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道家思想 > 道家哲学

(每日一题)哲学的语言:老子如是观强

(每日一题)哲学的语言:老子如是观强

哲学的语言:老子如是观

强昱

-

内容摘要:语言同思维以及形上学问题与自我存在问题、方法论问题乃至知识论问题,在老子的思想意识中密切相关。考察老子对复杂的语言问题的解决思路,是我们全面理解老子哲学的思想追求,并且也是道家哲学理论建构的重要途径。而哲学的语言除了逻辑的严谨明晰的要求,实际上与诗意并不截然对立。

关键词:道 不言之教 正言若反 观 知止

-

老子在解决形上学问题的过程中,对语言问题的把握构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道由于兼具言说与道路两种含义,且可以从中引申出表达判断与方法途径的规定,特别是“可道”与“常道”,“可名”与“常名”的对立,使作为人类生命组成部分的语言包含着异常丰富复杂的内容。运用由道、名、言、谓、譬、字、辩、曰、诺、讷等直接相关的概念或词汇,使抽象的分析同隐喻或类比结合,同普遍的哲学问题的探索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1

始制有名

言说表达的主体是每一个活泼的个人,思维的对象与语言表达的内容,既是历时性的过程,又是共时性的统一整体。每一个人表达思想交流情感,必须遵循语言固有的法则展开。而对语言表达存在的各方面问题的反省,又驱使哲学思考不断走向严密系统的更高水平。

老子没有对语言问题进行独立的研究。他对语言奥秘的洞察,体现在对自我存在问题与形上学问题等的诠释过程中。令人困惑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道家老子的哲学思想,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的认识,与著名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一章)的规定具有直接的联系。其基本含义,即世界因主体自我的叩问开始向人类敞开,人类运用语言概念的符号形式,描述自己从世界获得的各种信息与心灵的直观感受。潜在的生命活动成为现实的精神创造,整个世界被人类的精神意识活动容摄。语言成为自我现实生命存在的代表,运用语言能力的高下以及对世界反映水平的深浅,标志着个体自我与整个人类社会适应世界的能动性活动的张驰幅度最为具体的空间。当个体生命存在于世界,语言就以不可遏止的冲动,源源不断地从心灵中流溢出来,向原来本是“无名”的统一整体的回归,反而成为了人类必须完成的人生使命。

自我与天地具有无限的鸿沟,不能彼此互换取消。“道生一”之“一”,指包括自我存在的世界万物内在的统一性。由于每一个体事物都是无限世界的组成部分,“一”因“生”即自我与万物的同时并存,终究确证“一”是不可改变的事实,道成为揭示此绝对真理的终极精神成果。回到极其重要的希夷微“此三者不可致诘”的规定,与“混而为一”的“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联系,因其为“惚恍”之“无物”(第十四章),是无所改易的唯一者。如果此唯一者不能通过逻辑的抽象被确立,那么在认识上就会产生世界是多个或两个的问题,导致是非善恶的评价标准的混淆。

历代的研究者虽然非常重视对“道生一”的内涵的把握,但是其表达形式长期以来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在这一系列的论述中,如果“二”不是既指自己与异己之间彼此对立,又指“二”的概念符号,那么世界如何被人类安顿于心灵的问题就无法得到落实。因此从逻辑关系上我们就可以明白,自我必然要从“二生三”的论断中获得存在的坚实依据。至关重要的“生”的概念于是排除了生成或诞生的规定,实际上是指彼此矛盾相互依存的自我与天地的共同作用,诞生了“不可致诘”之“三”,表达言说的主体与指称的对象,以及具体的言说,即是构成“三”的直接要素。在中国人的观念意识中,多样性或多样可以运用“三”加以概括。而老子力图告诉我们的是,纷繁复杂的经验事物,离开了自我的参与其中且没有为抽象化的概念揭示大千世界的存在状态,将如同瞎子一样熟视无睹。说明“三生万物”强调的是,必然是自我的现实存在以及语言概念的运用,使“万物”即差别而同一的多样化的世界被主体自我感知。其言外之意是,随着自我的隐退消亡,宇宙在人类的心灵意识中沉沦了。回归了“无物”的“混而为一”,彰显了精神自觉的价值,和整个世界打成了一片的自我,冥合了主体自我与异己的外物之间的鸿沟。由老子创立的道家哲学认为,这种觉醒或思想的升华虽然离不开严密的逻辑的归纳演绎,但是归纳演绎的逻辑仅为基础性的东西,不具有决定意义。

