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诸子百家 > 墨家思想

墨家思想的弊端 墨家对“道德何以可能”问题的哲学思考

墨家思想的弊端 墨家对“道德何以可能”问题的哲学思考

墨家:天鬼皆有可能,既爱又互惠

墨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相爱”。提出这一道德理想的目的,就是反对当时社会上存在的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吞并和国与国之间的杀戮和掠夺。面对混乱的社会现实,墨子特别重视社会规范的作用。墨子将天、鬼、人的三重权威作为道德规范的基础。在墨子看来,天有意志,鬼神与天有同样的惩恶扬善的能力,而天和鬼神的意志最终表现为常人的意志。 “相爱”的道德理想是天鬼意志的体现。人们之所以能够“相爱”,一方面是人们通过相爱实现互惠互利;这些双重条件使“相爱”的道德理想成为现实的可能。无论是怕刑还是互利,都说明墨子将道德如何可能的形而上学思想降到了经验的层面,以确保其实际可行。

一、没有它什么都做不了

为了改变现实社会残酷斗争的现状,恢复社会秩序,让国家不互相攻击,家庭不互相篡夺,人民不互相欺骗墨家思想的弊端,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墨子主张加强和统一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道德标准。本文提出了一种社会规范,并就社会规范的必要性、标准的统一性和权威至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为了论证社会规范的必要性,手工业者墨子直接从工匠操作的规则和标准的必要性推导出了社会规范在人际交往中的必要性。他说:

那些参与世界的人不能不做人。没有人不能有仪式感,但可以做到。学者就算是将军,也有规律。即使有数百名工人,也有法律。百匠方方正方,圆为尺,直为绳,右为悬。无巧匠则无巧匠,此五皆为法。今天,大国治理天下,其次治理大国,却救不了大国。

无论人们做什么工作,都必须遵守法律和规范。没有法律和规范,什么都做不了。手工业者如此,社会管理更是如此。无论您是否是熟练的工匠,在工作时都必须使用方子、尺子、绳索和悬索等量具。如果一个统治世界和国家的国王不建立法律和规范,那么他还不如一个懂得法律重要性的工匠。但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遵循的规范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遵循的规则的内涵有着根本的不同。直接从技术规则的必要性推断社会规范的必要性之间存在明显的逻辑鸿沟。但两者的内在一致性依然存在,但需要进一步论证。处理和调整人与自然物的关系应遵循的规律是自然规律与人的欲望理想的统一。因此,处理自然物体时使用的标准包括人的想法。因为,所谓“矩”、“尺”、“绳”、“悬”等量具,无可否认是人的尺度,而自然本身无所谓“角、圆、平、直”,这些都是人的众生是在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类为了自己的目的将自然物体转换成这样的尺度或标准。使用规范和规则,就是把理想变成现实,或者用理想的标准来改变现实。从这个角度来看,人们处理自然物体所使用的规则与人们处理人际关系时所掌握的规范是内在一致的。

建立规范的必要性,本质上需要规范的统一性,没有统一性的规范就等于没有规范。那么如何建立这样一个统一的规范呢?由于人类社会利益不同,很难建立这样一个绝对统一的标准,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尤其是一些伦理思想家追求这样一个统一的标准。从统治者的角度来看,建立统一的规范有利于社会稳定。墨子曰:“何以治天下?只因治天下本义同。既然天下治了,天子就有天下之义,所以它与天堂一样。”在被统治者中,代表统治者意志的社会规范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守的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

由于阶级对立,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存在矛盾,社会上不再有绝对统一的标准,统治者难以建立统一的规范。墨子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他说:如果上下之间没有正义,奖赏和名誉不足以说服善良,惩罚不足以压制暴力,你怎么知道呢?说:唯一不站出来的就是治理国家,做人民的领袖。说:人们可以奖励我,我会奖励他们。如果上下之间没有公义,上级的赏赐就是大众所没有的。他说:在人群中的人和在人群中的人不同意,即使给予奖励,也不足以说服他们。唯一不站的就是治理国家,为人民服务。说:人们可以惩罚我,我会惩罚他们。如果上下之间没有正义,上级的惩罚就会得到大众的称赞,所谓:如果人民和人民得到大众的称赞,那就是上级的惩罚。上课还不够气馁。

墨子在商统的基础上,强调标准要与人民统一。希望统治者代表人民的意志治理国家,所以奖励必须与人民的赞美一致,认为可以奖励的人应该奖励;惩恶也是如此。人们认为,在他们受到惩罚之前,他们应该受到惩罚。否则,被统治者惩罚的人,恰恰是被人民称赞的人,恶事也无法阻止。以民意为标准,体现墨子的平民色彩。虽然这样的道德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下层人民的利益,因此具有比较广泛的现实基础,其可能性也有一定的社会保障,但在统治阶级意志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当统治者所倡导的道德规范与下层阶级的意志背道而驰时,他们道德操守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但是,统治者在考虑奖善罚恶的效果时,不能忽视舆论,统治者认为自己是全体人民利益的代表。因此,标准与人民的道德规范相统一是现实的。

