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儒家思想 > 儒家哲学

《中国哲学简史》:新儒家的思想精髓和代表人物

《中国哲学简史》:新儒家的思想精髓和代表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让我们继续共读《中国哲学简史》,今天要带大家了解的是:新儒家的思想精髓和代表人物。

公元589 年,中国经过了数个世纪的分裂之后,又由隋朝统一起来,隋朝经历了短暂了30多年,在公元618年又被唐朝取而代之。隋朝虽然只有短短几十年《中国哲学简史》:新儒家的思想精髓和代表人物,但是在中国文化和思想发展史上可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因为正式的科举制度就是始于隋朝。虽然之前我们讲到,考试制度始于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而真正意义上的科举考试制度是从隋朝隋炀帝时期开始的,这一制度直到公元1905年清朝光绪年间才被废除,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300多年之久,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01

好了,让我们再回到唐朝。唐朝是一个强大的高度集中的皇朝。唐代在文化上、政治上都是中国的黄金时代,有“盛唐”的美誉,其繁荣程度可与汉代媲美,甚至在某些方面又超过了汉代。

在这一时期,儒家思想再次成为了官方正统思想,其地位也被再一次推向顶峰。公元622年,儒家经典占支配地位的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年重新建立起来;公元628年唐太宗李世民命令在太学内建孔庙,公元630年他又命令学者们准备出儒家经典的官方版。这项工作的一部分,是从前代浩繁的注释中选出标准的注释,再为标准注释作疏。然后皇帝以命令颁布这些经典正文及其官方注疏,在太学里讲授。经过这一系列的调整,儒家又被重新确立为国家的官方教义和中华的正统思想。

但这时候,儒家表现在孟子、荀子、董仲舒等人著作中的活力早已丧失。虽然他们的经典原文都在,后世的注解也很多,但都不能满足时代的精神兴趣和需要。而随着公元3,4世纪道家的复兴和佛教传入之后,人们变得对于形上学问题、超道德价值,或当时称为性命之学的问题,比较有兴趣。关于这些问题的讨论,虽然在儒家经典《论语》、《孟子》、《中庸》,特别是《易经》中已经不少。可是,这些经典都需要真正是新的解释和发挥,才能解决新时代的问题。当时尽管有皇家学者们的努力,仍然缺乏这样的解释和发挥。在这样的背景下,儒家思想急待新的领军人物。

韩愈

02

韩愈和李翱是唐代后半叶的两个儒学大家,他们的真正贡献是重新解释了《大学》和《中庸》,成为了新儒家的代表人物。韩愈出生于公元768年《中国哲学简史》:新儒家的思想精髓和代表人物,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李翱出生于公元772年,也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而“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而李翱师从韩愈,并学习古文儒家哲学学习,还协助韩愈推进古文运动,两人亦师亦友。在思想上,李翱一生崇儒排佛,认为孔子是“圣人之大者也”,主张人们的言行都应以儒家的“中道”为标准。

前面讲到新儒家是先秦儒家理想派的继续,特别是孟子的神秘倾向的继续。新儒家的主要来源可以追溯到三条思想路线。

第一,当然是儒家本身。

第二,是佛家,包括以禅宗为中介的道家,因为在佛家各宗之中,禅宗在新儒家形成时期是最有影响的。在新儒家看来,禅与佛是同义语;前面已经讲过,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新儒家是禅宗的合乎逻辑的发展。

第三,是道教,道教有一个重要成分是阴阳家的宇宙发生论。新儒家的宇宙发生论主要是与这条思想路线联系着。

这三条思想路线是异质的,在许多方面甚至是矛盾的。所以,哲学家要把它们统一起来,这种统一并不是简单的折中,而是形成一个同质的整体的真正系统,这当然就需要时间。因此儒家哲学学习,新儒家的开端虽然可以上溯到韩愈、李翱,可是它的思想系统直到11 世纪才明确地形成,这已经是宋代最繁荣的年代了。宋代新儒家把这《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并称为《四书》,并将它们作为新儒家思想的经典基础。宋朝是唐朝灭亡后经过了一段混乱分裂时期而重新统一中国的。而这一时期的新儒家,主要兴趣在于“宇宙发生论”。宇宙发生论是新儒家为了解释“世界的本质”“世界是怎样形成的”之类问题而发展起来的学说,其中最著名的三个代表人物是周敦颐、邵雍和张载。