可道与常道,可名与常名,天地与万物,无名与有名,徼与昧等等,皆在“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第一章)的范围之内,就是“二”的全部内容。人类运用“名”之语言概念符号,指称变动不居的世界万物,目的是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实现自我人生,结果出现了“可道”但是“非常道”的无奈。这与“可名”然而“非常名”的矛盾结局一样,昭示了作为无限世界的组成部分的人类,试图运用具体的符号把握无限世界的内在本质,只能是一厢情愿的美好理想,永远不会成为事实。日益精密的符号体系的建立,固然极大地提高了人类面对世界万物挑战的能力,但是世界并没有因为人类的语言概念,分割瓦解其“归根曰静”(第十六章)的无限永恒生命。反省自我存在乃至整个人类的命运,从心灵出发满怀信心踏上了寻找安顿生命的家园的旅程,可是由于对语言的功能作用的迷信,与目的地背道而驰渐行渐远。经历了万种艰辛的冒险,我们需要严肃认真地思考语言与我们生命生活的关系问题。一劳永逸的解决之道,把问题引回了起点。

是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刺激了人类(每日一题)哲学的语言:老子如是观强,诞生了“始制有名”的精神创造,以期更加自觉地把握万物的变化服务于现实的人生。“有名”突破了浑然无分的心灵抑制状态,“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第三十二章)。老子以喻说类比之“譬”有力地把道与“江海”联系,人类在天地面前应当处于同样的状态。“视”与“观”为观看之意,是在“有欲”与“无欲”之“常”的状态下被哲人所洞察。而这也是感性与知性同理性直观的区别与联系,是生命活动的不同层次的直接反映。没有明确说明“有名”何时在个体自我心灵被“始制”的问题,显然认为这是与人类的生命相始终的行为,也没有否认人类运用语言是一个自然学习的过程。唯当“名亦既有”,语言概念存在于世界则需要我们“知止”,知其所当止而止于所应止,不能盲目扩张超越其界限或消极抑制。超越了这种固有的尺度就会导致认识实践的失败,“不殆”源自对宇宙必然法则的自觉。这些认识说明老子以“有名”与“无名”的对立冲突和谐一致,考察人类精神活动状态与现实命运命的立场。“无名”至“有名”是突破了潜在转化为实在,而“有名天地之始,无名万物之母”对万物存在本源,以及如何运用不同语言概念符号揭示世界的真相的概括,虽然同为人类必须解决说明的对象,但是指向的显然并非同一问题。前者解释世界的本源与万物的关系,确定普遍存在的事实。后者则为方法途径与基本原则的说明,强调世界不能悬空于人类的心灵之外孤立存在。

语言概念以及主体自我与客观世界,不在“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的规定的范围之外。这样“同”就与“一”密不可分成为统一的整体,只是在语意内涵不能无别。“同谓”指语言概念符号指向的对象的一致,“异名”的存在说明人类认识指向的同一对象的语义内涵的差别,有力地表达了“名”之“同”与“异”的不同结合,对于揭示认识对象的积极价值。同时肯定了人类认识“同谓”的对象自身具有不同的规定性,如果不运用“异名”加以指称,无法准确全面地反映其复杂内容。是这些多方面内容的存在,使我们可以肯定老子的“道生一”之论,在精神实质是一种普遍抽象的逻辑假设,不能脱离其整体的理论建构做出盲目的发挥。

2

不言之教

在老子文字量有限的论述中还存在着“道常无名”(第三十二章)与“道隐无名”(第四十一章)不同的论述。作为句式结构相同的两个判断,“无名”的结论肯定了道不能够具体予以规定,虽然“无名”出现在两个命题中内涵一致,但是“常”与“隐”的语意内涵不同。永恒不变为“常”,则意味着无规定性之道永远不能运用具有规定性的概念符号加以指称,潜伏不见为“隐”。以否定性的“无名”消除规定性符号概念彼此排斥的不足的方法,成为实现认识突破的唯一合理出路。