为了保证规范的有效性,必须加强规范的权威性。儒家、道家、墨家也是如此。然而,儒家和道家将规范的基础归于天,而墨子认为规范的权威是天、鬼、人的三层。墨子曰:“今人称善人,言何?上者天之利中,中之利鬼之利,下者利之。人们。”关于天权。墨子说:“习怎么会认为法治好呢?”故称:魔若法天。天行广而无私,宽而不善,明长而不衰。因此,圣王法则。既然天道是法,那行动就必须由天道来拯救。上帝会做的。上帝不想停下来。

以天主旨意为最高权威,是儒、道、墨的共同特点,也是先秦时期人们的共同信仰。但是,对天意的解释和天权的用途有很大的不同。道家以天反对人为的造作和规范,儒家的天是一种无形的居高临下的存在,墨子将天与日常生活经验中的具体规则联系起来墨家思想的弊端,并以此统一人们的思想,天智本身就成为了规范。他说:我有天意,就像车轮的规则和工匠的规则一样。车轮匠遵循他们的规则来衡量世界。曰:“中为是,非中为非。”今之书生,君子之书,无以伦比,言之不尽。上说诸侯,下说文人,仁义相去甚远。你怎么知道它,说:“我有明确的世界法则来拯救它。”

墨子所谓的“天意”,既有天意,也有自然规律。匠人的规矩是人的尺度,也是人对客观事物规律的认识。这不仅涉及天与人的关系,也涉及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人们对事物共性的把握,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具有认识或调节事物的功能。人们把握某一类事物的普遍性,形成一个概念,然后用它作为衡量同类对象的尺度。当人们识别自然物体时就是这种情况,那些符合规范的物体则不然。墨子用一个标准来统一人们的思想,显然是教条主义的。这是强调规范权威的必然结果。

天智不仅是衡量和把握事物的规范和尺度,也是评价行为善恶的价值标准。以天志为标准,君子自上而下,百姓自下而上。评价的内容包括人的行为、言谈与社会管理、正义与行政等,合神心意的就是善,不合神心意的就是恶。天意是人类社会规范和道德伦理的基础。所谓“仁义之本,天意,不可违逆,顺从天意者,即为正法”。道德标准是天意,天不再是儒家心目中没有人格的普世存在,也不是道家心目中的宇宙自然法则,而是具有人格意志的神灵这反映了墨子的平民思想和迷信鬼神。

第二个权威是鬼神,所以不是每个人都相信鬼神存在。正是因为人们不相信鬼神,世界才大乱。墨子曰:“今执无鬼者曰:‘无鬼神’,暮以为教世,疑世人,令世人。怀疑鬼神存在。混沌。”于是墨子试图证明鬼神存在。他说:

君子教臣子,父告子曰:“谨守戒律,滥杀无辜者,必遭恶鬼之刑。”从若树的理论来看,鬼神出现了。如果有,是否可疑?

鬼神角色与现实生活中的灾难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很难证明。墨子只能用文献记载的古字来证明鬼神存在。君王以鬼神之意来教育臣民,而父亲也常以鬼神之意告诫自己的孩子:不要杀无辜,否则死去的人会变成鬼来报仇。虽然这种鬼神报复很难用经验事实来证明,但没有人愿意体验这种报复。因素。一旦人们相信鬼神有这种报复能力,他们的行为就会受到克制。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鬼神文化传统,对鬼神有着禁忌,几千年来对信鬼神灵的人的行为进行了规范,这是不争的事实。

无论是天意,还是鬼神之意,都无法直接看到。墨子重经验,重事实,必须通过人的意志来理解天意和鬼神之意。因此,他将神的意志和鬼神意志的表达转化为人的意志。在人的意志中,有天、鬼、人三权的统一。顺应人们的意愿,就是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因为满足这种需要是任何社会规范和伦理的出发点。他说:“所以岁月好的时候墨家思想的弊端 墨家对“道德何以可能”问题的哲学思考,人民仁慈善良。岁月凶猛的时候,人民小气和邪恶。”他说:“爱人利人,顺服神的旨意,得到神的赏赐。”

二、爱是合乎神的旨意的

彰显规范的权威,就是提出自己的理想和规范。墨子的道德理想是人与人相爱。墨子分析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以使他的普爱原则具有针对性。他还论证了普爱原则的具体内容和普爱原则的基础。

