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儒家思想

唐晓敏:唐晓敏儒家思想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唐晓敏:唐晓敏儒家思想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唐晓敏

儒家思想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孔子是儒家思想理论的创立者。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他是贵族的后代,本人又是一个平民。这都对孔子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或现或隐的影响。

孔子继承了周代贵族精神。周代是一个礼治社会,有着礼乐教育的深厚传统。《左传》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利后嗣者也。”礼包含了人类政治、宗教、社会生活个方面的规范。钱穆先生在《论春秋时代人之道德精神》一文中指出“春秋时代,中国社会上之道德观念与夫道德精神,已极普遍存在,并极洋溢活跃,有其生命充沛之显现。孔子正诞生于此种极富道德精神之社会中”孔子是特别重视“礼乐”的。“礼”是本质是对他人的一种“敬”的态度。当代学者彭林讲:“礼的核心思想的敬,对人、对己、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都需要有一种恭敬心,这是立身的根基。《孝经》所说:“礼者唐晓敏:唐晓敏儒家思想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敬而已矣。”意思是说,所谓“礼”,不过是一个“敬”字罢了。《礼记》开篇的“毋不敬”,唐代著名学者孔颖达解释说:“行五礼,皆需敬也。”古人将所有的礼仪归结为吉、凶、宾、军、嘉五类,习称“五礼”,孔颖达说,行五礼,必须怀有敬意。朱熹认为,“毋不敬”三字可以看作是全篇的总纲。(彭林:《家教与门风》,第15页,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年)这是春秋贵族精神品格的重要表现。孔子正是继承了周代的“礼”的精神。

在周代社会,“礼”与“乐”不能分开。在周代社会,“乐”包含的内容很广,音乐、舞蹈、诗歌都属于“乐”。孔子特别重视“乐”在优美人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孔子谈到优美人格形成的过程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乐”是人格的完成。

孔子既重视“礼”,又重视“仁”,在仁与礼之间,孔子更重视的是“仁”。“礼”的思想是孔子对春秋贵族社会思想的继承,而“仁”则反映着春秋末期社会的变化,体现着古代的人本主义精神,这是孔子思想的本质。据杨伯峻先生的研究,春秋时期较少言“仁”。《左传》言“礼”达462次,言“仁”仅为33次,但在《论语》中言“礼”为75次,言“仁”则多达109次。由此看来, 孔子批判地继承春秋时代的思潮,不以礼为核心,而以仁为核心,而且以为没有仁,也就谈不上礼,所以说:“人而不仁,如礼何?” 孔子思想以“仁”为核心, 孟子正是发挥了孔子“仁”的思想,因此孟子与孔子最为接近。《孟子》一书言“礼”64次,言“仁”多达157次 。可以说,“仁”是孔子与孟子思想的共同核心。后代的儒者都继承了孔子的仁爱的思想。唐代的韩愈在其力作《原道》开头就说:“博爱之谓仁”。宋代张载在《西铭》中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提出了“民胞物与”的命题。这个命题的精神实质是泛爱一切人和物,所有的人多是自己的同胞,大自然的一切生灵都是自己的朋友。明代王阳明也认为,人与万物为一体,因此人对万物都有情感。“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为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顾自小之耳。是故见孺子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心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见瓦石之摧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与瓦石而为一体也。是其一体之仁也,虽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而自然灵昭不昧者也。”(王阳明:《大学问》)

儒家的仁爱思想,不仅被后代儒学思想家所继承,同时也影响到了文学艺术家。在这方面,唐代大诗人杜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杜甫是用关爱之情对待他人乃至大自然的一切生灵的。杜甫认为大自然养育了人类万物,对此他满怀感激,在《北征》诗中写道:"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大自然仿佛是万物的父母,不择好丑,一律加以护持。美丽的河山也是向人类敞开胸怀的:“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后游》)。同样,人类、特别是圣贤应与天地同心。在《过津口》一诗中说:“白鱼困密网,黄鸟喧嘉音。物微限通塞,恻隐仁者心。”他自己也是这样作人的:“枣熟从人打,葵荒欲自锄。盘餐老夫食,分减及溪鱼。”(《秋野五首》)大自然赠与我们的东西,本应与万物分享。诗人认为应该这样理解自然,所以他写道:“易识浮生理,难教一物违。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秋野五首》)。杜甫体会到人应该与万物同体同在:“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夏夜叹》),万物都有生存的权利。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对于动植万类、特别是对其中不能抵御弱肉强食的弱小者,杜甫是充满同情的。这在《观打鱼歌》和《又观打鱼》有充分的描写:“小鱼脱漏不可记,半死半生犹戢戢。大鱼伤损皆垂头,屈强泥沙有时立。”诗人对食鱼者说:“鲂鱼肥美知第一,既饱欢娱亦萧瑟。君不见朝来割素鳍,咫尺波涛永相失!”你刚刚吃下去的鱼,如果不被捕获,也许正相忘于江湖呢!

