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诸子百家 > 墨家思想

陆启光:高职教育思想的时代转换与大国工匠的培养

陆启光:高职教育思想的时代转换与大国工匠的培养

作者简介

陆启光: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高职教育国际化。

摘 要

墨子学说中包含着丰富的平民思想、劳动思想和科技思想,对于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具有重要的规范与指导价值。推动墨子思想实现的时代转换,有助于为高职院校培养新时代的墨子——大国工匠,提供思想指引与理论支撑。为此,必须构建以墨子工匠精神为特色的高职育人文化并深入到具体的高职教育实践中。

墨子职业教育思想的时代转换

与大国工匠的培养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高职教育在完成示范校、骨干校建设后也走到了新的历史交汇点。新时代高职教育如何吸收历史智慧,将优秀传统文化古为今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使之散发时代光芒并得到丰富和发展,这是高职教育在新的历史征程中的新使命。

一、墨子职业教育思想的时代价值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中,墨家文化无疑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创始人墨子,名翟(dí),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他所创立的墨学与孔子所创建的儒学并称春秋战国时的“显学”。墨子及墨家学派根源于民间,关注公平,其学说包含着丰富的平民思想、劳动思想和科技思想,对发展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一)墨子职业教育目的观的时代价值

墨子认为理想的社会是一个充满“兼爱”的社会,是一个贤能政治的社会。在墨子看来,“夫尚贤者,为政之本也。” “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家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何谓贤能之人?“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此固国家之珍墨家思想的当代价值,而社稷之佐也。” (《墨子·尚贤上》)意即作为国家栋梁之才的贤良之士、贤能之人是德行淳厚、能言善辩、道术广博的人,这是墨子所认为的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所有教育教学的最高目标。

墨子的职业教育目的观对于回答“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些问题仍然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墨子将“厚乎德行”放在首位,这与当前强调“立德树人”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致的。“墨子认为贤人就是义人、仁人和能人。”“义人”“专指利人之人”,“仁人”“专指爱人之人”,“对能人的首要要求就是‘厚乎德行’。这就是说,能人首先应是义人、仁人,这是做人的起码标准。”其中的“仁”就是“兼爱”,是与儒家“爱有差等”“爱有亲疏”及“爱有远近”绝然相反的“爱无差等”“爱无亲疏”和“爱无远近”[1]。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要求,而最高目标则是培养“共产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意即社会主义道德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道德基础,而共产主义道德则是最高的道德目标。共产主义社会是无剥削、无压迫的社会,人人互敬互爱的社会,这与墨子所倡导的无差别的“兼爱”社会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另外,墨子的职业教育目的观中包含着朴素的全面发展思想,这也是墨子在人才培养方面提出的最高目标,即在“厚乎德行”基础上,不但要“辩乎言谈”,还要“博乎道术”,“通俗地讲,就是培养出来的人要‘厚道、明白、能干’……既知乎‘道’,又懂乎‘术’。”[2] 而墨子本身就是一个全才全德之人,他不但是与孔子齐名的先秦思想巨子,还在物理学、光学、几何学、数学、逻辑学、机械制造学等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用现代的话说,墨子是一个集思想家和科学家于一体的全能型人才。” [3] 这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文化基础和历史智慧。

(二)墨子平等思想的时代价值

尽管“墨子是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4],但他也认识到,作为一个社会人,要发挥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最大作用,能够文武双全固然是好事,但也不能一概而论,“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 能从事者从事”(《墨子·耕术》),“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墨子·节用》)。并且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墨子·尚贤》),在全社会中倡导“兼爱”和“非攻”,这其中蕴含着墨子平等的人才观和职业观。

现今提倡劳动光荣,懒惰可耻;劳动只有分工的不同,而无贵贱之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这些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可以说是墨子平等人才观、平等职业观在现代社会的反映。这些价值观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则具有特殊的意义。当前我国仍然存在明显的阶层观念,在具体的劳动实践当中由于社会分工的客观存在,产生了白领、蓝领和灰领等不同工种,而由于受到“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及“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长期历史观念的影响,从而阻碍了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得到充分的弘扬。上述现象和观念在教育实践中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职业教育是一种严重的阻滞。在社会上、在教育中宣扬墨子平等的人才观和职业观,不仅仅是对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的弘扬,更能破除禁锢职业教育发展的樊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

