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道家思想 > 道家哲学

(每日一题)8古希腊哲学中的自然之根

(每日一题)8古希腊哲学中的自然之根

(每日一题)8古希腊哲学中的自然之根

任见:古希腊哲学中的自然之根

8 古希腊哲学中的自然之根

关于具身教育学,除了中国历史文化中的道家观念,还有更重要的背景更为广远的国际哲学思想之源。

关于宇宙万物和万物之间关系的必然性或规律性的知识,自然首推古希腊的哲学思想。自公元前六世纪起,到公元六世纪,希腊哲学的对象和主题是:自然。

古希腊早期哲学被学界定义为“自然哲学” 。

希腊思想家看待自然不同于神学家那种幻想和想象的方式,而是理性地认知,故而“自然哲学”也被称之为“宇宙论” ,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生成演变过程。

自然哲学在希腊哲学中的地位、分量之重要,以致于在宇宙论衰落之后,自然哲学仍然是希腊哲学的重头戏。如亚里士多德留给人类的著作,有百分之八十是自然哲学方面的内容。

苏格拉底是一个“标志” 。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以自然界为思考对象,苏格拉底把思考的对象转向了社会和人类生活自身。有人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拉了回来,拉进城邦甚至家庭之中,使哲学开始考察道德、善恶问题。

前苏格拉底时期,自然哲学家在大千世界中探求本原,苏格拉底改弦更张,认为本原不必外求诸宇宙世界,应该求诸人类自身,求诸内归于自我的方向。

自然哲学被苏格拉底改造成了伦理哲学。

前苏格拉底时期的自然哲学主要是本体论,研究主题比较丰富,范围也比较宽泛。世界本源,究极存在等,都有许多哲学家研究。他们反对传统的神秘主义想象,试图重新进行理性的诠释。

万物从何而来?万物各由什么构成?如何解释自然事物的多元性?如何通过数学描述自然?都是他们提出的问题,有的成了后代哲学数学等学科的基本命题。

自然论哲学的代表学派有伊奥尼亚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埃利亚学派,元素学派等。

伊奥尼亚学派又称米利都学派,创始人泰勒斯是爱奥尼亚的米利都人。他的学派通过大胆的思索和猜想,认为一切表面现象的千变万化之中定有一种始终不变的东西。他们摈弃了古老的神话传说,试图用合理的解释代替诗人的想象和神秘的猜测,用人类的理智来面对宇宙万物。

当然,米利都学派的宇宙与万物观,并非源于广泛的细微的科学研究,而是来自聪敏的直观、大胆的思索和巧妙的设想。

毕达哥拉斯学派是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及其信徒组成的学派。他们多是自然科学家道家哲学基本上,毕达哥拉斯尤其在数学和几何学方面造诣高深。所以,他们认为宇宙可以用单独一个主要原理加以说明,就是:数。自然界的万物万事,都是“数”的纵横组合。“美”的本质,就是数量比例上的对称与和谐。

(每日一题)8古希腊哲学中的自然之根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1”是数的基石,万物之母,智慧之始,跟中国道家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相类。“2”是对立和否定的原则,是意见。“3”是万物的形体和样式。“4”是正义,是宇宙创造者的象征。“5”是奇数和偶数,雄性与雌性和结合,也是人的婚姻。“6”是神的生命,是灵魂。“7”是机遇。“8”是和谐,也是爱情和友谊。“9”是理性和强大。“10”包容了一切数目,是完满和美好。

黄金分割、勾股定理、几何、数论、第一个无理数……都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成就,勾股定理的学名就是毕达哥拉斯定理。

埃利亚学派以善辩著称,主张惟静主义的一元论,即世界的本源是一种抽象存在,因此是永恒的,静止的,而人们所见的外在世界则是不真实的。

元素学派拒绝用单一的要素来解释世界,将常见的四种元素“水、火、土、气”归为万事万物的基本的“根” ,认为万事万物都是这些元素由差异比例所构成的。万事万物有生有灭,但这四种“根”是永恒的,不生不灭。

古希腊自然哲学家们的思想,有不清晰不完善的地方,但是没有人能否认他们对人类思想启蒙做出的巨大贡献。

自然哲学,或宇宙论,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的本原——构成万事万物的材料,体现了原生哲学的朴素观念:本原是无定形的。万物从本原中产生出来,生灭变化之后又回归本原。本原变化万物,终归还要回归本原,所以本原是一切(每日一题)8古希腊哲学中的自然之根,但又什么都不是,没有任何规定性。

