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儒家思想 > 儒家智慧

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尚书》的重要史料

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尚书》的重要史料

《尚书》是儒家五经之一,原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帝王之书”,为一部多体裁上古历史文献集,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尚书》是我国历代国家治理的“政治课本”和理论依据,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历史文献,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自汉以来,《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修的“大经大法”,在历史上很有影响。《尚书》相传由孔子编定,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的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挑选出100篇,这就是百篇《尚书》的由来。《史记 孔子世家》也说到孔子修《书》。相传孔子编成《尚书》后儒家智慧是什么,曾把它用作教育学生的教材。在儒家思想中,《尚书》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尚书》在作为历史典籍的同时,向来被文学史家称为中国最早的散文总集,和《诗经》并列。《尚书》是中国古代散文已经形成的标志,后来春秋战国时期散文的勃兴,是对它的继承和发展。

《尚书》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 “尚书”一词的本义是指中国上古皇家档案文件的汇编。“尚”,“上”也,表示尊信的意味;《尚书》据说就是“上古帝王的书”,即 “公开的皇室卷宗”。《尚书》包括了虞、夏、商、周四代皇室文献,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也有记事的。该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汉人传说先秦时《书》100篇,每篇有序,题孔子所编。《尚书》所录,为虞、夏、商、周各代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其中虞、夏及商代部分文献是据传闻而写成;“典”是重要史实或专题史实的记载;“谟”是记君臣谋略的;“训”是臣开导君主的话;“诰”是勉励的文告;“誓”是君主训诫士众的誓词;“命”是君主的命令。秦汉以后,各个朝代的制诰、诏令、章奏之文,都明显地受它的影响。今天来看,绝大部分属于当时官府处理国家大事的公务文书,准确地讲,它应是一部体例比较完备的公文总集。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挟书令》,烧天下诗书及诸侯史记,禁止民间收藏图书,原有的《尚书》抄本几乎全部被焚毁。西汉初存29篇,因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称《今文尚书》。西汉时期,鲁恭王为了扩展自己的宫殿,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了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的字体书写的,那时恭王肃然起敬,不敢再拆房子,并且将这些书都交还孔子的后人孔安国,人们称之为古文《尚书》。另有相传东晋梅赜所献的《古文尚书》。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就是《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的合编本。 《尚书》在汉武帝时被列为儒家五经之一儒家智慧是什么,是科举取士的必读之书。 《尚书》最引人注目的思想倾向,是以天命观念解释历史兴亡,以为现实提供借鉴。这种天命观念具有理性的内核:一是敬德,二是重民。《尚书》要旨:其一,在明仁君治民之道。春秋之世,圣王不作,暴君迭起,人民困于虐政,备受痛苦。为救危世,感化当世人君,史官作《书经》一书,希人主得尧、舜、禹、汤、文、武之道,使天下享尧、舜、禹、汤、文、武之治。因此,阐明仁君治民之道是《尚书》的第一要旨。其二,在明贤臣事君之道。周室东迁之后,人臣之事君,远不如往古儒家智慧是什么,乱臣杀君之事屡见不鲜。史官作《周书》,记古贤臣事君之道,以使后世取法。

《尚书》中的精华与儒家智慧

1、知人则哲

能识别人就是聪明。

2、政贵有恒

政令、政策重在长久不变。

3、习与性成

我们常说习惯决定命运,习惯决定性格。

4、作德,心逸日休

积德作好事的人,心地坦然,无忧无虑。事情一天比一天顺心。《尚书·周官》还有“作伪。心劳日拙”一句。意思是:弄虚作假干坏事的人,用尽心机,藏奸饰伪。处境却越来越窘迫困难。

5、满招损,谦受益

自满招来损害,谦虚使人得益。这两句上古传下来的训诫,言筒意赅,对比鲜明,表现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至今仍使人受益不浅,可用作座右铭。

6、诗言志,歌永言

诗用来表连人的思想感情,歌是通过咏唱的语言,抑扬顿挫地把这种思想感情表达出来。

7、作伪,心劳日拙

弄虚作假的人费尽心机,处境越来越困窘。“心劳日拙”,现已成为成语而常被引用,意思是耍尽小聪明,使尽坏心眼,最后不但没有得到好处,处境反而越来越糟。8、树豫务滋,除恶务本

培养高尚的品德,一定要不断地进行;清除邪恶的东西,必须从根本上铲尽。

9、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花言巧语,阳奉阴违,貌似恭敬,实际上对上天轻慢不敬。

10、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不注重小节,最终必然累及立身的大德。

11、罔游于逸,罔淫于乐不可游荡于安逸,不可过分地享乐。这两句可用于告诫人不可过分沉溺于安乐。

12、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堆造九仞之高的高山,因只欠一筐土而不能完成。

13、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遇事多问的人就会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人会使自己知识贫乏。

14、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大意:一时过失,虽大也可以宽恕,明知故犯,虽小也要惩罚。

15、任贤勿贰,去邪勿疑任用贤才不能三心二意,废除奸邪不可举棋不定。

16、蓄疑败谋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尚书》的重要史料,怠忽荒政猜疑积蓄得多了就会败坏预先的谋划,怠惰疏忽就会荒废国家的政事。

17、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能够辛勤地为国效力,能够节俭地操持家政。成语“克勤克俭”就本于此,意思是又勤劳,又节俭。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18、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每天勤勤恳恳,不敢安闲逸乐。这两句可引用形容或描写有些人对工作和学习非常刻苦,经常孜孜不倦,辛勤努力。

19、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了。

20、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基础,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就能太平。

