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诸子百家 > 墨家思想

儒家的“仁爱”和“兼爱”思想的差异甚大

儒家的“仁爱”和“兼爱”思想的差异甚大

在先秦诸子时期,思想主张和学派中影响最大的有两个,一个是孔子开创的儒家、一个是墨子开创的墨家。从孔子和墨子的思想内容上来看,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爱”,墨子的核心思想是“兼爱”,虽然两者都强调“爱”,但这个爱却也有着许多不同之处。在分析它们的异同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仁爱和兼爱的具体内容。

儒家的“仁爱”讲究“爱有差等”,而“亲亲之爱”为之最,因为“亲亲,仁也”,“爱亲”到“爱人”,进而达到“泛爱众”儒家仁爱思想与墨家兼爱思想的不同,也就是它的最高境界,即“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墨子则把孔子的仁爱思想做了进一步提升,提出了“兼爱”思想,墨子主张的“兼爱”,则对天下之人不分远近亲疏,兼而爱之,“彼犹为己也”。用墨子的话说就是“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最终达到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的理想境界。

从上面所述的“仁爱”和“兼爱”思想的内容中,可以看出,二者差异甚大。首先,儒家提倡“修身、治国、平天下”,使得其出发点重“私”,进而推己及人,最后达到“泛爱众”;而“兼爱”则是“兼善天下”儒家仁爱思想与墨家兼爱思想的不同,注重“公”,即“吾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也”。其次,“仁爱”是“爱有差等”,它以血缘亲情关系为基础,先满足个人私心的等级爱,要求以对父母兄弟的爱为中点,层层外推,逐渐扩充到对宗族、国家和社会的爱。“兼爱”则是“爱无差等”,视人若己,爱人利人,即“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因为墨子认为博爱无私、没有亲疏远近和贫富贵贱是兼爱的保证。再次,儒家和墨家均重视“义”,但却有极大的差别,例如,在对待爱与利的关系问题上,二者就呈现出不同之处:儒家认为爱与利基本上是相对立的,因此,倡导人们应以“义”来规范利,进而约束自身的行为,因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墨家则认为爱与利是统一的,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再次,墨家认为天有意志,人顺之得赏,违之得罚,天志是衡量人间善恶的唯一标准和最高依据,而儒家不仅关注天,更重视人,注重人的修养即道德意识的苏醒和自觉,儒家的仁爱除了以天作为外在的保证外,更有一套由近及远、由亲及疏的环环相推的可循之路。在这一点上,墨子显然是有欠缺的,他只注重人的超越层面和现实性的探讨,而忽视了对人的内在本性的研究。

“仁爱”与“兼爱”也有相同之处。一、在对待人的问题以及处理社会关系上,两家均以“爱”为出发点,在墨子看来,“爱”可以“除天下之害”“兴天下之利”,显而易见,两家对于“爱”的道德之力过于夸大。二、两种观点都代表着自身阶层的需求。“仁爱”学说的提出与所处的社会状况有极大的联系,当时贵族宗法社会虽然开始衰落,但仍占据统治地位,这就决定了它是以血缘亲情为基础;而墨家学说所处的环境则发生了变化,新兴地主阶级即将取代贵族宗法社会成为统治者,而墨子正是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为劳动人民服务的。所以他的学说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反映了人们期望通过平等互爱进而走向共同富裕的美好理想。

儒家的“仁爱”和墨家的“兼爱”都是从当时的社会环境出发儒家的“仁爱”和“兼爱”思想的差异甚大,在承认既定的统治秩序以及阶级身份的前提下所提出的思想,实质上,他们所爱的对象和最终理想的境界是没有根本区别的儒家的“仁爱”和“兼爱”思想的差异甚大,只是在具体的思想中所呈现出的见解不同而已。

当然儒家仁爱思想与墨家兼爱思想的不同,儒家的“仁爱”和墨家的“兼爱”在处理如何对待人事的问题上以“爱”为出发点,对目前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在当今这样一个“各扫门前雪”的冷漠的社会,我们需要有更多的爱来爱自己以及爱他人,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幸福快乐。

(节选自《群文天地》2013年第5期)

儒家的“仁爱”和“兼爱”思想的差异甚大

〖请你参与〗

1. 请简要概括“仁爱”与“兼爱”的相同之处。

2. 本文多处运用对比论证的手法,请结合其中一例,谈谈它的作用。

3. 本文的结构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说明。

本文由某某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xinguoxue.cn/zhuzibaijia/475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