(三)墨子创新思想的时代价值

作为与儒家并肩的墨家,其学说自成一体,并且能够做到“从者众”,离不开其鲜明的创新特色。其一,墨子创立了墨家思想体系。墨子早年“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但结合当时社会混乱、人民流离失所的现实,“以为其礼烦扰而不悦,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淮南子·要略》),因此墨子认为儒家的尊礼崇周不能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决定反儒崇夏,建立互敬互爱的和谐社会,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等十大主张,创立了墨家学说。这是其社会思想的创新。其二,墨家科技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创新精神。墨子倡导科技价值的标准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墨子·辞过》有云:“古之民,未知为舟车时,重任不移,远道不至。故圣王作舟车,以便民之事,其为舟车也,全固轻利,可以任重致远,其为用财少,而为利多,是以民乐而利之。故法令不急而行,民不劳而上足用,故民归之。”而在与公输谈论时还认为“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墨子·鲁问》)。另外,墨子还在自然科学及军事器械等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墨经》中对各种数学、几何学、物理学、机械学、光学等多种概念进行了定义和解说,如《墨子·经下》认为:“临鉴而立,景到。

多而若少,说在寡区。” 《墨子·经说下》对此解释道:“临:正鉴景寡。貌能、白黑、远近、柂正、异于光。鉴景当俱,就,去亦当俱,俱用北。鉴者之臭于鉴,无所不鉴。景之臭无数而必过,正故同处,其体俱然,鉴分。”这就是平面镜成像原理及解释。当然,墨子也精通木工技巧,发明制造了许多生活用具和农耕用具,他能够制作木鸢、大车等。更难能可贵的是墨子喜欢探究事物的由来,要“摹略万物之然”(《墨子·小取》),寻求各种器械的原理, “巧传则求其故” (《墨子·经上》)。而在“备城门”“备高临”“备梯”“备突”“备穴”等军事篇中,还对各种军事器械的制作和使用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由于墨子在我国乃至世界文明史上的突出成就墨家思想的当代价值,他在中外享有极高声誉,英国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评价说:墨家“明确地奠定了在亚洲可以成为自然科学的主要基本概念的东西”“勾画出了堪称之为科学方法的一套完整理论”[5],并且认为墨子的杠杆平衡理论与半个世纪后阿基米德的某些命题极其相似,“表明墨家必定基本上掌握了如阿基米德所述的关于平衡的全部理论”, 而在运用上“阿基米德的研究在欧洲中世纪还未为人们所使用”[6] 。著名的中国思想史研究专家杨向奎先生则认为: “一部《墨经》无论在自然科学哪方面,都超过整个希腊,至少等于整个希腊。”[7]另外,墨子还被人们赞誉为“古代人类智慧的最高代表”“科学圣人”和百科全书式的伟大学者,我国第一颗量子卫星也以“墨子号”来命名,可见墨子及墨家文化在中外历史文化中的重要性。

墨子的创新思想和创新精神是当今职业教育中需要进行加强的。很多人认为,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只要能够掌握成熟的技术技能就可以了,其原因在于这些人看不到技术当中的创新因素,更认识不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也不可能明了技术创新从何而来。从技术发展的历史来看,很多技术革新及工艺的进步都是技术工人在无数次实践基础上通过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个体独特的思考加以实现的,这也是从学徒工到匠人、再从匠人到匠师的成长过程。在每一个成长过程中需要成长主体善于发现问题,找出问题的成因,并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其中如何找到灵感是关键,这不能仅仅靠运气,主要是要善于学习,形成创新思维的习惯,也需要具备吃苦耐劳的创新品质。上述素质的养成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人生的各个阶段不断地培育才能形成。职业教育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工作技能,更要让学生像墨子一样,在不断地解决各种现实问题中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二、对墨子职业教育思想进行时代转换的目的在于培养新时代的大国工匠

读史可明鉴,知古可鉴今。“我们现在要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其任务之一是清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陈腐污垢,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对于先秦时代的三大哲人都应重视。孔子、老子、墨子各有其独到的卓越贡献。在研究孔子、老子的同时,更应研究墨子,大力发扬墨子的积极救世的人道主义和‘摹物论言’的科学精神。”[8]职业教育界学习和研究传统文化的目的是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民族自豪感,并化古为今,指导当代实践。“当前研究墨家的教育思想,对于如何看待当前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引导教育向现代化方向迈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9]

