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诸子百家 > 法家思想

如何与正统儒家抗衡?和韩非:法、术、势三宝齐上

如何与正统儒家抗衡?和韩非:法、术、势三宝齐上

法家如何与正统儒家抗衡?商鞅和韩非:法、术、势三宝齐上

法家不是纯粹的理论家,而是积极入世的行动派,它的思想也是着眼于法律的实际效用。

在中国古代封建历史上,儒家思想一直是占据社会主流的正统思想,但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个时期,是法家思想占主导地位。这个时期就是秦朝的商鞅变法时期,在商鞅变法的推动之下,秦朝法家思想成为了推动整个秦国政治体系构建的主流思想。商鞅认为法家思想的法、术、势是法家思想的核心所在,他还认为时代是在不断进步的,不能一直用以前的方法来适应现在的政治发展需要,古旧的方法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潮流中必然要被抛弃,这也是商鞅坚持进行变法的主要原因。事实证明商鞅变法是绝对正确的时代选择,经过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实力开始大幅度的提升并迅速成为了战国七雄之一。而在商鞅变法的过程之后,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又升华了法家思想体系,使得法家思想在当时的战国时期起风生水起,法家所推崇的法治在一定程度上比较接近于现代社会的政治体系,这种法制的观念让社会各个阶层处在相对公平的社会环境之下,利于缓解社会矛盾并促进时代的发展。

如何与正统儒家抗衡?和韩非:法、术、势三宝齐上

法家的“法”

商鞅认为法、术、势是法家思想的三宝,同时这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是法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法家提倡法治,法治是与人治相对立的一种政治手段,以法治国是法家思想体现在政治政策中的根本。法家集大成者韩非曾说:巩固封建君主的统治地位,必须实行中央集权制。他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指出了中央集权制对当时建立统一的封建国家是必要的。法家的代表思想家都认为法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政治手段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的意义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的意义,如果不制定相关的律法政策,就不可能达到统治人民并建立封建专权的目的。法家在推崇法治的同时,非常反对进行人治,并且法家思想对于人治进行了坚决的批判,同时这也是儒家和法家思想在争论点上最突出的一个内容。法治要求的是用人为规定的一些条条框框来限制人的日常行为,一切都要以法为标准,人只是执行法治的一种工具和手段,而儒家思想家们所提倡的人治则强调现实社会中人们自身的道德素质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的意义,要求通过树立道德模范标准,并运用这种模范作用去感化世人,让世人按照这种道德模范标准进行生活。相比于法家相对独立且运行完善的法治体系来说,这种人治的方法实际上夸大了人的道德标准尺度,人治更想是一种存在于理想社会中的政治模式,在现实生活中很难真正施行下去。根据《法、术、势的区别》一文可知:“法家思想家们则认为,其一,人治的随意性大,没有一定的标准。其二,人治将国家、政治寄托在君主一人的才智上。然而一个人的才智、精力总是有限的。因此难免出现错误、过失。所以人治之中潜伏着政治动荡和政治危机的可能。其三,人治就要尚贤,而贤人对于统治国家和治理百姓来说并不是必要的。”如此的话,尚贤不仅会降低法的权威,更会导致贤与君争,影响君主的独尊地位,这是不能容忍的。总之,人治不能保证治理国家,制定完备的法律并严格执行才是治国之本。

如何与正统儒家抗衡?和韩非:法、术、势三宝齐上

其实以现代社会的观点来看,法治确实比人治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社会,就像这些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所叙述的内容一样,人治所存在的偶然性和随意性太大如何与正统儒家抗衡?和韩非:法、术、势三宝齐上,出现误差的可能性也太大,一旦人治出现问题的时候,很可能面对的就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而相比于人治来说,法治显然更符合人类聚居的社会,而现代社会中相对统一的法制模式也说明了法家思想家们的观点是可行且合理的。除此之外,法治最大的作用体现在公平性上,法其实是人们从日常事务之中所概括出来的一个共同准则,这种具有普遍性的准则实际上是一种公平性的体现,违背这种普遍准则的行为其实就是一种破坏社会公序的自私行为。法家思想中的法其本质就是在治理国家的时候坚持公大于私的准则,用一些条条框框去限制住每个人的职责和行为界限是法治的本根本所在。法家的思想家们认为在实行法治的同时,如果还会出现一些有悖于法治规则的行为,那么这些看似无所谓的行为,最终损害的还是处于统治阶层顶端的君主利益。商鞅认为实行法治实际上就是在让统治者通过掌握这种法治的规则来控制整个国家,其实说到底,这种法家思想的法治还是为了封建社会中的统治者利益所服务的,它看似公平的同时,实际上已经把人的三六九等在法治中区分开来了。根据《韩非子》一文可知:“明确公私界限,实现立公去私”。“定分”就是要明确每个人的职守和每种行为的界限。分定则公私标准明确,孰公孰私一目了然。定分可形成正常的秩序,所以成为治国的关键。分的内容包括君臣.上下、尊卑之分;职守之分;权限之分;赏罚之分等等。法把每个人分割开来又联系起来,君主掌握了法,就能有效控制整个国家。利出一孔,保证耕战政策的实施。

