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诸子百家 > 兵家思想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如何应对战国时期的战争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如何应对战国时期的战争

孟子生活的时代已经进入激烈的战国纷争时期。各国的矛盾由春秋时期的蓄势待发,转变为兵戎相见,大大小小的战争经年累年,绵延不断。战争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规模巨大的战争,如长平之战一次可以夺走数十万人的生命,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战争也给一些诸侯国的生存带来了威胁。面对着社会的动荡,大大小小国家的兴衰更替。法家等主张富国强兵以自保,并在自身强大的时候对外实行兼并、扩张。韩非子、商鞅等人在各国推行富国强兵的改革,在各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孟子却去反思产生这种乱局的原因:“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离娄上》),又说:桀、纣丧失天下是因为失去了民众的支持。可见,孟子以史为鉴把很多诸侯国的衰落和灭亡归结为统治者对民众施暴,统治者失去民心。统治者失去民心的后果就是国亡身死。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如何应对战国时期的战争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这种结果的发生呢?在《梁惠王上》中,孟子就为统治者开出了药方:劝统治者施行仁政,在社会上建立良好的人伦关系。面对外侵内扰,仁政无敌于天下,统治者只要实行仁政就可以避免衰亡。尤其是统治者要改掉嗜杀行为。《梁惠王上》中记载,孟子号召统治者要像七八月间的及时雨那样去浇灌焦渴的禾苗,如果能做到这样就会天下无敌。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如何应对战国时期的战争

战国多事之秋,战争终难避免。根据现代的统计,春秋时期的战争就达395次,战国时期也有230次之多。但是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国家组织形态比春秋时期更发达,所能调动起来的战争力量更大兵家学派的思想,战争规模空前,一次战争动辄就互相杀戮几万,甚至几十万人。面对频繁、破坏力又很大的战争,孟子认真分析战争的胜负问题。孟子的观点是天时地利不如人和。在《公孙丑下》中,孟子说山溪之险、兵革之利不足以固国,国君还需要“得道”,这样有更多的人的拥护,才不能被外地占领,江山才能永固。孟子还以齐国五十天攻下燕国为例进行了形象的说明:“士卒不战,城门不闭”,“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所以齐国必然会取胜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如何应对战国时期的战争,燕国必然会失败。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互相讨伐征战,要实现国家的不断扩大和政权的巩固,孟子认为需要具备三个方面的要素兵家学派的思想,即土地、人民以及政事。孟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民贵君轻”的学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如何应对战国时期的战争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如何应对战国时期的战争

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视理论争鸣的时期,是中国学术思想的重要发端期。面对动荡的社会局面,作为知识分子的“士”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策略。于是就有了百家争鸣。强盛的东方大国——齐国,它的稷下学宫是汇聚百家进行激烈争鸣的一个重要场所。孟子曾长期游历。孟子曾游说魏王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如何应对战国时期的战争,魏王并没有采纳孟子的建议。于是孟子就来到了齐国,并曾两次游齐。稷下学宫对孟子民本思想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稷下学宫设立在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外,是一个官办的学术机构兼政治顾问团体。齐国设立这样一个机构意在为国家招揽人才。在各种优待政策的感召下,大批学者趋之若鹜。《史记·田敬仲完列传》中说,当时著名的学者邹衍、淳于髡、田骈、接子、慎到、环渊等都曾来到稷下学宫。如邹衍兼通阴阳学和五行学,淳于髡是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这些学者受到了极高的礼遇,其中有七十六人赐列第为上大夫。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如何应对战国时期的战争

这批人不参加政治而专心议论学术,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学说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孟子作为这些学者中的一员,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在贾谊的著作《盐铁论·论儒》中记载到,齐宣王尊崇儒学,孟子等人享受着上大夫的俸禄。可见,孟子在稷下学宫受到齐国国君的尊崇。围绕在孟子周围的有道、名、法、墨、阴阳、小说、纵横、兵家、农家等各家学派兵家学派的思想,他们互相辩论,对于各自学派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从孟子作品中犀利的孟辩之风可以看到稷下学宫这种激烈辩论的影子。

本文由某某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xinguoxue.cn/zhuzibaijia/390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