21、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这两句是说对待别人不应过于苛求。要看到人家的长处,优点;而对待自己要严格,要经常认识自己的不足。

22、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控制社会秩序于没有发生动乱之时,保护国家安全于没有发生危机之时。

23、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24、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没有根据未经考查的话不要听,没有征询过意见的谋划不能采用。

25、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蹈虎尾和涉春冰,都是比喻身临险境的。心中怀有深深的畏惧,好像踩着了老虎尾巴和在春天即将融化的薄冰上行走一样。

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尚书》的重要史料

2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自然界发生的灾祸,还可以设法防范避开;自己造成的灾祸,就无法逃避了。这本是商朝国君太甲痛悔自己的过失引咎自责的话。

27、人之有能有为,使羞其行,而邦其昌

对于那些有才能、有作为的人,要让他们贡献自己的力量,使你的国家昌盛。

28、歼厥渠魁,胁从罔治

要打击那些首要的罪犯,被胁追、受引诱而跟人作坏事的人,可以从轻惩处或不予惩处。

29、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余

喜爱那个人,就连他屋上的乌鸦都觉得可爱;厌恶那个人,就连他村里的墙壁都令人生厌。

30、旧染污俗,咸与惟新久染恶习而本无恶心的人,都可以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

31、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尚书•商书•说命中》

做事情,就要有准备,有准备才没有后患。

32. 不役耳目,百度惟贞。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尚书•周书•旅獒》

不被耳朵和眼睛等感官欲望所役使,百事的处理就会适当,把心思放在戏弄人上就会丧失道德,把心思放在玩弄器物上就会丧失大志。

33. 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尚书•周书•君陈》

一定要有所忍耐,那才能有所成;必定要有容纳的雅量,道德才会广大。

34. 德日新,万邦惟怀。志自满,九族乃离。——《尚书•商书•仲虺之诰》

德行日日更新,万国也会归附;如果骄傲自满,亲戚也会疏离。

35. 夙夜罔或不勤,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尚书•周书•旅獒》

早晚不努力勤奋地工作,不注意小节和作风,终究会掩盖或否定自己的成绩和功劳,损害大德。这犹如造九仞高的山,只因差一筐土而无法成功。

36. 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尚书•周书•周官》

积德做好事的人,心地坦然,无忧无虑,事情会一天比一天顺心。弄虚作假干坏事的人,用尽心机,藏奸饰伪,处境只会越来越窘迫困难。

37. 树德务滋,除恶务本。——《尚书•周书•泰誓下》

培养高尚的品德,应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不断提高;铲除邪恶必须雷厉风行,果断坚决,除恶务尽。

38. 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出处】《尚书•夏书•五子之歌》

对待人民只能亲近,不可怠慢。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安宁。

39.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尚书•周书•蔡仲之命》

上天对人没有亲疏之分,它只佑助德行高尚的人;民心向背没有定规,它只归附仁爱之主。做善事的方法虽然各不相同,结果却都会达到安治;作恶的方法虽然也各不相同,但结果都会走向动乱。

40.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商书•仲虺之诰》

遇事多问的人就会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人只会使自己的知识贫乏。

41. 百姓不亲,五品不逊。_《尚书•虞书•舜典》

百姓之间互不亲近,提倡尊老爱幼也不会顺利。“五品”谓“五常”,所谓“五品”,是指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五种关系。

42.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商书•伊训》

对于别人不求全责备,检查自己总觉得像是有某些不足。

43. 旧染污俗,咸与维新。——《尚书•夏书•胤征》

久染恶习而本无恶心的人,都可以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

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尚书》的重要史料

44. 静言庸违,象恭滔天。——《尚书•虞书•尧典》

花言巧语,阳奉阴违,貌似恭敬,实际上是对上天轻慢不敬。

45. 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周书•周官》

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现常用“墙面而立”比喻不学无术。

46. 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尚书.舜典》

性格正直而温和,待人宽厚而严谨,性情刚毅但不去欺负别人,态度简约但不傲慢。

47.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尚书•商书•说命中》

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了。

48.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尚书•虞书•大禹谟》

没有根据未经考查的话不要听,没有征询过意见的谋划不能采用。

49.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尚书 尧典》。

公正能发扬才智美德,使家族亲密和睦。家族和睦以后,又辨明百官的善恶。百官的善恶辨明了,又使各诸侯国协调和顺。 50.视远惟明,听德惟聪。 能看到远处,才是视觉锐利;能听从好话,才是听觉灵敏。 51.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就好像把网结在纲上,才能有条理而不紊乱。 52.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尚书 大禹谟》。

没有经过验证的话不轻信,没有征询过众人意见的谋略不轻用。 53.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 周官》。用公正消灭私欲,人民就会信任归向执政者。

54.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 五福的说法,出于《尚书 洪范》。

55. 有容德乃大,无欲心自正。——《尚书》

56. 政贵有恒,辞尚体要,不惟好异。商俗靡靡,利口惟贤,余风未殄,公其念哉!——《尚书毕命》

为政贵在有恒,言辞崇尚精要,不要去追求那些喜好奇异的东西。商人的风俗非常浮华,他们把能言善辩的人当作贤人,这样的风俗还没有完全灭绝,毕公您要注意啊!

57. 我闻曰:‘世禄之家,鲜克由礼’。以荡陵德,实悖天道。敝化奢丽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尚书》的重要史料,万世同流。——《尚书毕命》

我听说:“世代领有俸禄的人家,很少能够真正用礼的”。以放荡的行为来凌驾于德行之上,这实在是违背天道的。那种奢华的鄙陋风俗,其实万世以来都是一样的。

本文由某某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xinguoxue.cn/rujiasixiang/614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