还要注意的是,“无名”指向的是“天地之始”的万物生起之源,而“万物之母”则是“有名”的最终界限。既然“天地之始”的阶段已经不能运用概念符号说明,遑论是隐藏且“无名”的超验之道。老子为之特别指出,“善言,无瑕谪”(第二十七章)。真正善于表达思想交流情感者,只有达到没有任何瑕疵的时候才能称之为“善言”。世人不能趋于“无瑕谪”的高度,老子认为社会大众过分滥用的语言,使自己迷失于语言的天网中。造成了“多言数穷”的悲剧,告诫世人与其作茧自缚“不如守中”(第五章)。“数”可能兼指数字语言与必然性双重的含义,“多言”的过分言说遮蔽了指向的真实的对象,违背了万物存在的固有属性。

没有任何瑕疵的言说表达方可名为“善言”的观点,已经设定了一个极高的要求与准则。适用于名与言的范围,即使是可以运用概念符号实现对具体事物的揭示,必须保持言的适应性而不能放纵。“言善信”(第八章)就是一个具体的要求,“信”不仅指言说表达与客观事物符合,而且指态度的真挚诚恳。特别提出语言表达的道德内涵,是因为人性遭到了不可避免的异化,在现实世界产生了“信不足,有不信,犹兮其贵言”(第十七章)的挣扎。人与人之间的猜疑,谎言的流行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因素。诚实的语言与能够揭示具体事物之相的表达,居然成为了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稀缺品。“贵言”强调了彼此间因谎言流行造成的伤害不能自拔,对原先普遍存在的“善信”之言的强烈渴望。正是为了打破这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僵局,“贵言”的普遍心理需求推动了全体社会成员自觉或不自觉反省以往行为的冲动,但是由于每一个体自我知性能力存在的差异,没有产生一致认可的结果。

言行不符造成了相互依存的双方思想交流实践展开的错位情况,因为语言表达不善遭受道德上的指责,原因在于:“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第六十三章)。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而无法将承诺落实,必然不能获信于对方。需要慎重言说绝不是胆怯或不能使用语言,而是因为语言引发的后果十分严重。不论谎言以何种动机产生,以撒谎的方式换取暂时的成功不足取,真挚诚恳具有永恒的价值。“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言不辩,辩言不善”(第八十一章)分别是非利害真伪美丑善恶的争辩,处于对立的双方产生了这样的言说不能以善相称。追究其动机与根本目的,不过是在气势或公众舆论的支持上占据上风。真正能够符合客观存在与自我本质要求的言说,不会通过辩论分别的方式产生。华丽的言辞难以令人取信,不会是对客观存在事物真相的呈现,就是因为违背了“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的原则,把人类的主观意愿情感思虑施加于客观事物之上,扭曲了和谐统一的世界。“美言”与“不信”的反差已经成为普遍的现象,与真理相符且发自内心的语言,表现形式却是朴实无华,没有任何雕饰。因此,“大辩若讷”(第四十五章)能够成为普遍有效的命题,说明如同不善言词之“讷”的自我道家老子的哲学思想,接近于真实的“大辩”状态。“大辩”的自我不再是出风头邀虚誉的浮夸,而是真切心声的自然流露。若说明不是没有运用语言概念的符号形式的能力与行为,亦非绝对的沉默,仅是如同不擅长辞令罢了。

真实真诚的表达与对客观事物真相的揭示,不需要外在的人为的东西加以夸张,只要恰如其分就足以达到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目的。“美言”被老子排斥于“信”的范围,同“大辩若讷”的命题结合,我们还可以从中发掘出更加丰富的内容。指责批判的“不信”,反对的是刻意的伪装,丧失了指向的对象或以表面的形式遮蔽了实质性的因素,认为不论是别有用心的诱导或无意的蛊惑,将会使人类纯洁的心灵向扭曲的方向不断潜滋暗长,直至迷失自我。既然“辩”的分别判断是人类精神活动必须具有的认识形式之一,属于“可道”的范围,指向的是“可名”的对象,因为是“非常道”,不能上升为“常名”的永恒存在,掌握这一尺度就成为心灵是否臻于自由的标志之一。“若讷”的“大辩”者可以表达自己不能认同对方认识的观点,坚持自己的判断,但是绝不会与对方发生争执。而是期待自己与异己超越语言之“辩”的局限,保持着低调而不是以征服者的姿态出现于对方面前。这无疑说明能够成为“大辩”的东西,哪怕是没有上升至“常名”的绝对圆满的高度,至少矛盾对立造成的情感上的争执已经化解,力图阐明的对象几乎达成了一致。必然是“若讷”的大“辩者”彼此同时心心相映或心领神会,以心灵的默契领会了“可道”与“常道”以及“可名”与“常名”的差别联系,并且最终以“守中”的精神超越实现人生的自由。