唐代另一位重要的文学家韩愈,也是这样。想到韩愈,我们心中浮现的,大概一个严肃的学者、官员的形象。甚至有点“道貌岸然”。但实际上,韩愈感情很丰富。他很有同情心,对民众的苦难非常关切。唐德宗贞元十九年,韩愈已36岁,好不容易做了朝官,与柳宗元、刘禹锡等同为监察御史,这个官刚刚当了两个月,就因上《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而被贬到广东的阳山。而他之所以上书朝廷儒家思想中的义是什么意思,首先就源于对民众苦难的深切同情。关于当时的情形,他在诗歌中写道:“有司恤经费,未免烦征求。富者既云急,贫者固已流。传闻闾里间,赤子弃渠沟。持男易斗粟,掉臂莫肯酬。我时出衢路,饿者何其稠。亲逢道边死,伫立久咿嚘。归舍不能食,有如鱼中钩。”(《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员外翰林三学士》 )“归舍不能食,有如鱼中钩”,民众的痛苦,在韩愈那里感受到的,几乎是自己的肉体的痛苦。

韩愈有一篇散文叫《画记》,历来受到很高的评价。但研究者似乎很少注意到,这篇文章可以说是源于同情心。韩愈同情文中那个失去这张名画的人,因慷慨地将画还给失主。故写这篇《画记》作为对画的纪念:“贞元甲戌年,余在京师,甚无事,同居有独孤生申叔者,始得此画,而与余弹棋,余幸胜而获焉。意甚惜之,以为非一工人之所能运思,盖集众工人之所长耳,虽百金不愿易也。明年出京师,至河阳,与二三客论画品格,因出而观之。座有赵侍御者,君子人也,见之威然,若有感然。少而进曰:“噫!余之手摸也,亡之且二十年矣。余少时,常有志乎兹事,得国本,绝人事而摸得之,游闽中而丧焉。居闲处独,时往来余怀也,以其始为之劳而夙好之笃也。今虽遇之,力不能为已,且命工人存其大都焉。”余既甚爱之,又感赵君之事,因以赠之,而记其人物之形状与数,而时观之,以自释焉。”

韩愈不仅仅是对民众有这样的关爱之情,他对动物也怀有同情心。他有一首诗《病鸱》,写自己救助一只鸟的过程:“屋东恶水沟,有鸱堕鸣悲。青泥掩两翅,拍拍不得离。君童叫相召,瓦砾争先之。计校生平事,杀却理亦宜。夺攘不愧耻,饱满盘天嬉。晴日占光景,高风恣追随。遂凌鸾凤群,肯顾鸿鹄卑。今者命运穷,遭逢巧丸儿。中汝要害处,汝能不得施。于吾乃何有,不忍乘其危。丐汝将死命,浴以清水池。朝餐辍鱼肉,暝宿防狐狸。自知无以致,蒙德久犹疑。饱入深竹丛,饥来傍阶基。亮无责报心,固以听所为。昨日有气力,飞跳弄藩篱。今晨忽径去,曾不报我知。侥幸非汝福,天衢汝休窥。京城事弹射,竖子不易欺。勿讳泥坑辱,泥坑乃良规。” 韩愈的这种仁爱之心,甚至还表现在对待无生命的器物上。他的好友李观,使用一块砚台多年,后来这砚台被书童不小心摔坏,李观使用它多年,对砚台有了感情,没有随意把砚台丢掉,而是带回京师,埋了起来。韩愈为此专写了《瘗砚铭》:“陇西李观元宾,始从进士贡在京师,或贻之砚。既四年,悲欢穷泰,未尝废其用。凡与之试艺春官,实二年登上第。行于褒谷,役者刘允误坠之地,毁焉。乃匣归埋于京师里中。昌黎韩愈,其友人也。赞且识云:土乎成质,陶乎成器。复其质,非生死类。全斯用,毁不忍弃。埋而识,之仁之义。砚乎砚乎,与瓦砾异。(《瘗砚铭》)

