战斗力,反而容易造成社会不稳定。所以,增加人口最好的方式,还是得发展经济。只要这个国家粮食、生活资料充足,人民富足,就能够吸引更多人来该国定居。为了保证经济发展这把"无形之剑",国家就必须和平。因此,古代所有兵权谋家,首先考虑的问题都是"和为贵"。

2、兵民一体化

为了保障和平,必须有足够的战斗力来抵御外敌入侵,所以兵权谋家必须要正视“兵民一体化”的社会现实,必须要好好保护自耕农的利益。这是“战争与和平”基于战略智慧的辩证统一,也是兵民一体化在战略上的体现。尤其是在各国纷争的战国时代,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

秦国,商鞅变法的土地改革,实际上是为了抑制战国时代愈发严重的土地兼并,保护自耕农的利益——自耕农是军事力量的根基,如果不抑制土地兼并,自耕农就会大规模破产,那么国家就招募不来士兵。此举使得商鞅触动了土地兼并的始作俑者——贵族阶级的利益,最终导致他被五马分尸。不过,后来的一系列事件证明,商鞅变法是非常正确的。

自古知兵非好战:兵家与和平辩证统一

自古知兵非好战:兵家与和平辩证统一

赵国的情况可以说是反例。《资治通鉴》中记载,平原君拒不缴税,赵奢杀了平原君的九个管家,并对平原君说“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这才说服平原君缴税。这件事说明,赵国的土地兼并不仅极其严重自古知兵非好战:兵家与和平辩证统一,甚至连身为赵王亲弟弟的平原君都不愿意缴税,其他贵族的情况更是难以想象。贵族阶级得到大量土地之后,不仅使得自耕农破产,也没有明显增加国家的战斗力。相比之下,"朴实易用"的自耕农显得多么可贵。

而在著名的长平之战当中,秦国和赵国都投入了举国之力。秦国正规军约15-30万自古知兵非好战:兵家与和平辩证统一,秦昭王在战争开始后,几次招募民兵,最终增兵至60万。赵国先后投入兵力总数为42万,其中正规军约22-30万。虽然秦国投入的总兵力大于赵国,但值得注意的一个事实是,当时秦国的总人口约为900万;而赵国的总人口约为1000万,是“战国七雄”里人口最多的诸侯国。是什么原因导致赵国没能大量招募民兵呢?恐怕和赵国贵族疯狂的土地兼并脱不开关系。

二、强大军队的作用

根据以上的叙述,我们可以发现,“和平”和“土地”是留住人口的最佳方式。换而言之,就是封建时代增加国家战斗力的最佳方式。但是,“得到”土地显然比追求“和平”要容易很多——不需要很高的政治智慧和战略眼光。因此为了争夺土地,敌人无处不在、战争无处不在。封建时代的国家,必须拥有强大的战斗力来保护自己。

自古知兵非好战:兵家与和平辩证统一

在兵权谋家看来,一支强力的军队,进可攻退可守,所向披靡。一方面可以保家卫国,抵抗来犯的敌人,或者可以主动进攻,消灭来犯的敌国。另一方面,强力的中央军队,是维持中国大一统的必需品。

1、保家卫国的作用

自古知兵非好战:兵家与和平辩证统一

赵国、秦国、秦朝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修建了万里长城,至今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图腾之一。汉朝主动出击,彻底击溃了匈奴,保护了百姓的和平。唐朝主动出击,彻底击溃了突厥,并且建设了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明朝面对外敌从不谈判,修建明长城,击溃荷兰人夺回台湾,击溃日本倭寇保卫沿海,从来只有武力伺候。

再看一下那些武力不强的朝代。西晋政治腐败、国力孱弱,导致五胡乱华,汉人飘零,几近崩溃。宋朝被辽、金、元轮番侵略,又有靖康之耻,千古叹息。清朝被英法联军、八国联军欺侮,甚至连昔日的小弟日本都可以打得清朝割地赔款。