表达的态度问题与技巧问题由于彼此不可分离,产生了道德的评价与认知成就大小的区别。技巧问题的重要,是因为表达交流的存在,不能仅是心灵的独白,是与异己者之间的直接沟通对话。自然产生了传达与接受,回应与聆听的现实问题。只有达到“无瑕谪”的程度才能称为“善言”者。说明作为言说者的一方能否真正领会“可道”与“常道”以及“可名”与“常名”的关系,是一个先决的条件。以平等的态度进行坦诚的表达,彼此具有对等的表达水平。如果这样的条件存在着欠缺,出现交流的断裂当在情理之中。表达“无瑕谪”的崇高要求,隐含了言说是关系到现实存在状态的尖锐问题,其“知止所以不殆”的警示,告诫世人在表达言说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应有的尺度。

不论信息传递的言说交谈,还是对事物真伪善恶的判断,都以实现认识的目的推进实践的更加深入的进行为归宿。“辩”意为对是非真伪的鉴别,是人类认识或言谈方式中重要的一种形式,除了信的道德态度之外,还有是否与客观存在相符合的直接的认识要求存在其中。这已不单纯是表达的问题,还有以具有规范化的条理结构,把通过实践获得的知识经验,运用语言概念的符号形式使之上升为普遍的认识,成为人类知识体系中稳定的类别部门的含义。虽然实践的问题在此没有被老子直接研究,但是已指明“言有宗,事有君”(第七十章)。把握立言的宗旨或言说的实质,洞悉运动变化的过程之事存在着决定的力量,都是主体自我面对世界的挑战形成的知的因素。任何具体事物都有其运动变化的必然法则,包括人类自身在内无一例外。老子曲折地以“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方式,作为人类认识实践活动的特例,阐释精神成长的过程问题。认为人类只有达到了“知止”的状态,实现无瑕的圆满和谐。过去的觉悟者创造了“无瑕”的奇迹,常人达不到那样的崇高伟大,产生了向往精神自由的渴望却无法具体施行的失落,这种交织在一起无法解开的矛盾心理。老子提出了“守中”的原则,以期化解因为世人运用言特别是“多言”造成的危害,从态度与技巧两个角度,特别是认识的终极底线“常”的方面,说明精神解放的自我拯救依然没有彻底流失于人类生命中。当“贵言”成为事实的时候,或许在某些方面指世人因放纵而违背了自己与觉悟者的誓言,导致失败引起的自我悔过反应。“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第四十三章)的认识指出,觉悟人生不是普遍的现象,而是每一个体的永恒追求的事业。圣人无“瑕谪”的欠缺,实际上是因为觉悟者以“不言”的方式引导着世人,迈向人生自由的光明之途。可是这种“无为”的利益与价值“天下希及之”,只有少数人或个别人能够心领神会得以贯彻。

把经验的事物和人生的感悟,诉诸语言符号,形成系统的认识道家老子的哲学思想,哲学思考有可能就孕育其中。由于对普遍性终极性与根源性问题的追溯,决定了哲学认识同一般的知识的不同。但是在表达形式方面,日常语言始终是这种自觉反思的探索的源头活水。是日常的言说不能游刃有余地应付思想表达的精密化需要,促进了表达的形式化或规律化研究兴起。然而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面临的困境愈加突出。

3

正言若反

涉及言说的概念在老子哲学中较多,肯定存在着不同的意义内涵,应当都存在着从日常口语上升为书面语的过程。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逐步凝固为专名、类名、共名的概念范畴系统,日常的自然语言则是其存在的基础与力量之源。人类通过对语言的自觉运用,把整个世界意识化观念化,摆脱了初始的仅以个体事物为对象的认识活动的局限。这一突破是人类精神成长的重大收获,哲学思考依赖语言的发育成熟最终成为了可能。