(一)弘扬墨子的工匠精神目的在于培养大国工匠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国工匠成为职业教育的时代主题,培养大国工匠成为高职教育应有的历史责任和时代担当。从职业教育的视角看待墨子,他就是当时的大国工匠,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大爱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劳动精神,与新时代大国工匠的精神品质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大国工匠必须具有大爱精神。大国工匠与一般工匠在精神品质方面的最大区别在于大国工匠能够将民族、社会、国家乃至人类的共同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这一点与墨子的“兼爱”精神是高度一致的。墨子“兼爱”思想的实质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兼爱中》),这是一种没有任何私利的大爱精神。将墨子与公输般进行比较,也能发现一般匠师与大国工匠的重大区别。在“止楚攻宋”中,作为工匠祖师爷的公输般为了利益帮楚王制造攻城的各种器械,墨子听到后,昼夜兼程十日十夜,以“智”“仁”“忠”“强”劝服公输般,并以自己的能力和智慧一一破解楚国攻打宋国的方法,从而达到了“止楚攻宋”的目的。墨子的“兼爱”、大爱精神为世人所赞颂,就是骂墨子“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下)的孟子也认为“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上》),而庄子对此则大加赞叹:“虽然,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庄子·天下篇》)。墨子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正是新时代大国工匠应有的共产主义精神品质。

尽管人们对工匠精神还有诸多解释,但大体上看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这四个方面的内容。”[10]这与墨子所具备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劳动精神如出一辙,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就是劳动精神。墨子“摹略万物之然”,探索了很多力学和机械设计的原理,率先提出机械设计三大定律,用来规范机械设计的标准。墨子本人及墨家团队制造了很多农业、生活及军工器械,同时,他们在其它学科的突出贡献,说明他们具有极强的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而“透过墨子的‘天志’‘明鬼’‘非命’的观念,其‘天、鬼’的宗教思想是显而易见、一以贯之的。就是在墨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天鬼观念表达出的宗教思想也是统摄一切的,是墨子思想的本质和基干。”[11]结合“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墨家思想的当代价值,化之所致也”(《淮南子·泰族训》),对于墨家是否是一个宗教组织姑且不论,但其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却是显而易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出,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的人才标准,具体于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大国工匠。培养大国工匠成为国家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更是高职教育的时代使命。挖掘墨子及墨家的工匠精神品质,无疑有助于高职院校坚定对大国工匠培养的信心和决心。

(二)大国工匠文化是高度自信的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这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时代宣言。大国工匠不是单一的技术人,而是具有高度文化自信、技术技能精专的复合型、创新型、发展型人才。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12]。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文化自信则是文化自觉的提高和升华。大国工匠除了需要掌握现代科技、了解世界文化外,还需要熟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特点和未来发展走向,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高度的文化自信。

大国工匠需要有高度自信的高职文化来培育,学习和研究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并进行时代转换,有利于高度自信高职文化的形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高职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自身的文化传统,并应当形成自身的特色,如响誉世界的德国“双元制”就产生于德国优良的工业文化传统,而澳大利亚的新型现代学徒制则与TAFE学院密不可分。在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节点上,高职教育深入学习和研究墨子职业教育思想陆启光:高职教育思想的时代转换与大国工匠的培养,充分挖掘我国职业教育的历史和文化,就会明晰大国工匠的来龙去脉,就会发现职业教育并非舶来品,而是具有深远的民族历史渊源。进而进一步发现我国灿烂、悠久、丰富和优秀的民族历史文化及其时代光芒,并从中汲取智慧,创建有利于大国工匠成长的高职育人文化,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墨子——大国工匠。

三、构建以墨子工匠精神为特色的高职育人文化陆启光:高职教育思想的时代转换与大国工匠的培养,培养现代大国工匠

“我国职业教育要争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 一方面要向世界学习,洋为中用;另一方面,还要向古人学习,古为今用。在古为今用的过程当中,要去继承和弘扬墨子的思想和学说,要把有益的东西吸收到学校建设中来,吸收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吸收到教育教学中来,吸收到人才培养中来。”[2]意即高职教育学习墨子职业教育思想,需要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将其具化为丰富的职业教育实践。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边学习边实践,构建出富含墨子工匠精神的高职特色育人文化,并落实于教育的全过程,深化于教学各环节当中。

