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儒家思想 > 儒家智慧

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仁: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

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仁: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

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仁: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智:同“知”,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内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质、知的来源、知的内容、知的效果等几方面。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凡在言论和行为上做到真实无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当权者讲信用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仁: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百姓也会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有宽恕、容人之意。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 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孔子还认为父母可能有过失,儿女应该婉言规劝,力求其改正,并非对父母绝对服从。

这些思想正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体现。宋明时代把孝道作为道德论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孝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中,都有合理因素,提倡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养老”,将孝亲与忠于民族大义相结合,主张死后薄葬节用等。 悌: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孔子非常重视悌的品德,其弟子有若根据他的思想,把悌与孝并称,视之"为仁之本"。 汉初统治者为医治秦末苛政、战乱造成的社会民生极度凋敝的状况,采用了简政约法、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方针政策,以恢复社会的生机。与此相应,在文化思想上则主要是推崇和提倡黄老道家学说。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汉武帝时才有所变化。不过,这并不是说儒学在汉初社会中一点也没有起作用。儒学在传授历史文化知识方面,对汉初社会仍然是很有影响的。儒家所推崇的历史文献-----"六经"的教授和研究,也是得到官方的肯定和重视的。荀子的学说在汉初儒家中影响很深,"六经"中的《诗》、《易》、《礼》、《乐》等学,都有荀学的传承。同时,荀子作为先秦诸子和儒家各派学说的集大成者,他那广采各家学说之长的学风,对汉初思想的开展也有很大的影响。 宋明性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在相当程度上恢复了儒学作为伦理道德、身心修养层面的社会功能,从而与作为政治制度层面的儒学相呼应配合,进一步强化了儒学在社会政教两方面的功能。

宋明以后,儒学这种两个层面两种社会功能的一致化,使得许多本来属于伦理修养层面的问题与政治制度层面的问题纠缠在一起而分割不清。而且由于伦理修养层面是直接为政治制度层面服务的,常常使得本来建立在自觉原则上的规范,变而为强制人们接受的律条。而这种以"天理"、"良心"来规范的律条,有时比之明文规定的律条更为严厉。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随着中国封建制度的开始解体,当时以性理学为代表儒学也走向了衰落。此时,在外国资本主义的武力、经济、政治、文化的侵略和渗透下,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急局面,一大批先进的中国人奋身而起,为救亡图存而斗争。而此时的儒学,不管在制度层面还是在思想意识层面,都在相当程度上起着阻碍社会改革和进步的作用。以至戊戌变法的志士谭嗣同大声疾呼地号召人们去冲决封建礼教的网罗。儒学在西方经济、政治、文化的冲击下,遭到了激烈的批判。庄子.秋水 第十三讲 认识庄子庄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县)人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仁: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为《庄子》,被唐明皇封为《南华经》,他本人也被封为南华真人,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庄子学说 庄子学说及特点: 《史记》用精练的几行字介 绍了庄子,说他著书十余万言, 大抵都是寓言,如其中的《渔 父》、《盗跖》、《胠箧》等 篇,都是用来攻击孔子的学说,从而辨明老 子的主张的。 《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 。内篇最集中表现庄子哲学的是《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等。 庄子语录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2、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3、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4、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5、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庄子语录 6、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7、圣人不死,大盗不止。8、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9、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 10、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11.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学说特点 庄子所持的宇宙与人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是物我两忘的,所以他有着通达的生死观;庄子认为是道给了我们形貌,天给予了我们形体,我们要做的是不要因为好恶而损害自己的本性。他以人的完整生命为起点来思考人应当度过一个怎样的生活旅程。 他超越了任何知识体系和意识形态的限制,站在天道的环中和人生边上来反思人生,他的哲学是一种生命的哲学,他的思考也具有终极的意义。而且还有很多思想十分超前,比如“一尺之捶,日截其半,万世不竭”,就是数学里的极限思想。 庄子哲学 “仁义”二字被视为儒家思想的标志,“道”一词却是道家思想的精华。庄子的“道”是天道,是效法自然的“道”,而不是人为的残生伤性的。 庄子的哲学主要接受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他认为“道”是超越时空的无限本体仁是儒家的核心范畴智慧树,它生于天地万物之,而又无所不包,无所不在,表现在一切事物之中。然而它又是自然无为的,在本质上是虚无的。在庄子的哲学中,“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着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为”的一切,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 庄子哲学庄子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 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