言说泛滥滋生引发了“多言数穷”的危机,阻滞了沉浸于精神创造中的社会成员自我更新的步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第五十六章)的论断,成为老子对人类生活现象的普遍概括。自然与自我都是“知”的对象,知性能力的大小反映于明白何者需要言何者需要不言的方面,并且以恰当的方式表现于具体活动中。方式的恰当为技巧问题,既有知性的要素,又受到道德的自律原则的限制。如果认识者“不知”语言是自我生命不可或缺的部分,不能领会语言的复杂表现形式以及产生的积极与消极作用,就会出现诸如老子批评的各种问题。“不言”的“知者”不是终日沉默不语,仅指不以言说为能事,保持着语默动静的应有尺度,不会把不能运用语言概念的对象徒劳地诉诸语言表达。同时说明如果交流沟通不需要言的媒介,已经达到了心领神会息息相通的彻底默契的程度。

沉默的“不言”者只有达到了觉悟宇宙人生的高度,才能以其“不言”的心灵的直观见证真实的世界。“知”的内容就具体表现为普遍的形上学抽象,而对道德内涵的分析,自然与自我的规定,都是“知者”的精神成就。如果离开了这些相关的极富思想深度的认识探索的存在,那么“不言”就是冒充神圣。对此悖论的清醒自觉,恰恰是老子提出观、不言、守中等理论认识的逻辑基础。面对无规定性的绝对之道与万物的起源问题,具有规定性的语言概念无法揭示其真相的逻辑困境,老子提出了“正言若反”(第七十八章)的认识主张,即对肯定的东西通过否定的方式表达,终于合理地摆脱了难以逾越的语言鸿沟,实现了认识的突破。说明通过否定达到肯定的方法,只能适用于“玄之又玄”的世界的底蕴的揭示的方面,滥用或误用将会造成严重的认识混乱。这一认识包含了如何区分知识与真理,意见与智慧的观念。“正言”的价值肯定没有流失动摇,“反”的否定排除了任何施加于道之上的具体事物的属性的可能,与回归于“无名”的初始存在状态,“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同样因“自然”的自己而然,没有沦落为人类意识的主观虚构。解释了“正言若反”如何可能的根据问题,说明了觉悟者的精神世界的究竟状态就在于同无限世界息息相通。

哲学思考是一项智力游戏,语言及其运用规则又是其中极为重要的要素。哲学的语言问题至少在老子的意识中,存在着许多的奥秘有待进一步开启。而在哲学的领域中开启了语言的视窗,相应地使如何认识语言的属性问题进一步尖锐化。因为对终极性问题的反省解决需要更高的规范性,当然也把逻辑问题推向了极其崇高的地位。这是哲学诞生以来几乎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对语言的关注不等于解决了哲学自身的问题,而说明人生意义与价值实现的哲学由于是生命活动的有限部分,必须需要激活与滋润生命成长的资源,才能为生命潜能的释放提供充分的动力。结果老子非常自然地把日常语言具有的各方面形态,当作清流浇灌在广袤的哲学园地,璀灿的精神之花至今依然光彩照人,洋溢着生命的激情与浪漫的气息。这和如今流行的那些令人乏味的东西,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反差。事实证明意味隽永的《道德经》作为人类历史上形态最为古老的哲学创作之一,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使这一伟大的精神宝藏,产生丝毫的减损,成为了见证生命创造价值的不朽标尺。遭到矜持的现代人横加去取的哲学的语言,包括对哲学问题本身的处理(每日一题)哲学的语言:老子如是观强,一变而为极少数人炫耀自己智能的玩具,早已脱离了生活的实际。与现实生活打成一片而重新赋予哲学的生机,哲学的语言就要像圣明的老子那样,以无限开放的态度接受那些富有渗透力和层次感的各种语言要素,而不能以纯粹技术性的人为建构,把哲学封闭在一个极端狭隘的领域沾沾自喜。

-

原载:《中国哲学史》2019年第4期;注释略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

-

点击封面,一键订购本刊

1980年创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哲学史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的高端杂志。研究范围包括中国哲学的概念范畴、哲学流派、著名哲学家、思想家与哲学史家以及中国哲学典籍与文献的考辨、域外中国哲学史研究成果的追踪介绍和分析评论等。

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

本刊投稿邮箱:

中国哲学史

相关内容回顾

本文由某某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xinguoxue.cn/daojiasixiang/385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