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道家思想 > 道家哲学

高考志愿填报:中国哲学基础知识专业培养目标

高考志愿填报:中国哲学基础知识专业培养目标

一 培养目标

1 、本专业培养具有高深哲学理论素养道家哲学研究,热爱祖国文化,品德优良,学风严谨,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实际工作者。

2 、要求博士研究生具有广博、深厚、精透的中国哲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初步掌握第二外语。熟悉国内外本学科的研究状况,了解中国哲学的发展趋势,具有独立分析和创造性思考的能力,能熟练运用中国传统学术方法和现代学术方法,对复杂课题进行独立地创造性研究。

3 、毕业后可在高等院校、学术研究机构、政府机关、新闻出版等单位从事教学、研究、理论宣传和实际工作。

二 研究方向

1.易学哲学

2.儒家哲学

3.道家哲学

4 、先秦儒家哲学

三 学习年限

全日制 博士研究生一般学习年限为三年,最长不得超过五年,在职博士研究生一般为四年,最长不得超过 6 年。 硕、博连续培养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 5 年,最长不得超过 6 年。

四 应修总学分数

应修总学分: 20 学分 ,其中必修 14 学分,选修 6 学分。

五 课程设置及学分( 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

( 1 )必修课 : 7 门 20 学分

1 、学位公共课 3 门 6 学分

2 、学位基础课 1 门 3 学分

3 、学位专业课 2 门 6 学分

4 、前沿讲座 5 学分。

1 、前沿讲座的形式

高考志愿填报:中国哲学基础知识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前沿讲座主要就本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展开讨论,使本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对当代学术发展的趋势有清楚的了解,以便使他们积极参加本专业的前沿问题或重大课题的研究。前沿讲座主要采取主讲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以主讲人提出问题,阐明观点,随之进行讨论。博士生参加前沿讲座的次数不得少于 9 次,其中个人主讲不得少于 2 次。

2 、考核方式:

每参加三次前沿讲座计一分,主讲一次计一分。

( 2 )选修课

鼓励选修跨方向或跨专业课程,可选修 1 至 2 门,计入总学分。

第二外国语, 2 学分。博士研究生第一外语为英语的,第二外国语可作为选修课,第一外语为非英语的,则必修第二外国语,一般要修英语。

( 3 ) 补修课:

同等学力、跨专业考入的博士研究生需补修本专业硕士课程 2 门,成绩计入本人档案,不计学分。

六 中期考核

本专业对博士生实行中期考核制度,在第三学期进行。中期考核是对博士生入学一年来思想、课程学习、科研能力、论文准备、健康状态等的综合评估。考核采取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以优、良、合格、不合格四级计分,考核不合格者不得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无硕士学位者,可视情况改写硕士论文。

七 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博士生学位论文是 衡量 博士学术水准和专业学科培 养 博士水平的重要标志。本专业的博士学位论 文要求 博士生站在学术发展的前沿,勇于开拓新领域,以传统与现代学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哲学诸问题展开多层次、全方位的研究。博士论文要求有创新性或较大的学术价值或社会价值。

博士论文要求在导师的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它是一篇系统、完整的研究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的学术论文(字数不得少于 10 万字)。为保证论文质量,写作时间不得少于两年,硕博连读者写作时间不得少于三年。

论文开题报告。博士论文的开题报告是博士论文写作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论文价值与学术水准。要求博士生在广泛调查研究、大量查阅相关资料和熟悉掌握当前学术发展的最新动态的基础上,与导师协商,拟定论文选题,独立完成开题报告。论文开题报告是中期筛选的重要内容,一般与中期筛选同时进行。论文开题报告是博士生向指导小组汇报论文写作计划的重要形式 ,只有在指导小组认可即开题报告通过的前提下,论文写作才能正式开始;如未通过开题报告,应在三个月内修改自己的论文选题,重新开题。

中期进展报告。为保证论文质量,本专业对论文实行中期检查制度,即每隔 3 - 5 个月向导师汇报一次论文进行情况,在第 5 学期末向指导小组全面汇报论文进展情况,指导小组帮助学生解决研究中遇到的难题,提供研究思路,使博士论文写作顺利进行。

论文预答辩等的具体安排及相应的考核办法。在第 6 期开学第一个月进行博士论文预答辩高考志愿填报:中国哲学基础知识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博士生将自己的博士论文向指导小组进行全面陈述,指导小组根据学术水平,以决定是否进行博士学位论文正式答辩。在预答辩中,未通过者可延期答辩。具体答辩程序、时间、方式根据学校学位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

在学位答辩前,博士生必须有一篇以第一作者在全国 A 或 B 类期刊上公开发表的本领域的学术论文以收到校样为准,且署名作者第一单位为山东大学

八 实践环节

本学科注重博士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实践或协助导师进行学术研究,或参与到导师的相关课题中。教学活动不得少于 4 课时,协助导师进行学术研究必须有相应的文字材料,且得到导师的认可。