当学者们用无定形的“本原”说来解释自然万物的流动和变化的时候,认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一些人质问什么是无定形的本原,另一些人则认为本原必须是有规定的,这些人以毕达哥拉斯学派和埃利亚学派为代表。

毕达哥拉斯把数作为万物的本原,尽管“数”还不是一个思想概念,仍有感性的特征,但是与水、火、土、气相比,毕竟还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和抽象性。

埃利亚学派的中坚人物巴门尼德,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处于时空之中的对象,不同于以前学者所说的“本原”具有感性直观可把握的形体和性质,如可感的物理性质以及可用数字符号和图形象征的数学性质。

巴门尼德认为,“本原”的意义和性质只能是理性思辨和逻辑论辩中所应用的“是者” 。

此后的自然哲学家为了解决巴门尼德提出的难题,采取了多元论的方式,最终形成了当时自然哲学的最高成就,即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德谟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 ,“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人们的认识是从事物中流射出来的原子形成的“影像”作用于人们的感官与心灵而产生的。

早期希腊自然哲学发展到“原子论” ,分家了,分了两个方向,一个进入了数理科学的轨道,一个是既有的“大自然”的方向。

古典哲学开启了对自然的感受认知,也完成对自然的智慧传承,然而,自然哲学由于它的“思考”特性,由于对“本原”的追索,渐渐演化出后来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一系列科学门类,这些学科为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惊喜,成为如今的“显学” 。

自然哲学中的“概物”的成分渐渐弱化,演绎出来的动物学、植物学等准科学门类也缺乏一定的分量,缺乏在人类科学王国的居中地位。

考察自然哲学的变异,会发现人类的主观性改造了自身的认知。

在客观上呢,自从人类进入工业革命,市场经济进一步冲击人类的知识殿堂和社会结构,更改造了人类的科学观、自然观。“有用”和“无用”成了衡量的标准,判定“有用无用”的标准又仅仅在于某个知识体系是否能够产生物质的所谓“价值” 。

实用主义横行,人类与自然打交道的古老认知学问,被边缘化,博物学家执着甚至痴迷于对动物、植物、矿物、生态系统等的观察、描述、分类等行为,被看作“另类” 。

人类已经在纳米领域横行了,已经可以瞬间毁灭一座城市了道家哲学基本上,已经去火星上旅游且准备移民火星了,传统的博物学不但显得“无用” ,甚至还有些“肤浅”和“幼稚”呢。

传统博物学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添上了“怀旧”意味,带上了一种古典主义情怀,像“乡愁”似的,让进入城市生活的人一代代地怀想,却无能为力。而且,下一代,下下一代,连这些怀想都不会有了,因为他们的记忆中原本就没有。

所以,即便科学现代主义的耀斑不断闪烁,博物学的光辉并未消失,它以一种更为深刻的形式存在,在不断地迎接着科学发展到到某个“极致”时的哲学回归,做着数理科学的“故乡” 。

人类社会发展的速度太快,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太快,过于追求“术”的弊端逐渐显露,学科研究动不动就会陷入骑虎难下、进退维谷的困境。博物学的精神和情怀总是“接受”他们“返乡” 。

正是这种“接受” ,不断地变换为“活力” ,即便博物学走向现代科学的边缘,这种边缘化也是学科实体的边缘化,学科哲学思维也在不断推动博物学回到人类思想的舞台中央,博物学在经历了二十世纪的低潮后,在二十一世纪的复兴也是可见的事实。

博物学代表着一种朴素的哲学涵养,与广义哲学息息相关。它具有宏观眼光,研究方式安静、慢热,这些属性都将让人类避免陷入科学技术大爆炸后的匆忙、慌乱和迷失的困境。

因此说,一大自然为基础的博物学,是最亲近人的,它的存在正是契合着人类在冰冷的数理科学领域不断突破后的“温暖”需求。

人类科学技术革命带来的副作用,最大的失误,并不是丢失了博物学等古典主义特色学科,而是激进甚至幼稚地将科学与哲学割裂,将科学技术与思想情感割裂,冷冰冰的科学技术备受推崇,压倒性占位,影响人类走向更远更高处。

博物学带给整个人类思想的宝贵启示,是美好的智慧的记忆,也是面向未来,更新、改善人们的世界观所必须的。因为,以这些的角度来看,不是所有的科学技术人都有智慧,有的还可能是有智障的。