周敦颐

第一个讲宇宙发生论的新儒家哲学家是周敦颐,周敦颐是“北宋五子”之一,是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他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为后世的理学家反复讨论和发挥,构成理学范畴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他研究和发挥了《易传》中的观念,再用道家的图表示出来。他画的“太极图”,解释名为《太极图说》。《易传》的《系辞传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图说》就是这个观念的发展。它虽然很短,却是后来儒学集大成者,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宇宙发生论的基本提纲。朱熹如果不是新儒家最大的哲学家,也是新儒家最大的哲学家之一,后面我们会专门讲到。

如果说佛家的最终目的是教人怎么成佛,那么新儒家的最终目的是教人如何成为儒家的圣人。佛家的佛和儒家的圣人的区别,在于佛必须在社会和人世间之外提升精神修养,圣人则必须在社会关系之内提升精神修养。中国佛学的最重要发展,是企图降低佛教固有的出世性质。

照新儒家的说法,心无欲,则如明镜,总是能够立即客观地反映面前的任何对象。镜的明,好比心的“明”;镜的立即反映,好比心的“通”。心无欲,则对于外来刺激的自然反应,落实在行动上都是直的。由于直,所以“公”;由于公,所以一视同仁,也就是“溥”。这就是周敦颐提出的怎样成为圣人的方法,也就是像禅僧的方法一样:自然而生,自然而行。

邵庸

第二位宇宙发生论的哲学家是邵庸,他是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也是“北宋五子”之一。邵雍是两宋理学奠基人之一,邵雍的哲学思想受到《列子》、《庄子》的影响,在吸收道家易与汉代《易》学思想成分的基础上,形成了对《周易》的独到理解。他的宇宙发生论与周敦颐的略有不同,也是从《易经》中发展而来,也是利用图解说明他的理论。邵雍认为宇宙的本原是太极,太极生出天地,天生于动,地生于静。

邵雍按照象数,把天地从始至终的过程区分为元、会、运、世,以此为宇宙历史的周期,一元实际上就是一年的放大,宇宙一个周期共十二万九千六百年。邵雍断定,世界的历史,以此为周期,由兴盛到衰亡,周而复始,循环不已。天形成于元的子会,地形成于丑会,人产生于寅会。人类历史发展到第六会已会,即尧之世,达到了兴盛的顶点;从午会即第七会开始,便由盛而衰,这是夏、商、周到宋的历史时期;到了亥会即第十二会,天地归终,万物灭绝。另一元,也即再一周期又将开始。在一个周期内,历史是退化的,由尧至宋,经“皇、帝、王、霸”四个阶段,一代不如一代。这是有点神秘主义的历史观。

张载

《中国哲学简史》:新儒家的思想精髓和代表人物

第三位宇宙发生论的是新儒家哲学家张载,他是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他也是在《易传》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宇宙发生论。不过是从另外一个观点提出的。在他的观点里,特别强调“气”。它在后来的新儒家宇宙发生论和形上学的理论中,越来越重要。“气”这个词,比较抽象,有时候也很具体,接近于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质料”的概念,与柏拉图的“理念”和亚里士多德的“形式”相对里立。“形式”规定“质料”,比如房子这个概念就是“形式”,而组成房子的木头就是“质料”。而张载的“气”的概念,是指原始的混沌的质料,一切个体事物都由它构成。然而当它的意义很具体的时候,它是指物理的物质,一切存在的个体的物,都是用它造成的。

《中国哲学简史》:新儒家的思想精髓和代表人物

他在其主要著作《正蒙》中写道:“气聚,则离明得施而有形;不聚,则离明不得施而无形”。意思是:气聚,就形成具体的万物;气散,就造成万物的消亡。《正蒙》有一段特别有名,叫做《西铭》,因为张载曾将它单独地贴在书斋的西墙上,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张载以为,由于宇宙万物都是一气儒家哲学学习,所以人与其他的物都是同一个伟大身躯的一部分。我们应当事乾(天)如父,事坤(地)如母,把一切人当做自己的兄弟。我们应当推广孝道,通过侍奉宇宙的父母而实行孝道,侍奉宇宙的父母也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每一个道德行为,只要对它有觉解,就是一个侍奉宇宙的父母的行为。

好了,今天我们讲到了,到了唐代后期,虽然儒家思想已经成为官方教义,但也受到了道家思想和佛学的冲击,而以韩愈和李翱为代表的儒学思想家,提出了“古文运动”倡导恢复古代儒家道统,开创了新儒家学说,而后来宋代的一大批新儒家学者,在此基础上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学说,其中最为有名的是他们对宇宙本原的探讨。代表人物包括周敦颐、邵雍和张载。新的儒家思想延续了孟子的理想主义思想,同时也增添了更多道家和佛学的神秘主义色彩。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小播读书”或分享给您的朋友。

本文由某某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xinguoxue.cn/rujiasixiang/370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