附: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高考志愿填报:中国哲学基础知识专业培养目标

诸子集成 中华书局

十三经注疏 中华书局

道藏 中华书局

宋元学案 中华书局

明儒学案 中华书局

周易集解 李鼎祚

四库全书,经部、子部。

郭店楚墓竹简 文物出版社

上海博物馆馆藏战国楚竹书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哲学研究 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

历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科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孔子研究 中国孔子基金会

周易研究 中国周易学会

管子学刊 山东理工大学

文史哲 山东大学

齐鲁学刊 曲阜师范大学

以及相关内外学术期刊。

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表 类别 序号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总学时数 学分 授课单位

或教师 考核

方式 必修课 1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1 54 2 马列部 笔试 2 第一外语 1 108 3 外教外院 笔试 3 专业外语 2 36 1 傅有德 笔试 4 中国哲学导论 1 72 3 颜炳罡、丁原明、王新春等 笔试 5 前沿讲座 1 - 45考查 选修课

含每方向必修学位专业课两门 1 第二外国语(英语) 2 72 2 外国语学院 考试 2 象数学研究 1 72 3 刘大钧 考试 3 《周易集解》专题研究 2 72 3 刘大钧 考试 4 中国易学史 2 72 3 林忠军 考试 5 宋明易学研究 2 72 3 林忠军 考试 6 汉代易学研究 2 72 3 刘玉建 考试 7 清代易学研究 2 72 3 刘玉建 考试 8 道家哲学专题研究 2 72 3 丁原明 考试 9 道教哲学专题研究 2 72 3 丁原明 考试 10 宋明理学专题研究 2 72 3 王新春 考试 11 理学与易学研究 2 72 3 王新春 考试 12 儒家简帛文献哲学研究 1 72 3 颜炳罡 考试 13 现代儒学研究 2 72 3 颜炳罡 考试 14 中外哲学比较研究 2 72 3 何中华 考试 15 中外文化比较研究 2 72 3 何中华 考试 16 东方儒学研究 2 72 3 蔡德贵 考试 17 儒学与宗教 2 72 3 蔡德贵 考试 18 儒家原理研究 2 72 3 苗润田 考试 补修课 1儒家哲学 1 72颜炳罡 考试 2道家哲学 2 72丁原明 考试 博士学位论文创新成果要求

本要求适用于哲学学科申请博士学位研究生。

本学科博士学位论文的创新部分,应有成果体现。具体要求如下:

以论文形式体现的成果应是在学期间以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山东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 A 类或 B 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至少 1 篇学术论文。发表的论文以公开出版或出版清样为准。

成果的其他体现形式(科研获奖、专利等) …… 。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中国哲学专业具有坚实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能够从事中国哲学、中国宗教、中国文化研究和教学的高层次人才,以及宣传、管理、新闻、出版、宗教、对外文化交流等部门的理论与实际工作者。

二 研究方向

1 、 易学哲学

2 、儒家哲学

3 、道家哲学

三 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限为三年道家哲学研究生,要求前三个学期修满学分,后三个学期主要从事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写作和答辩工作。全日制硕士生特别优秀者可提前一年毕业。

四 应修总学分数

应修总学分: 34 学分,其中必修 28 学分,选修 6 学分。

五 课程设置及学分( 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

1 必修课

学位公共课: 3 门 8 学分

学位基础课: 4 门 12 学分

学位专业课: 2 门 6 学分。

在学位基础课中,至少在本学科跨专业选修一门。

前沿讲座 2 学分。积极参加中国哲学研究所举办各种学术讲座、讨论班,其中个人系统发言两次计 1 分,参加 5 次学术讲座计 1 分。

2 选修课 2 门 6 学分

为拓宽知识面,本专业鼓励跨学科选修文、史课程 1~2 门,根据该课时,相应计入学分,但不作硬性规定或强制性要求。

3 补修课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未修过而必须补修的本专业本科生必修课两门,成绩存入本人档案,但不计入学分。

六 中期筛选

依照学校相关规定道家哲学研究生,本专业硕士生在第四学期的第三周实行中期筛选制度,具体办法按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七 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从事学位论文写作工作不少于一年,选题、开题报告在第四学期进行,论文题目由学生与导师共同商定,开题报告要求研究生向有关专家报告论文选题的意义,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文章写作的基本思路等。由相关专家对其报告集体讨论,提出意见,最终确定论文题。导师负责论文的中期检查。对学位论文的要求是:遵循学术规范;观点正确,有所创见;资料翔实,论据充足;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字数在 3 万字左右。

八 实践环节

本学科注重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实践或协助导师进行学术研实践或社会实践等等,三者任选其一。但教学不得少于 4 课时高考志愿填报:中国哲学基础知识专业培养目标,协助导师进行学术研究必须有相应的文字材料,且得到导师的认可,从事社会实践工作不得少于 15 天,应有实践单位的证明材料。

附: 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经典著作:

《周易》、《周易集解纂疏》、《周易折中》、《尚书》、《诗经》、《礼记》、《左传》、《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列子》、《管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春秋繁露》、《淮南子》、《论衡》、《人物志》、《王弼集》、《嵇康集》、《庄子注》、《肇论》、《神灭论》、《般若经》、《华严经》、《中论》、《大乘起信论》、《六祖坛经》、《张载集》、《朱子语类》、《陆九渊集》、《王阳明全集》、《宋元学案》、《明儒学案》、《船山遗书》、《四存编》、《魏源集》、《康有为全集》、《严复集》、《章太炎全集》、《孙中山全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新唯识论》、《知识论》、《新理学》、《心体与性体》等等。

