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儒家思想 > 儒家哲学

儒学经典文献《大学》《中庸》篇主旨重点在于阐述

儒学经典文献《大学》《中庸》篇主旨重点在于阐述

儒学经典文献《大学》《中庸》在思想内容上相辅相成,都是弟子们对孔子生平言论和思想的归纳总结。仁德是儒学倡导的核心思想,《大学》篇主旨在于阐明人生发展的目标和路径,《中庸》篇主旨重点在于阐述人生行为遵循的原则。从表述方式和思想脉络上,这两篇文章的结构和手法相似,显然不同于亚圣孟子行文的叙议风格,成文时间较为接近;从经典引用上,《大学》更多引用《诗经》来表意,《中庸》更多引用孔子言论,后者成文时间应晚些;从思想逻辑上看,《大学》的构架清晰完整,《中庸》的构架连贯性令人感觉有些模糊,影响到后人对文章内涵解读的准确度。

《中庸》最值得大家商榷的是对“中庸”内涵的理解,从字义上辨析,“中”有两个基本的字义:用作名词时是指地位居中、核心的意思,如中间、中央;用作动词是达到、恰好的意思,如中靶、适中;此外,河南方言中的“中”还有“好”或“认同”的意思。“庸”古同“佣”,有雇佣、平常的意思;《说文解字》中的字义是:用也,从用从庚;现代字义解释为平常,不高明的意思,如“庸俗”“平庸”,有低贬之义。人们正常理解“中庸”含义为:不偏不倚、调和折中、过犹不及,但整个篇章中所表达的内涵不停留于此。古人格物致知,以天地养育万物和谐状态来指导人生行为中正有度,在天地以中和,故人生行中庸,从文章内容表述上看,首段重点阐述了“中和”的行为指导原则,后文中就直接采用“中庸”这个词汇,更多内容在于阐述人生如何能够实现中(zhòng)而为用,从德行、孝道、礼制、治国、道德、修养等方面一一铺陈。因此说,中和是中庸之基础,而中庸包含了德行目标、身心修养、孝行礼制、齐家治国等具体行为,“中和之道”或“中庸之道”的涵义可以理解为:以中和作为人生的行为原则,正确把握住事物的核心关键和行为的方式尺度来践行于人生发展和社会治理。

儒学经典文献《大学》《中庸》篇主旨重点在于阐述

华夏古文化以感性思维观天地而察人事,以天地养育之德而定人生德行目标,以天地运行之道而定人生行为之道。君子和同天地养育之德,《大学》开篇就明确人生德行目标;君子和同天地运行之道,《中庸》开篇就阐明人生行为原则。“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传统释义大多将“率性之谓道”理解为:遵循本性称之为道路,这偏离了儒学强调修身慎独的宗旨,应理解为:引导培养良好品行是人生道路,让人理解修身立命的道理称之为道德教化,然后人生才能够中而用之。玉不琢不成器,率性是华夏德育文化的根本立足点,人文思想强调道德构建;而随性是西方近代人本主义强调自由的思想观念,人文思想强调权力追求。“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指出天地之间四季运行因为中正和谐而养育万物,德行高尚的人要修养自我达到中和的状态,也就是心理上追求:中正、稳实;行为上追求:适当、节度。“中”指行为方式和状态的正确性,内涵包括:客观正确的人生态度,把握事物的核心关键,持有冲淡平常、中正稳实之心,这是儒家思想重要的人生境界追求,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表达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与老子倡导的“宠辱不惊”心灵修养类似;“和”指行为方式和状态的融洽性,内涵包括:适度守节、行为得体、顺势而为、方法得当,譬如说,性情温和、家和万事兴、政通人和等。儒家思想认为,践行中和之道的途径是待人接物中正谨慎、适度守节、自我约束、内省自律,尤其是要做到慎独。这与《大学》中指明修身要端正心态相一致,明确了行为和情感的表达要适度守节而达到“和”之境界。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儒学思想对修身方法的认知:修知、修心、修行。平常在有人监督的场合时,人心理上受羞耻心约束而行为上能够自敛儒家哲学思想的内涵,在没有人监督时容易放纵自我欲望和行为不当,因此,儒家修身反复地强调要“慎独”,只有慎独内省才能够彻底去除内心杂念,做到表里如一,达到心灵纯正的状态,这种认知对于现代教育、人生成长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儒学经典文献《大学》《中庸》篇主旨重点在于阐述

