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儒家思想 > 儒家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儒家生态智慧是我国传统生态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与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今天,思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儒家生态智慧的关系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儒家“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性问题,中国传统哲学的一系列观念和思想都是由此演绎而来的。儒家历来主张“天人合一”,虽然不同历史时期下儒家代表人物对“天人合一”的阐述不尽相同,但其内涵主要聚焦于我们今天所言的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者,孔子有云:“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孔子认为春、夏、秋、冬四时轮转,人与自然万物生生不息,这是自然界的规律。荀子在《荀子·天论》中指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荀子认为在大自然的规律下,万物得以调和生长,人们虽然看不到“天”之外形,但却能感受到“天”给万物生长带来的促进效果。宋明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张载则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明确的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张载在《正蒙·乾称》中指出:“儒者则因明至诚,因诚至明,故天人合一。”强调人通过认识世界的客观规律来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中阐述“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意义。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巴黎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的讲话中指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南京市那考河湿地公园时也曾指出:“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理念,也是今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遵循。”可见,无论是在国际外交场合还是在国内考察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相关议题时深受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与熏陶,生态意蕴仍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在文化传统和大众习俗上的基本内核。这同时也体现出了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意蕴在当下仍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引导着我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观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与儒家生态经济思想

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础之上,儒家的诸多思想家也对生态经济问题进行了论述余开亮儒家的生态智慧与美好家园建设,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儒家生态经济思想,其中主要包括“天材之利多”的肯定自然资源经济价值的观点和注重“足食”“恒产”的生态生产观。首先,荀子曾有云:“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荀子·强国》)荀子将自然资源丰富作为形胜之地的重要因素,可见儒家早已肯定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其次,儒家在生态生产观上坚持“足食”和“恒产”等观念,孔子在《论语·颜渊》中指出“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孔子将“足食”的重要性列在“足兵”之前,可见百姓的丰衣足食在孔子看来是治国为政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这一问题,孟子曾说过:“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从这段论述中可以看出孟子主张尊重各种动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把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自然资源相结合,使万物得以生生不息。同时,孟子还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恒产”论,即主张让人民拥有稳定的财产,孟子指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孟子·滕文公上》)孟子还论述了确保人民拥有稳定财产的方案:“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儒家的生态经济思想体现了我国注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进而造福人民的传统。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就是在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基础之上阐释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经济观的重要例证。习近平总书记巧妙地运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来阐述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即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统一起来,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走出一条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富民之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转型。习近平总书记运用这样生动的语言来表述这一重要问题吸收了我国儒家生态经济思想的精华,其鲜明的语言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可以增进我国民众对于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解与认同,从而进一步确保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能够协同推进。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与儒家“起法正以治之”思想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儒家推行仁术的过程中非常重视道德教化对于号召民众树立生态意识的作用。如儒家认为孝有三种形式,“小孝用力,中孝用劳,大孝不匮。思慈爱忘劳,可谓用力矣。尊仁安义,可谓用劳矣。博施备物,可谓不匮矣。”(《礼记·祭义》)也就是说儒家认为爱护老幼属于小孝,尊重仁者,安顿义者属于中孝,而大孝则是要向包括各种自然资源在内的万物普施惠举,这才能做到“不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而“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礼记·祭义》)也就更加直白的以道德教化的方式向民众们传达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重要性。但儒家也坚持宽猛相济的观点,对于破坏环境的行为要不仅要加以道德教化余开亮儒家的生态智慧与美好家园建设,更要“起法正以治之”。阳明心学的代表人物王阳明就指出在利益的诱使下余开亮儒家的生态智慧与美好家园建设,有的人常常忘记礼义道德,不顾一切的追逐个人利益,“及其动于欲,蔽于私,而利害相攻,忿怒相激,则将戕物圮类,无所不为,其甚至有骨肉相残者,而一体之仁亡矣。”(《大学问》)这也就意味着只有“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才能“使天下皆出于治”(《荀子·性恶》)。

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儒家传统文化中注重道德教化的观念之余,也多次强调制度和法治建设对于推进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他指出:“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纲领性文件相继出台,搭建起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四梁八柱”。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重视对各级领导干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评估、管理与监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领导干部,“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必须严肃追责”。只有建立生态责任追究到个人的制度,才能更好的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在生态环境相关决策中做出长远而有效的计划与部署。

综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包含着诸多儒家生态智慧的元素,其对于儒家生态智慧的吸收与借鉴在具体内容和语言风格方面彰显了我国儒家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与理论脉络,思考与阐释儒家生态智慧将进一步发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当今美丽中国建设中理论宣导和实践引领的重要作用。

(本文系济宁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项目《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关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

(曹得宝,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文由某某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xinguoxue.cn/rujiasixiang/467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