生命科学已经将目光投向到分子级,但如果眼睛仅盯着基因的双螺旋结构,人类可能根本看不到更为丰富宏大的生命演化。跳不出电子显微镜的量级限制,无法在整体和宏观上感受生命的绽放和运行,或许无法感知未来的生命方向。

其实,在科学进程中,这种必须跳出来用哲学思想和情怀作为指引的情况,不断出现,尤其是在某种研究发展到极致的时候。

我们在孩提时代,在某间书房的地板上,在某本书的图画中(每日一题)8古希腊哲学中的自然之根,在手机或电脑的屏幕中,看到山林中的各种动物、植物,成年后我们积累了足够的理论和技术,开始了遥远的丛林之行或艰险的登山之旅。如果以此来比喻人类的发展,那么,以体验为特色的具身教育学就是推动人类远行——科学探索的情怀和精神动力,它来自孩提时代的观赏经历,而那正是人类从自然学和博物学起步的“初心” 。

按实用的功利的标准,大自然貌似“无用” ,因为它似乎不能用于赚钱,也不能帮助身在前沿的科学家超一流的成果,但面对宇宙、面对万物的敬畏、谦卑的情怀和精神是不可替代的。

数理科学的重要属性是“分科” 、“分型” 、“分类”研究,越是高精尖,越是狭窄和狭隘,越是“象牙化” ,而大自然的无尽内容内容和具身教育学的遥远宽阔,其同义概念是“浑然”和“壮美” ,试问,你在狭小的实验室中,日夜面对着极其细微的“纳米” ,你如何能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和情怀?久而久之,不是非常令人担忧吗?

关于具身教育学的路径,需要指出道家哲学基本上,人的认知分为“感性——知性(智)——理性”和“感性——诗性(哲)——灵性”两个方向,前者的取向是数理科学,后者则是具身教育学的。

在大自然的光辉照耀下,人类才不会忘记自己在世间万物面前应有的位置和姿态。

在具身教育学的熏陶下,我们和我们的子女才会在纷纭的人生历程中获得应有的方向和勇气。

本书简介

(每日一题)8古希腊哲学中的自然之根

在被科技淹没的时代,在被功利淹没的社会,在被欲望淹没的人群中,在大大、小小、层层、级级的壁垒分割中,如何“找回”本体的“人”?如何舒展个体的“人性”?如何实现生命的真正价值?本书以开笋剥葱的方式,一步步地给出了答案。

学以成人

一个新的教育学视角

任见 著

前言

目录

前言

序论 人生问题和学术方向

1 “个性成长”的有效路径

2 博物世界和具身教育学

第一章 人的知识结构的层级

3 默会性、认知性和逻辑性知识

4 优质人生与“在世”意识

5 人的天然好奇心和探险偏好

第二章 道家哲学和自然哲学

6 庙堂推崇与乡野生长

7 历史文化中可贵的清流

8 古希腊哲学中的自然之根

(每日一题)8古希腊哲学中的自然之根

第三章 存在、现象、过程、体验

9 胡塞尔、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

10 怀特海:教育的多元性和差异性

第四章 人的“身体”的认知使命

11 “具身有形”和“博物无限”

12 自然、认知和优质教育

13 身体在认知中的决定性作用

14 实验证明“认知”的具身性

第五章 艺术、审美与“诗性”人格

15 体验、有机、艺术和审美

16 语言、文字和思维的关系

17 个性体验和“诗性”描述(a)

18 个性体验和“诗性”描述(b)

第六章 个体生命的“灵性”潜质

19 关于“灵性”的概念和理解

20 人生第二个十年的灵性爆发

21 孩子是成年人的灵性向导

第七章 具身教育的物质依托

22 博物馆在具身教育中的桥梁作用

23 责无旁贷的“具身教育”重任

24 博物教育中心馆与分馆建设

第八章 “具身为重”的体验原则

25 约翰·杜威的美好期望

26 层次性、同构性与博物教育方式

27 国家十一部委的优质教育意见

第九章 具身教育的愉悦本质

28 芬兰改革,具身教育:不谋而合

29 具身教育的形式特色

30 表述中的隐喻和文化元素

第十章 优质教育中的智慧造就

31 人生方向与个体未来

32 人格魅力潜滋暗长于无形

附章 约翰·杜威:教育信条

33 教育、机构、教材、方法……

任见:庙堂推崇与乡野生长

任见:优质人生与“在世”意识

任见:研学旅行与博物教育

本文由某某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xinguoxue.cn/daojiasixiang/801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