儒学经典文献《大学》《中庸》篇主旨重点在于阐述

源于对自然现象的感性认知,若说老子的人生行为主张是“清净无为”,那么孔子的人生行为主张就是“中正和谐”。孔子认为,中和之道内涵宏大、深远、细微,可以说,大至天地运行、国家治理,小至夫妻生活、个人行为,涵盖天下事物。对中和之道的内涵,若说做人做事不要偏激、走极端,一般人都能够明白儒家哲学思想的内涵,但若要掌握事物关键而达到中正和谐,即便是圣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因为个人的行为常受到主观性认知、欲望及情绪的控制。对于人生践行道理而言,常常知易行难,就如远看高山易而攀登顶峰难,有时候没有特殊心境体悟,人很难真正悟透语言的深刻内涵,就如道家修身之道让人感觉高深玄奥,中和之道同样宏大、深远、细微,因此,孔子感叹说中和之道世上很难达到,后文中又强调,不论是由诚而明还是由明而诚,是自然而然还是践悟实现,只要最终能够达到中和之道就可以。除了通识性认知,针对人生行为操守而言,孔子认为中和之道的内涵既不是单纯的宽恕德行或者刚强性格,更非逃离生活,而是守道顺境立世处事,不改变人生志向,恪守道德信念,或者说人生应和同于天地德行,坚持操守、顺势而为、固守不移才能到达中和之道。也就是强调,人生践行道德需要操守,人生信仰需要坚守。因此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传统文化思想一般都具有两方面基础性价值:一是引导心理发展,二是指导人生行为。儒家追求中和之道的行为准则对于社会和人生发展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儒家哲学思想的内涵,若细想一下,现代教育提倡做人培养诚实、谦虚、谨慎等品质,这些人格要求其实都包含在中和之道内。人生没有绝对的率性自由,心灵发展的道德目标与人生行为方式相辅相成,行为模式构建是文化重要内容,无规矩不成方圆,现代社会人生行为指导仍是个重要的文化命题。

儒学经典文献《大学》《中庸》篇主旨重点在于阐述

道家提倡“水德”,儒家提倡“仁德”,水德润物无声而滋养,仁德关照民众而泛爱,儒、道两家思想的根基均以立德为本,人生修养上互为补充。华夏文明精髓于立德文化,追求人与自然性质和同,以德为本、以德为先、以德修身、以德齐家、以德治国。而西方基督教是契约文化,神与人之间立的是约定和戒条。相比较,华夏文化内涵更加宏大高远,本深道远,因此,西方基督教受近代自由理性思想强烈冲击被削弱儒学经典文献《大学》《中庸》篇主旨重点在于阐述,儒家文化受现代文明思潮影响依然根深蒂固,内在指导人生的重要价值已经固化成为本民族的心理定势,具有高度的认同感。道家修德目标于涵养性命,儒家修德目标于成就人生,因而,道家逃离社会隐逸于山林,儒家热爱家国风云于社会。孔子认为道家思想深奥,但不符合中和之道,不可取,因此说:“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这也是儒家文化能够长期成为中国社会主流思想的重要原因,不能简单定性为帝王尊崇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学问。儒家思想观念上有强烈的人文情怀,认为人生有德才有得,只有德行深厚才能获得名望、财富等福报,并且远以舜、近以周文王作为典范。这种思想观念中隐藏着浓厚的天命和等级观,认为君子治人治国,做大事成大业,福禄厚远;小人劳力务工,做小事而求生,苟且营生,儒家束缚于天命思想而缺乏人生平等理念是历史上被道家、墨家批判和近代人诟病的重要原因。德行修养对于人的自身发展有帮益,良好的德行对于成就事业有帮助,所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但德行与福禄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如孔子最欣赏的弟子颜回,安贫乐道,品德才学都很显著,但却穷困而短命。人生拥有美好的德行固然重要,境随心转而改变人生发展格局,但儒家因德获福的观念并不完全可取,人们常说劳动致富、江山是打下来的,人生的财富、地位是努力追求而来的。

孔子认为中和之道就在生活实践之中,衡量行为是否恰当的最简单方法是推己及人,“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也就是现在说的同情心,这是让人遵守基本道德简单易知的方法,也是国人教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践行中和之道,情感上,在于孝顺父母、效忠君王、敬重兄长、诚信朋友;行为上,在于谨言慎行、言行一致、忠厚诚实;心理上,在于中正稳实、立足现实、坦荡从容、不怨天尤人、没有非分之想;方法上,在于从近处出发、立足于家庭、修身而和家。文章中盛赞了以孝行闻名的舜、创周礼制的文王以及子孙的德行功绩,借以阐述践行中和之道要品德高尚、内心真诚、亲民重孝、恪守礼制等,从中也可以看出孔子心理上对祭祀和礼制的极为重视,儒家思想引领下构建起国人浓重的宗族传承和尊崇礼制的思想。在国家管理人才任用上,孔子认为作为君主要有仁德大义、任人唯贤、尊卑等级。人遵循中和之道要“五达道,三达德”,“五达道”明确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种人际关系的情感取向,而“三达德”明确了人生要有智慧、仁爱、勇敢的三种品行,指出达德的办法是:学习、践行、知耻。通过修养自我、推己及人拥有治理才能。提出治理国家和天下的九条纲要:修养自我、尊崇贤人、亲爱亲族、敬重大臣、体恤群臣、爱民如子、招纳工匠、优待远客、安抚诸侯。从文章结构有些散碎的表述中,可以发现儒家践行中和之道途径回归到《大学》的人生发展道路上,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是更加具体细致阐述这四个方面要求,完善构建起儒学之人生道德纲要。