儒家思想中,“忠孝”思想也是非常重要的。“忠”,《说文解字》讲:“忠,敬也,尽心曰忠"。人要做到竭诚尽责就是忠的表现。在政治方面,在君臣关系上,臣对君竭诚尽责,这也是“忠”的表现。在这方面,孔子主张臣忠于君,但这种“忠”又是有条件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即臣忠于君需要以君王对自己以礼相待这一条件。后来孟子说得更为直接。孟子讲:“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孟子•离娄章句下》)

儒家的忠,其实更是要求臣从国家、百姓的利益着想,而并非为君王的私利着想。故后代儒者有“大忠”的说法。宋代,寇准为了国家利益,几乎是强迫宋真宗亲赴前线。对此,范仲淹评价说:“寇莱公当国,真宗有澶渊之幸,而能左右天子,如山不动,却戎狄,保宗社,天下谓之大忠。”(《范文正公集》卷五《杨文公写真赞》)在范仲淹看来,天下谓寇准大忠,正在于他“能左右天子”。以能够左右天子为大忠。

孝的观念,也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观念。“孝,如这个汉字所显示的,意味着子代对于老去的亲代的照顾、尊重、怀念和继承。”孝道具有内外两重的意义。“对内是借以启发仁心的自觉,对外是借以象征对整个人类社会以及历史文化的关顾。在孔子心中,一个理想的人格是应朝着这内圣外王两面都充分推扩的,而其培养训练的始端便是孝道。”“吾人一切所作所为唐晓敏:唐晓敏儒家思想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都愿对往古来近今的祖宗(以至于天)与子孙负责,以护持此即继世不绝的大生命的心情,便叫作孝。”(曾昭旭:“孝道观念的发展”,见黄俊杰主编:《中国人的宇宙观》,第143页,黄山书社2012年)这就是说,孝,不但是对父母的尊敬照顾与顺从,同时,孝之中包含对人类生命的理解:人的生命中有小生命,有大生命。孝是培养人的大生命的意识的。即让人认识到自己前有无数代的祖先儒家思想中的义是什么意思,后有无数代的子孙。自己在人世要对得住祖先,也对得住子孙。“事亲的意思,即在使吾人有限的现实人生,得以与无穷的宇宙生命、历史生命具体衔接。……孝道,便将这等差之爱的始点定在父母身上,一面以事亲的孝行作为象征此深情大愿的具体实现,一面则以父母为自天以下,包含一切人类的永恒生命的代表。”儒家认为,孝是仁的根本。《论语》讲:“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儒家经典《礼记•中庸》讲:“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孟子讲:“亲亲,仁也”(《孟子•尽心上》)为什么说孝是仁的根本,对此,王阳明做过很好的解释,《传习录》中对此讲到:有学生问:“程子云:‘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何墨氏兼爱,反不得谓之仁”?对此,王阳明这样回答:“此亦甚难言。须是诸君自体认出来始得。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虽瀰漫周遍,无处不是。然其流行发生,亦只有个渐。所以生生不息。如冬至一阳生。必自一阳生,而后渐渐至于六阳,若无一阳之生,岂有六阳?阴亦然。惟有渐,所以便有个发端处。惟其有个发端处,所以生。惟其生儒家思想中的义是什么意思,所以不息。譬之木。其始抽芽,便是木之生意发端处。抽芽然后发干。发干然后生枝生叶。然后是生生不息。若无芽,何以有干有枝叶?能抽芽,必是下面有个根在。有根方生。无根便死。无根何从抽芽?父子兄弟之爱,便是人心生意发端处。如木之抽芽。自此而仁民,而爱物。便是发干生枝生叶。墨氏兼爱无差等。将自家父子兄弟与途人一般看。便自没了发端处。不抽芽,便知得他无根。便不是生生不息。安得谓之仁?孝弟为仁之本。却是仁理从里面发生出来”。

本文由某某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xinguoxue.cn/rujiasixiang/765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