实际上,封建时代的国际关系,是建立在“丛林法则”的基础上的。只有军事力量强大了,才能够自保。因为,游牧民族和某些国家军事力量一强就会侵略别人,这些国家类似于丛林法则中的"坏人"。古代中国绝大多数时间里,军事力量远比周边国家强大,却只是很少几次出于自保才主动出击,从来没有侵略过其他国家,并且能够维护整个地区的和平稳定。

2、维持大一统的作用

战国时代,诸侯纷争,是秦始皇以强大的武力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这长达200年的战国乱世。实际上,周朝初期,周王室是拥有强力的中央军的,因此才能一定程度上维持国家的稳定。而周朝在数百年后,分封的诸侯血缘关系消弱,周王室基本没有军队,全国便陷入了诸侯混战的乱世。

自古知兵非好战:兵家与和平辩证统一

大一统来自《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是纯粹的儒家思想,但其中蕴含了巨大的兵家智慧。儒家对人性的理解,给乱世提出了一个终极解药——大一统——这种思想被曾经是儒家弟子的杂家吕不韦,吸收入《吕氏春秋》并作为即将建立的大帝国的意识形态。介于和吕不韦的私人恩怨,秦始皇没有理会《吕氏春秋》的绝大部分内容,却偏偏记住了大一统。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秦国强大的军事力量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历史证明,大一统的确是乱世的终极解药。项羽分封诸王的行为,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天下的人心——假如六国旧贵族恢复分封制,没有强大的中央军,中国还是会回到战国乱世,这是刚刚从乱世中解脱的天下百姓最不愿意看到的。事实证明,当时几乎所有英雄豪杰都选择帮助刘邦,项羽陷入了"失道寡助"的境地。

而在汉朝之后,三国时代和南北朝时代又给后世做出了反例——没有强大的中央军,就没有大一统。之后的各个朝代都吸取了前人的教训,一直坚持建立一支强大的中央军,才能维持中央集权,维持了大一统。

三、反对穷兵黩武

中国历朝历代,一直是反对穷兵黩武的。在兵权谋家看来,穷兵黩武无异于自取灭亡。先不考虑战争总有胜负,不可能总是胜利,打仗总是要可能被敌人击败的问题。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封建社会自耕农的经济状况,实际上是十分脆弱的,根本不能承受长时间、高强度、高密度的战争。

男耕女织的社会,如果一个男子战死沙场,那么这一家就丧失了主要劳动力。例如,秦人在作战的时候,常常是“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一场战争失利,往往会导致某些家庭男丁全部消失,整个家族就此绝户。

自古知兵非好战:兵家与和平辩证统一

刘邦

自古知兵非好战:兵家与和平辩证统一

这种情况之下,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依然要发动征讨匈奴、南蛮的战争,不仅不得民心,也根本不可持续。这种情况下,秦始皇采取了“谪戎”政策,也就是令已经功成名就、告老还乡的老兵革除官职俸禄,令其重新加入战场。陈胜吴广就是这样的老兵,两人之前都是屯长,被剥夺一切之后,重归戎伍,竟然还要面临"迟到被杀"的结局,这种情况下,两人岂能不反?可以说,即便陈胜吴广当时没有迟到,也会有“吴胜陈广”起义。

因此,无论是“尚武之风”的唐朝,还是“弃武从文”的宋朝,都没有连年发动对外战争。元朝这样"暴力"的朝代,在统一全国之后,对内忙于镇压农民起义,对外发动侵略战争,虽然土地达到了历史最大,但元朝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

四、总结

古代军事家和用兵者都坚持“和为贵”,在兵家最高的兵权谋家看来,兵家与和平思想就是辩证统一体。兵民一体化的社会现实,决定了增加兵力的最好方式,就是和平。同时,兵家是保卫和平、维持大一统的重要力量。但是,历代兵家,都反对穷兵黩武,因为只有保障国家内部和周边国家的和平,才能维持封建大一统政权的存在。

参考资料:

1.《自古知兵非好战——中国古代兵家和平思想辩证观》——张冬梅,汪维余,邵伟

2.《汉书》——班固

3.《吕氏春秋》——吕不韦

4. 《自耕农与租佃农的区别》——刘孙贤

本文由某某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xinguoxue.cn/zhuzibaijia/580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