专业学术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孔子研究》、《周易研究》、《管子学刊》、《文史哲》、《历史研究》、《齐鲁学刊》、《中国文化研究》、《中华文化论坛》等等。

附:硕士生名单:

乔宗方 王 棋 闫 洁 张克宾 周 谨 胡长芳 高新满 张文波 赖祖龙 李细成 陈之斌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表 类别 序号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

学期 总学时数 学分 授课单位

或教师 考核方式 必

课 1 马克思主义理论 1 72 3 马列部 考试 2 M)15001 第一外国语 1-2 180 4 外语学院 考试 3 专业外语 3 36 1 孙增林、郭鹏 考试 4 儒家哲学 1 72 3 颜炳罡、苗润田 考试 5 道家哲学 1 72 3 丁原明、沈顺福 考试 6 易学哲学 1 72 3 王新春 林忠军 考试 7跨专业必修一级学科课一门 ( 与导师商定 ) 1 72 3 马哲或西哲 考试 8 前沿讲座 1-42选

其中含每方向必修学位专业课两门 1 周易与中国文化 2 72 3 林忠军、李尚信 考试 2 易学原著导读 2 72 3 刘大钧、刘玉建 考试 3 易学史专题研究 2 72 3 刘玉建、刘保贞 考试 4 周易经传研究 1 72 3 李尚信、 考试 5 周易文献学 3 72 3 刘保贞、 考试 6 道家原著选读 2 72 3 丁原明 考试 7 魏晋玄学 3 72 3 丁原明 考试 8 佛教哲学 2 72 3 沈顺福 考试 9 儒释道关系研究 3 72 3 沈顺福 考试 10 宋明理学专题 2 72 3 王新春 考试 11 宋明儒学原著导读 3 72 3 王新春 考试 12 稷下学研究 2 72 3 苗润田 考试 13 儒家伦理研究 3 72 3 苗润田 考试 14 儒家文化与当代社会 3 72 3 颜炳罡、 考试 15 先秦儒家原著选读 2 72 3 颜炳罡 考试 补

课 1西方哲学史 1-3 72哲学系 考试 2中国哲学原著选读 1-3 72哲学系 考试

何中华1962年7月生,44周岁。

何中华

鉴于此名字共有两位知名度高的人士,遂按两人职业分开放置(在名后标住职业)

何中华(教授)

男,1962年7月生,山东莒南人,中共党员。1978年高中毕业,同年在当地参加工作,业余时间自学哲学。因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哲学论文,逐渐为学术界所知。1987年6月调入山东大学哲学系工作,先后被破格晋升为讲师、副教授、教授。现为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理事、山东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价值论研究室兼职研究员、方克立先生主编的"20世纪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丛书"编委会成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发展理论。

在哲学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社会发展和现代化问题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积极评价:1〉在国内学术界率先提出了建立哲学学体系的构想,并在元哲学领域进行了探索: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建构方面,提出了由物质本体论向实践唯物主义的转变:3〉对发展和现代化理论本身进行了哲学反思,注重对"发展"和"现代化"范畴的形而上学前提的追问:4〉对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考察,提出了"互斥论"和"划界说",并展开了建设性的争鸣:5〉较早从哲学高度对"可持续发展"观展开了探讨,并分析了可持续发展在实践和理论层面所面临的难题。

自1981年以来,在《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哲学研究》、《哲学动态》、《学术月刊》、《天津社会科学》、《文史哲》等学术报刊发表论文190余篇,并参加《历史之谜求解》、《人学原理》等12部著作的撰写,论著总

计约200万字。其中,在《哲学研究》发表13篇,有些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等转载,有关论点被收入《中国百科年鉴》、《中国哲学年鉴》、《中国社会学年鉴》等权威工具书以及冯契主编的《社会科学争鸣大系·哲学卷》、张新京主编的《中国哲学四十年》等重要资料书,另外《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哲学动态》等几十种报刊摘登有关论点,有些论文被收入有关文集,论点被许多学术专著和论文引证(据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1998]统计,本人的"论文总被引"和"被引论文"等两项指标均列"哲学学科"前10位中〉,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自1988年以来,为本科生开设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社会发展理论"、"哲学专题"等课程,为研究生开设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现代化理论研究"等课程,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好评。科研成果曾3次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次获得三等奖:另 外还获得山东省教委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次。1993年被评为山东大学首批青年学科带头人:同年获"山东省优秀教师"称号:1996年获山东大学首届"柯利德奖教金":1997年获第二届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称号:1"9年被中共山东省委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飞去XX3年获"山东大学杰出青年奖励基金":2000年8月入选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2001年1月入选山东省社会科学人才库首批成员:2001年1月受聘为山东大学首批关键岗位教授。

本文由某某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xinguoxue.cn/daojiasixiang/727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