如何与正统儒家抗衡?和韩非:法、术、势三宝齐上

法家的“术”

术治是法家思想中关于统治阶层的内容,其中一部分是关于管理文武百官的知识,比如在选拔官员方面,法家思想所提倡的就是依照个人的能力进行官职的授予,对于一些真正有才能的人,要不吝啬于给他们更高的位置,对于一些并没有实际才干的文人则要彻底的去除,也就是说法家的术治讲究的就是提拔一些能够真正帮助君主治理政务的人才,同时这些人也不能损害统治者的根本利益。除此之外,法家还非常重视对于文武百官的考察,对于官员的职责一定要进行明确的划分,一些考察制度的奖惩标准就以官员的业绩为主要依据,制定相对严苛的考核以及官员升迁的标准是法家思想在术方面的主要内容之一。根据《韩非子》一文可知:“法家学派比较重视对于群臣百官的考核监寮。”提出对臣要‘正名责实”。韩非就特别指出,名的正与不正关系到天下的治乱,君主管理群臣百官一定要正名。韩非说的正名,指的是君主管理官员的手段,要求君对臣的职分守则作出明确的规定,并根据规定对臣的实际政绩进行检查,检查的结果作为奖惩的依据。在正名的规定下,群臣百官必须严格按规定为君主效力,做到“治不逾官,虽知不言”。正名显然已经成为君主手中的一种权术。”

除此之外,对于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法家也有相关的规定。法家思想虽然提倡君主在进行决策的同时,要听取臣子们的意见以帮助自己更好地把握问题解决的方法以及正确的发展方向,但同时,法家思想也认为君主拥有独断专行的能力,也就是说最终的决策权还是由君主独自掌握,听取意见只是他的一种手段,独断专制才是封建社会统治者的根本手段。除此之外,一些权谋之术也是术治主要内容之一,术治的目的就是保护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制度的实施和发展,维护统治者的根本利益是术治的本质。

如何与正统儒家抗衡?和韩非:法、术、势三宝齐上

法家的“势”

根据《韩非子》一文可知:“势指权势”。韩非对势的内容作了细分。他认为,势包括自然之势和人为之势。自然之势指在既定条件下运用权力。人为之势则是“所得而设之势”,指在可能条件下能动地运用权力。君主本身就是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这种权势就是自然之势。但这种势是客观的、既定的,不是韩非所强调的重点。韩非看重的是人为之势,他又把人为之势分为聪明之势和威严之势两类。前者指君主要善于化天下人之聪明为自己之聪明,使天下的才智为自己所用;后者指的是君主要保持其政治上的威严。法家思想非常重视权势在政治中的作用,在古代封建君主专制的情况下,谁拥有的权利最大谁就能够成为真正的皇帝,要想维护君主专制的家天下就必须要保证最大的权力集中在一家的手中。也就是说法家思想已经意识到了君主集权制的作用和重要性,势所有强调的其实就是古代封建社会中所谓的帝王之术即平衡权术。他所认为的势,主要是指君主手中的权势和权威。他认为,君握柄以处势,故令行禁止。柄者,杀生之站也,势者,胜众之资也。凡明主之治国也,任其势。韩事实上,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之中,即使儒家思想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却依旧没能避免统治者对于法家思想的应用,单从统治者角度来看,法家思想才是统治天下的根本,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延续和发展都依靠法家的法、术、势才得以实现。

如何与正统儒家抗衡?和韩非:法、术、势三宝齐上

总结

纵观整个古代封建社会,法家的法、术、势才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根本所在,儒家思想虽然占据主流,但实际上那只是统治者控制百姓的一种手段而已,法家的思想才是维护庞大的社会机构正常运行的铁腕手段。战国时期法家先贤李悝、吴起、商鞅、申不害、乐毅、剧辛相继在各国变法,推崇法律高于权力,法律至上,废除贵族世袭特权,可以使平民通过开垦荒地、获得军功等渠道成为新的土地所有者如何与正统儒家抗衡?和韩非:法、术、势三宝齐上,让国人平民有了做官的机会,瓦解了周朝的等级制度,从根本上动摇了靠血缘纽带维系的贵族政体。

参考文献:《法、术、势的区别》、《韩非子》

本文由某某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xinguoxue.cn/zhuzibaijia/339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