(一)高职特色育人文化体系的构建与落实

春秋战国时代诞生的墨子是世界级工匠,其思想特色是理性、逻辑和工程师精神,这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文化根基。高职院校将墨子职业教育思想进行时代转换时一是要创建以“墨子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育人文化。二是以学习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作为突破口,由此构建以民族文化、法治文化、科技文化、世界文化和市场文化、企业文化组成的育人文化系统。三是基于高职教育的特性,还需要通过校企合作等高水平平台的建设来丰富和提高协同育人的效率。由此可勾画出由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组成的高职文化育人主架构。

在具体操作层面上,高职院校可组织由校办、党委宣传部、发展规划处、教务处、高职教育研究所、人文学院等部门有关人员组成的“《墨子》学习小组”,开展墨子思想学习研究活动,通过项目研讨、对外交流、校内宣讲等方式,传承和弘扬墨子思想。也可与中国墨子学会合作,邀请相关专家来学校开展讲座。更可将“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墨子·尚贤》)作为校训,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应该是尊重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文化,把‘平民圣人’墨子塑像立在职业院校校园,会对形成这种文化起到正面积极的作用。”[9]把墨子像请进校园,开展墨子职业教育思想研讨会,让学校师生全面了解墨家文化,使墨子职业教育思想深入人心。还可以此为切入点,将与此相关的鲁班像、黄道婆像、爱迪生像等国内外一批重要能工巧匠的雕像请进校园,建成一个能工巧匠的特色雕塑艺术长廊,让学生在环境浸染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还可以编写《墨子思想精华读本》《墨子辑要》等书籍供学校师生阅读和提高。每年学校还可以专项课题的方式组织教师对墨子职业教育思想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以便深化和提高对墨子职业教育思想的认识,并落实于具体的人才培养环节和细节当中。同时可要求教师要将墨子职业教育思想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在课堂教学、实验实训、寝室管理、食堂文化及各种第二课堂活动中落实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使学生受到全过程的培育、全方位的熏陶和全方面的发展。

(二)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学习墨子职业教育思想,目的在于重塑墨子的工匠精神,建立支撑工匠精神的价值文化和制度文化,以之涵养高职的文化自信。这是长期而又艰苦的工作,在实践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首先要创造性转化墨学。要考虑如何将墨子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如何将墨子思想与党的指导思想联系起来,如何将墨子思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联系起来,要建立认识、普及、推广和应用四位一体的创造性转化体系,齐头并进,才能提高墨学的创造性转化效率,促进墨学的现代重光。

其次要创新性发展墨学。当前,对于墨学的学习尚处于初始阶段,并且更多的是部分学者的小团体行为。为了使得“星星之火”能够成为“燎原之势”,深化墨学的育人功能,必须在高职院校乃至整个社会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深化墨学的知情意行体系,使高职院校的师生员工和全体社会成员都知墨、爱墨、志墨、行墨,与时俱进地阐发墨学,形成时代新墨学。

参考文献

[1]吴晋生,黄历鸿,吴薇薇.墨学与当代政治[M].北京:中国书店,1997:49-51.

[2]王继平.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当代意义[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0):5-6.

[3]陈伟.墨子:兼爱人生[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5.

[4]李广星.墨学与当代教育[M].北京:中国书店,1997:32.

[5]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 [M].何兆武,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201-202.

[6]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第一分册,物理学[M].陆学善,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27.

[7]陈克守.科技之父:墨子[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0:188-190.

[8]张岱年.论墨子的救世精神与“摹物论言”之学[J].文史哲,1991(5):11-13.

[9]王继平.把墨子像请进职业院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4):9-10.

[10]郑大发.什么是新时代的“工匠精神”[EB/OL][2018-10-09].http:∥/2018-08/30/.htm.

[11]杨善友.从天人关系看墨子的宗教思想及其特质[J].宗教学研究,2005(1):175-177.

[12]马戎,周星.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上)[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8:52-53.

投稿须知:

1.投稿方式:为加快审稿流程,本刊已启用在线投稿、审稿系统,地址。请按步骤填写资料,将论文电子版上传至本系统。请作者尽量采用在线投稿,特殊情况下可选择邮箱投稿。联系电话:。来稿审稿期约一个月,自投稿之日起一个月内未收到采用意见,作者可自行处理。

2.来稿篇幅:以8000~12000字为宜,篇幅不少于5000字。请务必在文末注明作者联系方式,包括详细通讯地址、邮编、电话、电子邮箱。

3.本刊不收任何版面费,刊发即付稿酬,且优稿优酬。

本文由某某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xinguoxue.cn/zhuzibaijia/745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