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仁: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

顺从“天道”,从而与天 地相通的,就是庄子所提倡的“德”。在庄子看 来,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 教导什么,规定什么,而是要去掉什么,忘掉 什么,忘掉成心、机心、分别心。既然如此, 还用得着政治宣传、礼乐教化、仁义劝导?这 些宣传、教化、劝导,庄子认为都是人性中的 “伪”,所以要摒弃它。 作为道家学派始祖的老庄哲 学是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唯一 能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学说分 庭抗礼的古代最伟大的学说。 它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的 地位绝不低于儒家和佛家。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 福州大学《大学语文》 第十二讲 关于孔子-----孔丘 (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字仲尼。排行老二, 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关于《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

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孔林)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 言有很大影响。 孔子的有关思想主张 1.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飨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后继周者,虽百代可知也。” 似乎周礼是千秋不变的规范。 2.在经济方面,他反对封建的田赋制度而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田赋制度。《左传·哀公十一年》:“季氏欲以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私于冉有曰:‘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以丘亦足矣。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且子季孙若欲行尔法,则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妨焉’。” 3.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合乎“礼”的等级制度。

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论语·颜渊》 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 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又问“克己复 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孔子说:“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5.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其“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劳动者。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曾子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义,是比较接近原意的。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8.在品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 6.在哲学上,孔子主张天命观 孔子主张天命,一次,他受到匡人的围困,他说:“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在孔子看来,“天”是宇宙万物无言的主宰者。孔子认为他自己就是秉承天命而说话做事的。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仁是儒家的核心范畴智慧树,不逾矩。” 他把恢复 周礼看做是自己的历史使命,说:“凤鸟 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关于本章内容 本文是《论语》中篇幅最长的一篇,它完整记录了孔子与其四位学生关于志向抱负问题的讨论,并通过他们的对话与举止神态的描写充分展示了他们不同性格特点。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侍老师闲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了。(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子路轻率而急忙地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中等)国家,夹在(几个)大国之间,有(别国)军队来侵略他,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 夫子哂之。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求,尔何如?” “冉有,你怎么样?”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冉有回答说:“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他们的礼乐教化,(我)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只好等待修养更高的人来推行了。” “赤,尔何如?” “公西华,你怎么样?”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公西华回答说:“不敢说我能胜任,但是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的司仪。” “点,尔何如?” “曾点,你怎么样?”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这时曾点)弹琴的声音(逐渐)稀疏了,铿的一声,放下琴起身,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所说的不一样。”孔子说:“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yu),咏而归。” (曾点)说:“暮春时节,穿上已经做好的春服,(我和)五六(虚数,泛指几个)位成年人,六七个(虚数,泛指几个)青少年,到沂水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

”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成曾点啊!”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走在后面。曾皙问:“(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孔子说:“也就是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罢了!”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曾皙)问:“您为什么笑子路呢?”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所以(我)笑他。难道冉求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就不是国家了呢?难道公西华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国间的大事那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做大事呢?” 侍坐 孔子问志:平等民主,和蔼可亲。 四子言志 子路: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侧重强国) ----鲁莽直率,好胜自负。 冉有: 可使足民( 侧重富民) ----敦厚谦逊,不卑不亢。 公西华: 愿学焉,愿为小相(侧重礼治) ----委婉谦恭仁是儒家的核心范畴智慧树,善于辞令。