儒学经典文献《大学》《中庸》篇主旨重点在于阐述

儒学经典文献《大学》《中庸》篇主旨重点在于阐述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道前定,则不穷。”儒学思想中实现人生发展的途径可归结为:修身先致知、知致以明德、明德可修心、修心先正心、正心必诚心、诚心而守信、守信才有位、有位方有为。如何能够去实现人生中而用之,孔子认为,守信才能取信于人,取信于人才能得到他人信任,得到他人信任后才能有地位,有地位后才能发挥自身才干,才能治国平天下。人伦是社会基础,父母对子女有养育之恩,从情理上子女当知恩图报,若人心不能够真诚,就不能真心孝顺父母,那肯定不会到他人的认可,也就不会得到他人的信任,那么就无法实现人生理想。“诚信”从字面上理解即诚实而守信,也就是信从诚中来,因此从逻辑上,让人信任就必须要真诚,那么人生心灵品质培养归根结底是要真诚,达到中和之道贵在一个“诚”字,“诚”是心灵对于恪守道德或者信念达到“至真、至实、至纯”的境界,这也是儒家思想重点强调的心灵修养境界,与慎独的行为要求相呼应。孔子认为,“诚”能够让人发挥出本性天赋、身心坚固执着,成就智慧道德、引领社会发展、成就养育万物,与天地德行相通,甚至可以知微见著、预测未来,所谓心诚则灵。即便以现代思维认知来看,“诚”依然是立身之本、立德之本、立行之本,人生若没有坚固执着的意志是难以有所成就的。大家思维中可能对儒家文化的等级制度、礼仪制度等方面的印象比较深刻,但真正的思想内核在于仁德、修身、作为等内涵,对人生心灵发展和生活道路实践有着重要、不可替代的引导价值。“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儒学博大精深的正确思想内涵仍需要我们领悟和传承。

《中庸》阐明最重要的思想是人生需要努力践行,追求知修与德行合一。“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指明真诚 之性要自我修养,中和之道要自我践行;“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指明人生要学修致用,成就自我品德修养并不够,要以真诚品性去成就事物,从而成就天地般德行目标,成就人生仁爱智慧至善德行,是内在德行与外在事物相融合的途径。儒学思想以天地养育万物的运行之道来指导人生,追求“天人合一”,立足于家国情怀而服务社会民众,主旨宏大深远,不同于其它以追求本我为目标的感性文化思想,文化的价值高低已自现、人心亦可自鉴。

儒学经典文献《大学》《中庸》篇主旨重点在于阐述

人的思维认知受生存环境和时代知识背景的限制,孔子的思想认知源于对古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儒学经典文献《大学》《中庸》篇主旨重点在于阐述,他身处于社会体制衰败、秩序走向混乱,礼乐崩溃的春秋战国早期,期望社会能够回归祥和安定盛世,因此“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他认为周朝礼制应当继承和发扬,希望大家恪守古训旧制而不变化,“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社会发展如浩荡的河流奔涌前行而不复返,与孔子理想比较,老子心中的理想社会回归更古远,春秋人们开始冶铁,铁器使用增强了战争的残酷性,混乱的社会局势短期内难以扭转,诸侯各国求存发展,孔孟以仁德学问治国得不到认同亦在情理之中。秦始皇重用法家以武力一统天下,又因苛政峻法丢失天下,汉高祖楚汉争霸获胜后吸取秦亡教训,仁德治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社会蒙蛮发展阶段,追求自我生存满足的欲望赋予了人性的极端自私性,因此,严格的等级制度依然被统治阶级欣赏,繁文缛节礼仪表达的尊卑带来心理满足,拥有忠君爱国、仁德执政情怀的群臣既是帝王的需要、也是民众的福祉,因而,儒家思想就成为了中国社会封建体制长期存在、持续发展的助推力量,文化思想能否成为社会主流既是人性的选择,亦是社会客观存在的需要。

本文由某某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xinguoxue.cn/rujiasixiang/759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