墨家的道德理想是建立国家不互相攻击、家庭不互相篡夺、人民不互相欺凌的社会秩序。然而,现实社会恰恰相反。墨子认为这是因为人们不相爱。他说:“圣人主治天下,不可不察乱因,求乱因,互不相爱。”人为什么不相爱相杀墨家思想的弊端,正是因为人的自私本性。曰:子爱己,不爱父,故利父;弟弟爱自己,不爱弟弟,所以利他弟弟;臣爱己,不爱君,故利己而损君;君爱己,不爱臣,故失臣而得利。这叫做混乱。虽父不仁子,兄不仁弟,君不仁臣,这也是所谓的天下大乱。父爱自己,不爱子,所以利子;弟弟爱自己,他不爱弟弟,所以他以牺牲弟弟为代价来谋取利益;君子爱己,不爱臣,故利害臣。它是什么。所有人都没有恋爱。

世界之所以如此混乱,是因为每个人都因为爱自己而伤害了别人。君臣父子兄弟,皆因自爱而害人,何况强盗恶人。战国时期,礼乐崩塌,首先被打破的就是血统宗法。臣民对君父不孝,是指以宗法制为基础的周朝社会秩序。这种血缘关系的丧失,当然是由于人们私欲的膨胀,也说明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已经走到了历史的尽头。父子,君臣,皆爱己不爱人,互为私利。无论是封建领主之间的战争,还是世界盗贼的兴起,都是因为他们觊觎别人的财产,试图为自己偷窃,从而发动战争或为金钱而杀人。总之,社会秩序混乱的原因是人们为了一己私欲而互相残杀,人与人之间缺乏爱。

为了解决这个社会问题,恢复动荡的社会秩序,墨子提出了“相爱相惜”的道德理想。他说:“看看人们的国家,如果他们看看他们的国家,如果他们看看他们的家人,如果他们看看他们的家人,如果他们看看他们的身体,如果他们看看他们的身体。”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世界就可以被统治。因此,当诸侯相爱时,就不会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士大夫相爱,不侵占对方的地盘;当人们彼此相爱时,他们不会互相憎恨和互相残杀。只有君臣相爱,才会忠于君君。父子相爱,父慈子孝。兄弟相爱,家庭关系才能融洽。 “天下人人相爱,强者不依附弱者,众者不劫贫,富者不辱贫,贵者不骄,奸者不欺愚,凡世间祸患取怨,不能养之者,相爱而生,为仁者所赞。”人类的爱已经成为解决社会矛盾的好方法。

然而,普遍爱情的理想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相当的距离。要把这个理想变成现实,必须有充分的条件和基础。墨子从三个方面论证了他的大爱理想的合理性。

首先,人性是自爱的。墨子把博爱放在自爱的基础上,以自爱为出发点,爱人如己。他说:“我听说,一个人是世界上的高人,必须是朋友,如果他是他自己的身体;如果他是他朋友的亲戚,如果他是亲戚,那么他可以做世界一流的学者。” ,他对待朋友就像对待自己一样。像对待自己的人一样对待你的朋友和亲戚。见有困难的朋友,帮助有需要的人,并捐款帮助。而且,说到做它所说的,这就是一个有德的人。

其次,普罗维登斯反对暴动和自相残杀。墨子曰:“天意不欲大国攻小国,不欲小家乱,强者欺少数,奸者谋愚,贵者骄而贱。 ,这是上天不要的。”上天的旨意不仅反对它。人与人之间的残酷也倡导“人的力量齐头并进,相互传授,财富共享”。当时社会上存在的一切残酷和邪恶,都遭到墨子的强烈反对。是的,上帝不想看到。

第三墨家思想的弊端 墨家对“道德何以可能”问题的哲学思考,天人之间也有爱与互利的关系。天意不能通过直接经验得到,所以注重经验的墨子用经验材料来证明天意的存在,天意主张普世的爱。他说:

今天,没有大小国家,但都是天堂之城;不分老少贵贱,皆为天臣。这样牛、羊、猪、狗、猪就不要嚼了,把它们当作酒和糯米酒来侍奉神。这不是两者兼而有之的恶吗?天狗有食有食,伏羲说不要人相爱也有好处?

意思是人共存于一个世界,是一个天国的臣民,都属于天国的管辖。人们用各种食物来祭祀神灵。神预先接受任何人的献祭,这种不歧视的态度表明了神普世的爱。上帝只有在接受了人的好处之后才会祝福人。这就是天人之间的互爱互利。人拜天求保,天护人是因为人接受人祭天。天意如此,人与人之间更应如此。

本文由某某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xinguoxue.cn/zhuzibaijia/47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