曾皙: 暮春者“浴”“风”“咏”(教化治国) ----从容洒脱,豁达自得。 孔子评志:释“哂”由“与”点之因。 《子路、曾晢、冉有、公西华侍坐》的内在逻辑层次是怎样的?即问志――述志――评志。而述志部分又分三层,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第一层次,让子路述志,通过子路的轻率表现为下文批评作铺垫;第二层次,让冉有、公西赤述志,通过他们谦虚谨慎的表现,突出以“礼”治国;第三层次进入佳境,由曾晢用画面描述抱负,融教化治国与陶冶性情为一炉。 孔子要大家说说自己的志向,曾晳并没有说出什么志向,只是描绘了一幅春游图,孔子还赞成他。我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春秋战国是一个特定的时期,大动荡,大变革,风云变幻,社会动乱,战争频繁。孔子等人对这样的现实不满,期望治世太平。这幅春游图表达了曾晢的志向,也暗合了孔子的理想。曾晢的用世精神不比前三者差,且表达得比较含蓄,“言之有文,行而远矣”,教化礼乐寓于其中,所以,深得孔子称道。 公西华“言志”之后,孔子说“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是什么意思? 对于公西华的思想,孔子认为是一个大政治家的见地,只是话说得非常谦虚罢了。主持“宗庙会同”,操办各国国君参加的联合会议,事关重大;公西华还说是小意思,学习学习。

讲得谦虚,志向并不小。所以孔子反问,如果这是一件小事,天下还有什么大事呢?孔子不是否定公西华志向,而是肯定公西华具有以礼从政的素养与才干。 孔子为什么笑子路?是不是否定他的志向?子路说的是国家大事,是一种大英雄、大政治家的事业;但要有文化基础,要有学问修养,不应该那么简单;可他大言不惭,一点都不谦让,自认为很行,孔子才笑他。至于他说的那个治理国家的理想并没有错,孔子并不否定;只是笑他太自满、太轻率。 孔子“吾与点也”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尽管子路、冉求、公西华的志向彼此不全相同,但总离不开自我英雄主义,即“我可以如何,我要如何……”,而且都偏于直接从政治着手。但曾皙就不同了,同样希求大同之世,但成功不必在我,而着重在于文教德化方面;政治目的,不过在于求得富强康乐。一幅安详、自得的生活素描图含蓄地道出了孔子的心事,所以孔子感叹:“吾与点也!” 孔子的精神品格---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孔庙 孔子的精神品格---安贫乐道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孔子的精神品格---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的精神品格---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孔子的精神品格---为政以德 同孔子的仁说和礼说相联系,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关于儒家学说一、中国儒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以孔子、孟子、荀子等为代表的先秦原始儒学 儒出身于"士",又以教育和培养"士"("君子")为己任。"士"者"仕"也。孟子说:"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孟子·滕文公下》),意思是说,士出来任职做官,为社会服务,就好像农夫从事耕作一样,是他的职业。荀子在讲到社会分工时,也把"士"归于"以仁厚知能尽官职"(《荀子·荣辱》)的一类人。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讲,原始儒家学说也可以说是为国家、社会培养官吏的学说,是"士"的文化。原始儒学的主要内容都是关于"士"的修身方面的道德规范和从政方面的治国原则。而且,从孔子、孟子到荀子,他们所提出的各种道德规范和治国原则,都是十分具体的、为人处世中践行的规范和原则,而不是一般的抽象的形上学原理。

人们称孔子之学为"仁学"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孔子是把"仁"作为士君子最根本的道德规范来要求的。 原始儒家在先秦春秋末至战国时期,是社会上具有广泛影响的"显学"之一。他们提倡的道德修养学说在"士"阶层中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他们设计的理想政治制度和治国原则,则因其主要精神,即一统天下和礼义王道为上等,太脱离当时诸侯称霸、群雄割据的社会现实了,因而始终没有能得到当权者的赏识和采用。所以,原始儒家学说与以后成为实际社会制度依据的儒学不同,它还只是一种关于道德修养和政治理想的一般性学说。

本文由某某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xinguoxue.cn/rujiasixiang/284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